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2022-12-20 19:24:50)
标签:

杂谈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2015年早春前往江西来了一次江西全景深度游,从北京乘坐特快一大早到达九江站,来自全国各地的十来个游客便被当地导游引领着直接上了庐山。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说起庐山,对于我是有着一份特殊的缘分与感情的。因为大名鼎鼎的 庐山也叫作匡庐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有此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有载曰:"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而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则有云:"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唐代 白居易 《草堂记》诗中有句:"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明代 吴国伦 《鄱阳湖》诗则言:"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近代鲁迅 《热风·估》中提及道:"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更有林伯渠 于《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诗中写道:"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的父亲匡扶教授,一位一生致力于格律诗词创作的著名诗词家,一位一辈子在高等学府教授古典文学的著名学者,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便以”匡庐“作为自己的雅号发表诗词与文章,并出版了著作《匡庐随笔》。如此说来,我是必须登上庐山了。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朝·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据介绍我们了解到,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其主峰是汉阳峰,海拔为1474米。庐山整座山体呈椭圆形,乃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唐朝·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就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庐山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当然了,此次你随我一起游览庐山,肯定是要尽情尽兴地观赏游览三叠泉啦!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唐朝·李贺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你瞧,现在你已随我一起来到了今天游览的第一处景点——仙人洞。这首先就让我们想到了一首七言绝句,便是毛主席的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这闻名遐迩的仙人洞位于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而慢慢形成天然洞窟。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据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仙人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不仅是历来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既有岩可栖身,亦有清泉可洗心,环望远近周围,仰望白云茫茫,俯视江流苍苍,其景致之大美,情境之清幽,自无须多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你瞧,我身旁这一块标志牌上写着:283号耶稣升天教堂。这是一幢朴拙、典雅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庄重大气,深褐色的石岩砌成的外墙颇有些神秘感,像是一幢华贵的别墅。这幢教堂建于1908年,是由法国天主教"江西北境六府主教"樊体爱修建的。 整幢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环境极其优美典雅,远处山峦葳蕤,近处林木葱茏。教堂已于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现在你随我来到的这处景点,无需语言便可一目了然。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早春的庐山之上正是春花烂漫之时,你能叫得出眼前这一树明艳的黄色鲜花的名字吗?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唐朝·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登庐山峰顶寺

唐朝·刘慎虚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登庐山五老峰

唐朝·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宋朝·岳飞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

宋朝·杨万里
彭滭收积雨,庐山放嫩晴。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声。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当天晚上我入住的宾馆是原来的戴笠别墅。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翌日一大早,我们从庐山顶开始从另一条山路下山,直往著名的三叠泉而去。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这里矗立着庐山抗战纪念碑,庄严而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这一条通往三叠泉的下山之路煞是陡峭崎岖,全是又陡又窄的石阶,两旁既无扶手也无护栏,索性乘坐上庐山滑竿吧,感受一番庐山滑竿的特色也颇有滋味哦。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壮丽奇美的三叠泉到啦!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有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三叠泉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对于这三叠泉,因其一叠与一叠形态各不相同,古人描绘道::"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唐朝·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唐朝·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据介绍我们进一步知道了,三叠泉风景区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9.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所钟爱造化的原汁原味的人间妙境矣哉!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元朝·周德清
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叹浮生,数落花。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庐山东林寺夜怀

唐朝·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现在请随我一起来参观游览一番庐山博物馆吧。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此乃游览庐山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尽情尽兴地观赏了著名的三叠泉之后,下得庐山,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白鹿洞书院参观游览。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映衬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改名为书院,称白鹿洞学院,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其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据介绍所知,书院的创始人应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只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且还树立了严厉的书院规章制度。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在美丽的九江市傍着壮阔浩瀚的浔阳江啦!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这里是九江市的锁江楼。锁江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558),是由当时的九江郡守吴秀创建的,精心建造,历时十八年才竣工。此楼初建时叫作江天锁钥楼,高三层,周围铸有四条铁牛。塔叫文峰塔,因建在回龙矶上,故称作回龙塔。锁江楼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共有七层,高为三十五米。每层塔的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真乃美轮美奂。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看到忠义堂的人物群雕,你一定知道到了哪里了吧!是呀,这里正是浔阳楼!自从第一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荧屏上热播,大约很少有人没看过,剧中一场重头戏表现的就是宋江在浔阳楼壁上醉题反诗。这浔阳楼自然也就名声大噪。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浔阳楼乃是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 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登上一回浔阳楼,该是不虚此行吧!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从庐山到三清山(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