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音乐律动《铁匠波尔卡》

(2011-04-07 10:18: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案

一、教学内容:大班音乐律动《铁匠波尔卡》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乐句,理解乐曲ABA结构。

2. 学习按音乐的乐段律动,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3. 学习协调地合作表演,并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三、教学准备:

1.请爸爸妈妈丰富幼儿的知识:帮助幼儿了解铁制品的制作过程,了解铁匠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

2.录音机、磁带。

3.图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区分乐句,并用动作正确表现乐句。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讨论、练习巩固、设问导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图片,谈话:

1.朱老师这里有张图片,你想不想知道是谁?那就请你睁大你的眼睛,看看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2.小结:那些把铁块打制成各种各样的铁制品的人,我们叫他铁匠。

1.看图片,了解和认识铁匠的工作。

2.请个别幼儿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

通过谈话导入活动,而做一做打铁的动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一、欣赏乐曲,体验乐曲的愉快的情绪,感受乐段ABA的结构:

1. 完整播放歌曲,提醒幼儿安静欣赏。

(1)哎,朱老师这边正好有一段铁匠打铁的音乐,想听听看吗?

(2)请你仔细听听看,这段音乐有几段,哪里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

2.提问:

(1)音乐的开头和结尾是一样的吗?

(2)中间呢?中间和前面后面一样吗?

(3)你觉得这段音乐一共有几段?

(4)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它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这段音乐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中间又是一部分,这样的音乐我们就叫它ABA音乐结构。

3.再次完整播放乐曲。

(1)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铁匠在干什么呢?(打铁)

(2)怎么打?你来试一下。

4.请2到3位幼儿来做做打铁的动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有节奏的打铁。

1.幼儿安静倾听全曲,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交流,理解乐曲ABA的音乐结构。

3.有节奏的练习打铁动作。

 

通过欣赏乐曲和教师的提问,感受和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三、组织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A段:

(1)铁匠打铁的时候会做很多事情,刚开始会做什么准备呢?我们来听听A段,铁匠做了哪些准备?

(2)出示图谱:朱老师把这段音乐做了图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铁匠先拉风箱,先轻轻的有节奏的拉,一下两下,火小小的,再用力的也是有节奏的拉,一下两下,火大大的。然后小铁匠要打铁啦,他先轻轻的有节奏的打了四下,再重重的还是有节奏的打了2下。

(3)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提醒幼儿要有节奏:好,小铁匠们,我们一起来做准备吧,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哦。

2.B段:

(1)揭开图谱B段,引导幼儿观察空白:这里为什么是空白的呀?原来这个地方小铁块们被铁匠打成了各种造型,我们来看看,要变几次造型呀?这个时候铁匠是不动的,在那观察小铁块各种好看的造型呢,然后才是铁匠在那用力的有节奏的打铁一下两下。

(2)那小铁块们快来准备好,我来当回小铁匠。那铁匠还没打到小铁块的时候,小铁块会动吗?铁匠打到哪里的时候,那个地方会怎么样?(缩进去)。好,那朱老师喊“12”的时候请小铁块们摆好一个造型,“叮叮”(敲打)的时候我敲到小铁块的哪里,那个地方就缩下去。再喊”12”时候,请小铁块们很快的再换另一个造型,准备好了吗?。

(3)组织幼儿听音乐进行律动:刚才朱老师当了一回小铁匠,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回小铁匠,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你们商量一下谁来当小铁匠,谁来当小铁块,等一下再交换,54321,请当小铁匠的小朋友起立;再请当小铁块的小朋友起立。

3.A’段:

(1)出示图谱:看好多小锤子呀,说明快做完了,小铁匠要快点哦。最后,小铁匠好累呀,但是欣赏自己做的那么漂亮的铁制品,他心里怎么样啊?(开心)

(2)组织幼儿听音乐进行律动:和刚才一样,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小铁匠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快速的打铁哟,小铁块慢慢的越打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漂亮的铁制品。

1.分段欣赏歌曲。

2.大胆创编动作,随音乐表现铁匠和铁块的动作 、形象。

通过欣赏乐曲,根据自己的认识,猜测乐曲中铁匠的动作,进行动作的创编。然后欣赏教师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愿望,在学习按音乐的段落和句子做动作和变换动作,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四、组织幼儿表演,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并能协调地合作表演:

1.还记得我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好,现在我请小铁匠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铁,第一段A段的时候,是干什么啊?B段的时候是做什么?第三段呢?我们完整的来一遍,要有节奏的打铁,打出来的铁制品一定是最漂亮的。

2.组织幼儿完整随音乐表演,提醒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律动,语言提示幼儿各种动作要点。

3.请幼儿交换再次表演,教师简单提示。

4.小结:小铁匠们真棒,打了许多好看的铁制品,我们整理一下,回去休息休息吧。

1.请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愉快表演。

2.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通过表演,巩固幼儿对乐曲的了解,并引导幼儿在合作表演中进行表情交流,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这是新学期以来我第一次在各位教师和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课,心里有些许的期待,还有一丝丝的紧张。

活动前我做了比较多的准备,设计了图谱、录制了音乐,在磨课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很忙碌,但是师傅和大班年级组的各位老师还是抽出时间,很用心的指导我,连吃饭的时候师傅都还在教导我哪个环节应该如何处理会更好。

活动一开始,我比较成功的把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图片上来,引导孩子们对铁匠有个初步的认识。欣赏音乐时,我通过一些问题让孩子们有目的去欣赏,引导幼儿知道ABA的音乐结构,并且根据音乐联想铁匠是如何打铁的。在分段欣赏与创编中,教师充分的利用图谱,引导孩子们根据图谱中的手、火、锤子的大小和数量来分辨动作的轻重和节奏的快慢,在图谱和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孩子们基本上能够按音乐的乐段律动,协调地合作表演。在音乐结束后,我还请小铁匠们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请孩子们完整表演时,我引导孩子们去邀请一位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们都很开心与老师一起表演。

活动中,我的情绪相当高昂,也带动了孩子们的情绪,与孩子们相互感染,使活动有很好气氛。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了许多不足:我抛出的一些问题,到最后并没有解决,如我在欣赏音乐前提问孩子们:“听听看,这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但是最后我只是强调孩子们这段乐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中间不一样的这种ABA的音乐结构。还有,活动中我的声音比较高,其实有的地方可以用肢体语言来代替。另外,我在提问时礼仪表现还不够,有时一不注意就会用手去指孩子。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对于作为工作才半年多的我来说,能够敢于尝试有难度的课,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尝试和挑战,在磨课的过程中更是我学习、前进的过程,更是谢谢师傅对我的鼓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