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桌洞变个样—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2011-10-20 19:46:18)
标签:
育儿 |
让我们的桌洞变个样——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平时有很多同学,尤其是男同学的桌洞,经常乱七八糟,想找样学习用品很费劲儿,为此,我通过榜样示范和定期整理的方法,逐渐的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整理桌洞的习惯。
开学不久,我就发现,有的学生的书桌里面整整齐齐,要用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地拿出来,而大多数学生,特别是男生,找样学习用品却很费事。他们将很多东西一样一样摊在桌子上找,找到以后再将一大堆东西在一股脑地塞进书桌。再看看他们的书桌洞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也什么都不知道准确位置,难怪他们找东西那么费力。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呢?我很动了一番脑筋。
首先,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在班会上,我请学生们一起做了一个小游戏“看谁动作最快”。在老师提出书本名称以后,最快找出的人获胜。三次下来,最快的总是班上的同一个女生。这样一来,同学们被调起了兴趣:为什么每次总是她获胜?此时,我趁热打铁,请她介绍一下经验,教给同学们整理桌洞的方法——归类放置法。每个同学都很快地整理好了自己的桌洞,此时再进行一次游戏,获胜者就不会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了。以后,找起用品来,每个学生都能又快又准,他们体会到了有条理给自己带来的喜悦。
其次,每周彻底清理一次桌洞。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桌洞繁乱现象有所回潮。我就及时利用周五放学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利用调座位的时候彻底清理桌洞,将那些不用的物品及时放到储物柜中,将垃圾杂物及时扔掉,再到新的位置将物品有序摆放。桌洞里重又整洁起来。
现在,我班绝大多数学生慢慢养成了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体会到了事半功倍的喜悦。也有部分学生桌洞仅仅整洁两三天。可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