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2013-09-30 23:10: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摘录 |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时布置写同一个作业,孩子们写得总是有快有慢,最快的孩子不用五分钟就写完了,而有的孩子,一节课也写不完,这其中当然有孩子存在着玩,总是在磨磨蹭蹭的原因,但据我观察,大多情况下是这些孩子没有养成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地书写地技能。这时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觉得重温一下很有必要。以下便是原文:
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这里 “必要”这个词用得很准确,是必须具备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阅读和书写是工具,也是窗口。]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流利地、快速地阅读和书写”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上面,而是放在思考上面。在这半自动化书写的背后隐藏的内容应该是思维的流畅性,它和阅读一样,在流利、快速的基础上同样都有思维的进行。]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我认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早在三年级、最迟在四年级,就要使学生能够笔不离纸地写出较长的词,能够眼睛不看练习簿地写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不像我们有的小学生看一笔写一笔的那一种。]词甚至短句来。书写过程的半自动化[这里的书写的半自动化我认为应该是花在书写的精力很少。]是提高读写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觉掌握知识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只有达到这个条件了,学生才可能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维。]学生应当不再思索这个或那个字母怎么写法以及各个字母怎样连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有可能去思考怎样运用语法规则和他所写的东西包含什么意思。[这有点像我们训练学生的齐步走或正步走一样,只有学生达到了不需要考虑自己怎样甩臂,怎样抬腿,他才可能走得自然。]这种流利书写的技能还能逐步地训练出运用语法规则的半自动化技能:儿童已经不必去思考某一个词应当怎样写,因为他已经多次地写过这个词了。
还应当尽力使小孩子的劳动动作成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有情感和思维在里面。]在儿童制作的物品中,要多让他们重复圆形的、椭圆形的、波浪形的线条,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进行那些要求高度机敏性的精细而平稳的动作。[这里让画圆形的、椭圆形的、波浪形的线条就是前面讲的精细的动作。] 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完成过足够数量的精细的劳动动作,[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积累,才可能会引起质变。]那么他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做好了流利书写的准备。当然,有系统的书面练习还是不可缺少的。
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1、做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我们手上的神经是和大脑相连的。“心灵手巧,手巧心灵”。手和大脑是相互促进的,手越灵巧,大脑的思维就灵敏。大脑越灵敏,手的动作就越灵巧。这就要求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并且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做,还要左右手都在做。就如上面举的例子,让儿童用小刀(雕刻刀)和剪刀雕刻和裁剪纸板和纸张,雕刻木料,编结,设计和制作小型的木质模型等。想想我们书写汉字,其实就是搞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如果孩子从小就会做一些精细的劳动动作,那么孩子也一定会熟练地写字。
2、我们在儿童进行这些精细的劳动动作时一定要让儿童伴随有审美体验和情感活动,这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必不可少的条件。
3、这些精细的劳动动作必须有一定量的训练,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会引起质变,否则一切就会落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