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2011-11-05 17:05:05)
标签:
杂谈 |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
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年代
|
纪年款
|
堂名款
|
人名款
|
言语款
|
其它款识
|
款识图标
|
洪武
|
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
|
|
|
福、寿
|
|
|
永乐
|
永乐年制
|
|
|
福、禄、寿、辰
|
内府
|
|
宣德
|
大明宣德年制
|
|
|
福、寿
|
敬权、坛、大德吉详场
|
|
正统
|
正统元年
|
|
|
|
|
|
天顺
|
天顺年造
|
|
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
|
|
|
|
成化
|
大明成化年造
|
|
|
|
天、图案、银锭、
盘肠等 |
|
弘治
|
弘治年制
|
|
|
金玉满堂、玉堂金马
长命富贵
|
金
、上用、正
|
|
正德
|
正德年制、正德年造
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 |
|
何玉清造
|
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
|
|
|
嘉靖
|
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
|
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
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 晋府、秦府、 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
|
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
|
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 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
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
|
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
|
|
隆庆
|
大明隆庆年造
|
|
|
万古长春
|
|
|
万历
|
万历年制、大明年制、
大明万历年制 |
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 沈府佳用、玄阴堂 纯思堂、灌园督造
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
|
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
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
|
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 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
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 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
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
|
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
|
|
天启
|
天启年制
|
于斯堂、其好园
|
天启元年米石隐造
|
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 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
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
|
图案、兔、灵芝、方胜等
|
|
崇祯
|
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
|
翔风堂、丛菊斋。、雨香斋、白玉斋、仿古斋、博古斋、绿阴堂、聚贤堂、吾斋、玉兰斋、松石居、可竹斋
|
王远监造、王远监制 甲戌春孟、赵府造用
崇祯年冬日置茂卿用
|
永葆长春、福有攸归、万福攸同、富贵长春、玉堂佳器
富贵佳器、永昌佳器、长命富贵、旷府佳器、长春佳器、上品、福
|
正、香茶
|
|
顺治
|
大清顺治年制
|
百花斋、望仙楼、梓桑轩、继善堂
|
许世文元公制
|
玉堂佳器、皇帝万岁万万岁、雅
|
|
|
康熙
|
康熙年制、康熙御制、大清年制、大清康熙年制
|
益友堂、如玉堂
同顺堂、尚志堂、绍闻堂、三元堂、美玉堂、中和堂、景濂堂、松年堂、朗润堂、慎德堂、世锦堂、晖吉、颖川堂、秋辉堂、永和堂、聚玉堂、御赐纯一堂、天宝
堂、绿荫堂、仙鹤堂、彩玉堂、心逸堂、嗣德堂、吉庆堂、桂育堂、敦仁堂、天琛堂、德馨堂、益友鼎玉堂、听松堂、堂、宁俭堂、琳玉堂、淡宁堂、书锦堂、北庆
堂、昭玉堂、惟善堂、白云堂、碧玉堂、安素堂、居敬堂、金兰斋、聚顺美玉堂、问心斋、还石斋、拙存斋、芝兰斋、松石斋、乾惕斋、宿云斋、寿古斋、怡玉堂、
笔花斋、天禄书斋、调鹤闲轩、冶园、玉石居、常丰轩、复香轩、庆云馆、杏林轩、竹石居、水石居、青云居、水云居、逸居
|
春育主人珍藏、渭水翁程子受、松石制、中山人、宋药州、吴仲兴、商山仿古、善霞山人
晓山主人、庵、西园、萃文苑制、信友玉珍制、两来正记、
|
世代联芳、世德留芳 有美于斯、琴鹤相随
在川之乐、万寿长春 周元佐助、洪福齐天 福寿无疆、美玉千斯 万寿无疆、荆川美玉 永庆其珍、如玉珍玩
杏林春宴、兰芝珍玩
|
博古雅玩、熙朝奇玩清雅古玩、若深珍藏爱乐长春、沦浪绿水宴乐
长春、清赏、庆溪若深珍藏、康熙博古、清赏、慎、东壁西院、美玉雅制、友鼎玉珍玩、风流宰相家、玉殿传胪首唱、今陶玉治之图、留香雅玩、美玉、和益古玩、
玩玉、宛玉、片玉、水石、雅玩、益友、石、集锦、琅琊天、丹臣、图案:如意、鼎、花、双鱼、花押等
|
|
雍正
|
雍正年制、大清雍正年制
|
燕喜堂、庆宜堂、守易堂、希范堂、致和堂、养和堂、东园堂、堂、谦牧堂、世思堂、精雅堂、裕慎堂、欣赏阁、安吉居、青云居、百露堂、立本堂、园明堂、敬思堂、世经堂、朗吟阁、敦变堂、致远堂、椒声馆、古香书屋、浴砚书屋、亦庵、云在草堂、遣安书屋
|
孙睦宗、桧年、瑞锡琼制、冯宅、江鸣皋制、玉清雅制、耀华、藏器、歧博古制
|
千秋如意、华章珍日、寿山福海
|
清玩、天、茶具、图案:灵芝、笔、绽如意、花押、鼎等
|
|
乾隆
|
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乾隆仿古
|
明远堂、敬慎堂、致远堂、曙光堂、彩润堂、养和堂、宝和堂、述古堂、旭华堂、惜阴堂、凝和堂、敬畏堂、嘉阴堂、彩秀堂、彩华堂、雅雨堂、乐静堂、宝恩堂、述德堂、陶成堂、珠树、
|
壶隐老人、瑶华老人、泉制、瞿宝珍、玉峰、陶成居士、唐英、陶铸、陶榷、石林、陶人、蜗寄老人、沐斋居士
|
山高水长、友昆连碧之珍、
|
雅玩、赏、玩玉、天
|
|
嘉庆
|
嘉庆年制
大清嘉庆年制
|
彩华堂、庆宜堂、志勤堂、诚信堂、一善堂、植本堂、懋勤堂、润碧轩、嘉荫堂、寿颐堂、春江花月楼、
|
永源成记、斋谷山人造、完颜氏
|
喜、福海藏珍
|
|
|
道光
|
大清道光年制
|
履信堂、聚庆堂、慎德堂、嘉荫堂、十花斋、百福楼、墨缘堂、约
已堂、眉寿堂、古月轩、挂月山庄、行有恒堂、九思堂、静镜堂、精进堂、求谦堂、浩然堂、宁静堂、双连阁、绛月楼、臣德堂、敦厚堂、种芝堂、庆宜堂、珠林
堂、公勤堂、经笥堂、乐古堂、惜阴堂、养和堂、退思堂、嘉乐堂、湛静堂、十砚斋、思补过斋、宝善斋、养性轩、竹韵山房、天云溪精舍、知不足斋、多福多寿堂
|
王炳荣、马衡积、陈国治、晓岗雅制、李裕元、懈竹主人、正斋主人、查小山制、敦朴冥制、醴渠自制
珠峰、沈恰如制、瞿之室制、香书屋、冶春吟馆、春江花月楼、睿邸清赏
|
爱莲珍赏
|
福英供奉福 分山小筑
|
|
咸丰
|
大清咸丰年制
|
退思堂、履和堂、行有恒堂
|
陈祭器
|
太平太国千岁
国安、山高水长
|
|
|
同治
|
大清同治年制
同治年制
|
慎思堂、乐寿堂、耕读山房、竹雪轩、务本堂、诒谷堂
|
李裕成
|
吉祥如意
燕喜同和
|
|
|
光绪
|
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
退思堂、大雅斋、嘉泰松轩、一善堂、长春宫制、春恰堂、甘泽堂、储秀宫制、玉海堂、慎德堂、世速堂、储秀宫制、原闻吾过之斋
|
熊氏壁臣仿古、乐道堂主人制、一百二十畦芍药园主制
|
永庆长春、清华珍品、长春同庆
|
燕赵悲歌之士、兴邑复古窑造、景德镇官窑造 、龙纹图记、秋季大操纪念
|
|
宣统
|
大清宣统
宣统年制
|
宜春堂、来
|
|
|
|
|
洪宪
|
|
“居仁堂”、
“居仁堂制”
|
“觯斋”
见附注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注:
1.郭葆昌介绍:
郭葆昌字世五,号觯斋,河北定兴人。曾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于瓷器之道尤为擅长。特别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他为袁世凯“登基”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并作为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的礼品。这些御瓷极为精美,并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郭葆昌为了烧制“洪宪御瓷”,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但可惜随着袁世凯的“驾崩”,“御瓷”也风云流散,终成稀世珍宝,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追逐的宝物。 郭葆昌不仅是烧制瓷器的名家,也是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斋名之所以号“觯斋”,是因其收藏了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古时酒器)。郭葆昌在烧制“洪宪御瓷”时,也
连带烧制了一批自用瓷器,署“觯斋”款,另仿制了一批康、雍、乾三朝“官窑”,均为难得精品,今天亦是凤毛麟角。他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有毕生珍藏名
贵瓷器三百余件。他不仅收藏、制作瓷器,也收藏字画碑帖。当年故宫大内的“三希贴”中王献之的《中秋贴》、王殉的《伯远贴》,竟归郭葆昌所收。 郭保昌曾任故博瓷器鉴定委员,中外宾客请其额定、购买古玩者车水马龙于其寓所之前。世人多以其为袁氏宠臣,殊不知此人颇有爱国之心,从不将真品卖与外国人。
1946年郭氏后人遵从遗愿,将瓷器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当时“郭瓷”与“杨铜”(天津杨宁史所藏的青铜器)为故宫所购重要文物。“郭瓷”中不仅有罕见的宋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后均运抵台湾。 郭葆昌逝于1942年,著述甚多,应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领军人物。尤以“洪宪”、“觯斋”瓷,于今更为举世珍品。据郭氏外孙马常先生见告,国内真正的“洪宪”、“觯斋”瓷极为罕见。
2.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堂名款:
堂名款系指瓷器上书写或刻划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作为私家用瓷或收藏标志的款识,内容包括堂名、斋名、轩名、室名、书房名、楼名,阁名等。堂名款最早出现
于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风尚,清代则更为流行,民国时期继续出现,但已不及清代丰富。民国堂名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一些达官贵人用瓷多有堂名,如袁世
凯的“居仁堂制”、徐世昌的“静远堂制”、曹锟的“延庆楼制”等。这些瓷器均为当时名家所造,史载,1923年军阀曹锟曾出重金聘潘旬宇彩绘文具,但是否
所有署“廷庆楼制”款识的皆为曹锟用瓷,或皆为潘氏所绘尚需考证。这部分堂名款均以印章形式出现在作品的底部。其次是文人雅士多有堂名,尤其是彩瓷名家,
如潘甸宇之“古欢”、王琦之“甸甸斋”、程意亭之“佩古斋”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款识应称为艺人画室款识为妥。这部分款识见有印章形式,书写在器物的
外底,亦有与书法款识相结合书在器物的外壁,而以后者居多。更为常见的是以书法形式的综合性堂名款识,如张志汤的“星江张志汤写于珠山亦陶斋西窗”。既有
籍贯、姓名,也有斋名。由于这类款识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不再赘述。民国时期瓷器上署以堂名的器物较为多见,情况亦较为复杂,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款识
中是否有“斋”、“轩”等字样便定性为堂名款。因民国时期瓷器生产厂商号之名亦多见“轩”、“堂”、“斋”等字样。貌似堂名,实则为商号,与主人的关系不
大。如活跃于1920-1937年的彩瓷名家梁兑石,民国初年毕业于饶州窑业学堂,回南昌后开丽泽轩瓷店,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瓷器,由于忙于经营,无暇
自己彩绘。当时的南昌名家刘希任作品多被丽泽轩购买,而邹文侯、万云岩均曾受聘于丽泽轩瓷店彩绘。
民国时期的堂名款见有大德堂、古松斋,古月轩、乐陶斋、乐古堂、乐善堂、如意馆、竹清山房、竹萧山房、怀仁堂、廷庆楼、居仁堂、昭德堂、退思堂、惟一斋、
慎德堂、静远堂、碧云山房、澄怀园、觯斋、藏经山房等。除居仁堂为袁世凯所用堂号、静远堂为徐世昌所用堂号、延庆楼为曹锟所用堂号、觯斋为郭葆昌所用堂号
外多不可考。常见的艺人斋堂画室之名有甸甸斋(王琦)、希平草庐(王大凡)、愿闻吾过之斋(王步)、古石斋(田鹤仙)、平山草堂(汪野亭)、彤云山房(汪
晓棠)、晴窗读书楼(邓碧珊)、饮冰斋、觉庵(刘雨岑)、再思轩、永华堂(刘希任)、石庐(梁兑石)、栖碧山馆(徐仲南)等。为使读者查阅方便,将目前所
见私人堂名及艺人斋室名款识,按笔画加以介绍,由于艺人的书法款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此仅为印章款。
大德堂制
大德堂款识最早见于清康熙时期,其意取《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谓品德高尚。民国时期署此款的器物较为常见,多为高档的陈设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