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印度主要王朝综合国力世界排名演变简析(上)

(2025-09-01 22:29:21)
标签:

印度

王朝

排名

国力

世界历史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一)1.摩揭陀国诃黎王朝总计上榜17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3次,第四名5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4次)
     2.摩揭陀国幼龙王朝总计上榜5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1次)
     3.摩揭陀国难陀王朝总计上榜4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1次)
    (二)孔雀王朝总计上榜14次(第一名5次,第二名7次,第六名2次)
    (三)巽伽王朝总计上榜10次(第七名5次,第八名4次,第九名1次)
    (四)甘婆王朝总计上榜4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第十名1次)
    (五)贵霜王朝总计上榜26次(第二名5次,第三名9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5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
    (六)笈多王朝总计上榜18次(第一名4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1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2次,第十名1次)
    (七)戒日王朝总计上榜5次(第三名1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八名1次,第九名1次)
    (八)波罗王朝总计上榜9次(第六名4次,第七名2次,第九名2次,第十名1次)
    (九)普拉蒂哈拉王朝总计上榜8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1次)
    (十)1.德里苏丹国奴隶王朝总计上榜8次(第三名6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
     2.德里苏丹国卡尔吉王朝总计上榜3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
     3.德里苏丹国图格鲁克王朝总计上榜8次(第二名6次,第三名1次,第四名1次)
    (十一)莫卧儿王朝总计上榜19次(第一名4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3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2次,第七名2次,第十二名1次)


  (一)摩揭陀国诸王朝
    摩揭陀国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26次(第二名9次,第三名5次,第四名5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4次)

    诃黎王朝总计上榜17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3次,第四名5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4次)
    幼龙王朝总计上榜5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1次)
    难陀王朝总计上榜4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1次)


  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大规模进入印度北方,将土著赶往印度南方,并对恒河流域进行了长期开发,砍伐茂密的森林,改造为耕地。公元前7世纪,从恒河流域到印度河流域的北部,进入了列国时代,其中较为强大的有16个城邦国家,史称“十六雄国”时代。随着印度北方各城邦人口增加,争夺生存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争霸战争不断发生,俱卢、般阇罗、伽尸、拘萨罗等国曾先后成为霸主。
  公元前6世纪后期,位于恒河流域中游南岸地区(今比哈尔邦南部)的摩揭陀国,借助其拥有矿山和肥沃土地的优势,在诃黎王朝的瓶沙王(即频毗婆罗,公元前544-493年在位)时期开始崛起,改变了十六雄国争霸的格局。瓶沙王建都王舍城,并集中全力征服了恒河下游的鸯伽国,得到了恒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港口。他还开采金矿,使国家更为富强。摩揭陀的国力逐渐超过宿敌拘萨罗国,上升到诸国之首,初步建立了在北印度的霸业。瓶沙王之子阿阇世(公元前493-462年在位)弑父继位,他发明了两种新式武器:投石器和带刀战车,并利用一支强悍的象军,打遍了北印度无敌手,先后挫败了居萨罗国、迦尸国、跋祗国等,已在北印度确立了一强独大的格局。摩揭陀还是佛教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公元前5世纪后期,摩揭陀国新建了华氏城,并将都城从王舍城迁于此。
  公元前413年,诃黎王朝末代国王因昏庸无道被臣民推翻,离车族人希苏那伽夺取摩揭陀王位,建立幼龙王朝(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13-3*4年)。希苏那伽时期征服了阿槃提等强国,吞并跋祗和居萨罗,使恒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落入摩揭陀国的控制之中。第二任国王黑阿育王时期,曾在吠舍离举行了佛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结集。
  公元前3*4年,大红莲难陀夺取摩揭陀国政权,建立难陀王朝。难陀王朝时期摩揭陀进一步扩张,基本统一了恒河流域,领土向东南扩张至今奥里萨邦,向西扩张到今旁遮普地区,拥有20多万兵力以及数千战车和战象,初具帝国的规模。然而,亚历山大帝国的入侵,打断了难陀王朝统一印度的历史进程。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摩揭陀国在公元前580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名列第九位。从瓶沙王时代,摩揭陀的排名呈上升趋势,前540年跃居世界第七,并超越拘萨罗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前520年、前510年分别升至世界第五和第三。前490年和前470年,摩揭陀国曾两次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波斯帝国。随后,由于希腊城邦的崛起,摩揭陀的排名被挤到第四位。公元前5世纪末,随着摩揭陀版图的进一步扩张,再次坐上了世界强国的第二把交椅,从公元前410年至前330年,摩揭陀连续9次进入世界第三,其中7次位居第二位。
  分项目来看,疆域面积方面,摩揭陀国在幼龙王朝后期进入世界前三,难陀王朝时期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波斯帝国。人口总量方面,摩揭陀国从公元前5世纪初就达到300余万,名列世界第二位,此后人口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前400年前后达到约800万,难陀王朝晚期达到1300多万,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之位,仅次于波斯帝国。军事实力方面,摩揭陀国总计5次进入世界前三,最高排名为第二名(前460年,前360年)。文化科技方面,摩揭陀国总计4次进入世界前三,最高排名也是第二名(前500年,前480年)


摩揭陀国诃黎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17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3次,第四名5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4次)

前580年:1.新巴比伦王国,2.米底王国,3.吕底亚,4.古埃及第26王朝,5.楚王国,6.拘萨罗国,7.晋国,8.迦太基,9.摩揭陀国诃黎王朝,10.阿哥斯

前570年:1.新巴比伦王国,2.米底王国,3.吕底亚,4.古埃及第26王朝,5.晋国,6.楚王国,7.拘萨罗国,8.迦太基,9.摩揭陀国诃黎王朝,10.昔兰尼

前560年:1.新巴比伦王国,2.米底王国,3.吕底亚,4.古埃及第26王朝,5.晋国,6.楚王国,7.拘萨罗国,8.迦太基,9.摩揭陀国诃黎王朝,10.库施王国

前550年:1.新巴比伦王国,2.吕底亚,3.古埃及第26王朝,4.波斯帝国,5.晋国,6.楚王国,7.迦太基,8.拘萨罗国,9.摩揭陀国诃黎王朝,10.斯巴达

前540年:1.波斯帝国,2.古埃及第26王朝,3.新巴比伦王国,4.晋国,5.楚王国,6.迦太基,7.摩揭陀国诃黎王朝,8.斯巴达,9.拘萨罗国,10.昔兰尼

前530年:1.波斯帝国,2.古埃及第26王朝,3.迦太基,4.楚王国,5.晋国,6.摩揭陀国诃黎王朝,7.斯巴达,8.拘萨罗国,9.齐国,10.雅典

前520年:1.波斯帝国,2.迦太基,3.晋国,4.楚王国,5.摩揭陀国诃黎王朝,6.斯巴达,7.拘萨罗国,8.齐国,9.雅典,10.麦罗埃王国

前510年:1.波斯帝国,2.迦太基,3.摩揭陀国诃黎王朝,4.晋国,5.楚王国,6.斯巴达,7.吴王国,8.拘萨罗国,9.雅典,10.麦罗埃王国

前500年:1.波斯帝国,2.迦太基,3.摩揭陀国诃黎王朝,4.吴王国,5.斯巴达,6.晋国,7.雅典,8.齐国,9.拘萨罗国,10.示巴王国

前49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诃黎王朝,3.迦太基,4.吴王国,5.斯巴达,6.雅典,7.叙拉古,8.晋国,9.楚王国,10.阿槃提国

前48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摩揭陀国诃黎王朝,4.雅典,5.吴王国,6.叙拉古,7.迦太基,8.楚王国,9.晋国,10.示巴王国

前47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诃黎王朝,3.斯巴达,4.雅典,5.越王国,6.叙拉古,7.迦太基,8.楚王国,9.晋国,10.维爱伊

前46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雅典,4.摩揭陀国诃黎王朝,5.叙拉古,6.越王国,7.迦太基,8.楚王国,9.麦罗埃王国,10.维爱伊

前45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雅典,4.摩揭陀国诃黎王朝,5.叙拉古,6.越王国,7.楚王国,8.迦太基,9.阿槃提国,10.齐国

前440年:1.波斯帝国,2.雅典,3.斯巴达,4.摩揭陀国诃黎王朝,5.楚王国,6.叙拉古,7.迦太基,8.底比斯,9.越王国,10.阿槃提国

前430年:1.波斯帝国,2.雅典,3.斯巴达,4.摩揭陀国诃黎王朝,5.楚王国,6.叙拉古,7.迦太基,8.底比斯,9.越王国,10.齐国

前420年:1.波斯帝国,2.雅典,3.斯巴达,4.摩揭陀国诃黎王朝,5.楚王国,6.叙拉古,7.迦太基,8.魏国,9.底比斯,10.麦罗埃王国


摩揭陀国幼龙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5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1次)

前41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幼龙王朝,3.雅典,4.斯巴达,5.楚王国,6.叙拉古,7.魏国,8.迦太基,9.底比斯,10.越王国

前40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摩揭陀国幼龙王朝,4.魏国,5.叙拉古,6.迦太基,7.底比斯,8.楚王国,9.古埃及第28王朝,10.昔兰尼

前39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幼龙王朝,3.斯巴达,4.魏国,5.叙拉古,6.迦太基,7.楚王国,8.雅典,9.古埃及第29王朝,10.罗马共和国

前38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幼龙王朝,3.斯巴达,4.魏国,5.叙拉古,6.迦太基,7.雅典,8.楚王国,9.古埃及第29王朝,10.罗马共和国

前37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幼龙王朝,3.底比斯,4.魏国,5.迦太基,6.叙拉古,7.雅典,8.楚王国,9.罗马共和国,10.奥德里西亚王国


摩揭陀国难陀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4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1次)

前36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难陀王朝,3.底比斯,4.迦太基,5.魏国,6.齐国,7.奥德里西亚王国,8.楚王国,9.罗马共和国,10.古埃及第30王朝

前35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难陀王朝,3.迦太基,4.魏国,5.齐国,6.马其顿王国,7.楚王国,8.底比斯,9.古埃及第30王朝,10.罗马共和国

前340年:1.波斯帝国,2.马其顿王国,3.摩揭陀国难陀王朝,4.齐国,5.迦太基,6.楚王国,7.秦国,8.羯陵伽国,9.罗马共和国,10.博斯普鲁斯王国

前330年:1.亚历山大帝国,2.摩揭陀国难陀王朝,3.齐国,4.迦太基,5.楚王国,6.秦国,7.羯陵伽国,8.博斯普鲁斯王国,9.罗马共和国,10.麦罗埃王国



  (二)孔雀王朝

  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26年率兵退出印度河流域之后不久,印度人的起义便此起彼伏。旃陀罗笈多将反抗力量聚集到自己旗下,驱走了亚历山大留下来的总督和残余力量,于公元前324年建立了孔雀帝国。夺取了印度河流域之后,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公元前324-300年在位)又向东攻打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难陀王朝,推翻了当时已称霸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的统治,一举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连为一体。旃陀罗笈多还于公元前305年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进攻,夺取了今阿富汗、卑路支一带的土地,初步建成了北印度的大国。公元前300年前后,孔雀帝国的疆域面积约为3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870万。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了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国家,孔雀帝国在公元前3世纪达到了全盛。第二代君主宾头沙罗(公元前300-273年在位)巩固了孔雀帝国的国家机器,并向南大规模扩展国土,累计攻灭了16个国家。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公元前273-236年在位)站在祖、父两代的肩膀上,创造了更大的历史成就。他的前半生被称为“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阿育王夺取王位之后,曾养成了凶狠嗜杀的作风,他挑选最凶恶的酷吏,设立“人间地狱”,迫害不服从者。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湾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次大陆的事业(最南端的泰米尔地区除外),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的人间惨剧。阿育王被伏尸十万的场面所震撼,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并宣布佛教为国教,倡导佛教的仁爱慈悲等方面的精神。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以消弥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他还积极向周边国家地区派遣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自阿育王时代起,佛教的传播取得了质的飞跃。因此,阿育王的后半生被称为“白阿育王”时代,通过实施仁政,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并促成了佛教这个未来的世界性宗教的崛起。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孔雀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38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650万,占同时代世界人口的近1/5。
    阿育王的孙子三钵罗底(公元前224-215年在位)是个耆那教徒,在位期间建造了12.5座耆那教寺庙。三钵罗底死后,孔雀帝国开始衰落,在遭受西北外族入侵的同时,随着帝国中央控制力的下降,内部一些有实力的小邦也逐渐形成独立国家,帝国版图不断缩小。公元前185年,末代君主巨车王被其大将废黜,孔雀王朝灭亡。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孔雀帝国建立之后,于公元前320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名列第二位,仅次于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解体之后,孔雀帝国在前300年至前290年成为世界强国的冠军,不过在前280年至前270年一度被如日中天的塞琉古王国超越,屈居次席。随着阿育王统一印度大业的基本完成,孔雀帝国在公元前260年再次登上排行榜榜首,并蝉联至前240年。前230年,孔雀帝国被开启扫六合统一大业的秦帝国超过,重回次席。孔雀帝国晚期,由于各地形成独立政权,版图缩小,在公元前200年和前190年仅排名第六位。
  分项目来看,疆域面积方面,孔雀帝国统一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流域之后名列世界第二,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之后跃居世界第一,并持续到帝国晚期国家分裂。在人口方面,孔雀帝国建立初期便为世界第二,在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之后,凭借1800多万人口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持续到帝国晚期。军事实力和文化科技两项,孔雀帝国前期和中期均一直保持在世界前三,并在阿育王时期曾一度雄踞榜首之位。
   

孔雀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14次(第一名5次,第二名7次,第六名2次)

前320年: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迦太基,4.秦王国,5.齐王国,6.楚王国,7.埃托利亚同盟,8.羯陵伽国,9.博斯普鲁斯王国,10.萨莫奈

前310年: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迦太基,4.秦王国,5.齐王国,6.叙拉古,7.楚王国,8.埃托利亚同盟,9.罗马共和国,10.羯陵伽国

前30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色雷斯王国,6.迦太基,7.齐王国,8.叙拉古,9.赵王国,10.罗马共和国

前29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色雷斯王国,6.齐王国,7.迦太基,8.罗马共和国,9.赵王国,10.叙拉古

前280年:1.塞琉古王国,2.孔雀帝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迦太基,6.罗马共和国,7.赵王国,8.伊庇鲁斯王国,9.燕王国,10.羯陵伽国

前270年:1.塞琉古王国,2.孔雀帝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迦太基,6.罗马共和国,7.赵王国,8.马其顿王国,9.羯陵伽国,10.伊庇鲁斯王国

前26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秦王国,4.托勒密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7.马其顿王国,8.赵王国,9.埃托利亚同盟,10.麦罗埃王国

前25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秦王国,4.托勒密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7.马其顿王国,8.埃托利亚同盟,9.楚王国,10.麦罗埃王国

前240年:1.孔雀帝国,2.秦王国,3.托勒密王国,4.塞琉古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7.马其顿王国,8.埃托利亚同盟,9.安息帝国,10.亚该亚同盟

前230年:1.秦王国,2.孔雀帝国,3.托勒密王国,4.塞琉古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7.马其顿王国,8.埃托利亚同盟,9.麦罗埃王国,10.斯巴达

前220年:1.秦帝国,2.孔雀帝国,3.托勒密王国,4.塞琉古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7.马其顿王国,8.亚该亚同盟,9.巴克特里亚王国,10.月氏国

前210年:1.秦帝国,2.孔雀帝国,3.托勒密王国,4.塞琉古王国,5.迦太基,6.罗马共和国,7.马其顿王国,8.亚该亚同盟,9.月氏国,10.巴克特里亚王国

前200年:1.汉帝国,2.塞琉古王国,3.罗马共和国,4.马其顿王国,5.托勒密王国,6.孔雀帝国,7.匈奴汗国,8.巴克特里亚王国,9.亚该亚同盟,10.安息帝国

前19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塞琉古王国,4.托勒密王国,5.匈奴汗国,6.孔雀帝国,7.巴克特里亚王国,8.马其顿王国,9.安息帝国,10.帕加马王国



  (三)巽伽王朝

  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的巨车王被大将普西亚米陀所废杀,普西亚米陀(华友王)建立了巽伽王朝,仍然定都华氏城,改变了孔雀王朝尊崇佛教的国策,转而大力复兴传统的婆罗门教。但巽伽王朝的国力已无法恢复到孔雀王朝全盛期的水平,南部疆土已被并入复兴的安度罗、羯陵伽等国,西北地区则被希腊人后裔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印度-希腊王国)侵占,仅控制了恒河中下游和印度中部部分地区,而且还在持续缩小,逐渐退出世界主要强国的行列。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到公元前1世纪初,在印度本土政权之中,巽伽与南方的安度罗、东南部的羯陵伽是最强的三个,由于巽伽王朝统治的是印度人口最密集、农业开发最充分的地区,在本土各政权中仍然保持相对的优势。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为甘婆王朝所取代。
  从综合国力来看,巽伽王朝从公元前180年至前80年,连续11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排名在世界第七到第九之间波动。在南亚次大陆,巽伽王朝基本能保持领先地位,仅在公元前140年被西北部的印度-希腊王国超越了一次。分项目来看,巽伽王朝仅有人口总量一项能进入世界前三,最高排名为公元前180年的世界第二(人口约为1200万)。
   

巽伽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10次(第七名5次,第八名4次,第九名1次)

前18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塞琉古王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安息帝国,7.巽伽王国,8.亚该亚同盟,9.帕加马王国,10.马其顿王国

前17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塞琉古王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安息帝国,7.巽伽王国,8.马其顿王国,9.努米底亚王国,10.帕加马王国

前16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塞琉古王国,5.托勒密王国,6.安息帝国,7.巽伽王国,8.努米底亚王国,9.南越王国,10.帕加马王国

前1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塞琉古王国,5.托勒密王国,6.安息帝国,7.巽伽王国,8.努米底亚王国,9.印度-希腊王国,10.南越王国

前14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安息帝国,5.托勒密王国,6.塞琉古王国,7.努米底亚王国,8.印度-希腊王国,9.巽伽王国,10.南越王国

前13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安息帝国,5.托勒密王国,6.塞琉古王国,7.努米底亚王国,8.巽伽王国,9.印度-希腊王国,10.麦罗埃王国

前12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努米底亚王国,7.塞琉古王国,8.巽伽王国,9.麦罗埃王国,10.大宛国

前10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本都王国,7.巽伽王国,8.塞琉古王国,9.亚美尼亚王国,10.毛里塔尼亚王国

前9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本都王国,7.亚美尼亚王国,8.巽伽王国,9.乌孙国,10.塞琉古王国

前8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亚美尼亚王国,6.托勒密王国,7.本都王国,8.巽伽王国,9.纳巴泰王国,10.乌孙国



  (四)甘婆王朝

  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发生内乱,甘婆族的婆苏提婆乘机夺取政权,建立甘婆王朝。甘婆王朝的统治范围比巽伽王朝更加缩小,只有摩揭陀和恒河流域下游地区。甘婆王朝与巽伽王朝一样,尊崇婆罗门教。公元前1世纪中期,印度南方的安度罗逐渐强大起来,实力开始超过甘婆。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为安度罗所灭。
  从综合国力来看,甘婆王朝从公元前70年至前40年,连续4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最高排名为第六位。公元前40年,甘婆王朝下降到第十位,并且被安度罗王朝所超过,失去了南亚次大陆老大的位置。
  
 
甘婆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4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第十名1次)


前70年:1.汉帝国,2.安息帝国,3.罗马共和国,4.匈奴汗国,5.亚美尼亚王国,6.托勒密王国,7.甘婆王国,8.纳巴泰王国,9.乌孙国,10.麦罗埃王国

前6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纳巴泰王国,7.甘婆王国,8.乌孙国,9.达契亚国,10.亚美尼亚王国

前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西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甘婆王国,7.纳巴泰王国,8.安度罗王国,9.东匈奴汗国,10.麦罗埃王国

前4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西匈奴汗国,5.托勒密王国,6.安度罗王国,7.东匈奴汗国,8.纳巴泰王国,9.麦罗埃王国,10.甘婆王国



  (五)贵霜王朝

  公元1世纪的中亚又诞生了一个新兴帝国。贵霜帝国是月氏人建立的帝国,在全盛时期成为与罗马帝国、汉帝国和安息帝国并驾齐驱的第四架马车。月氏人的老家在中国西部的河西走廊,公元前2世纪被匈奴人打败后,为民族血仇所驱逼,在中亚大地上转了半个圈,最后来到印度。在这个民族命运的转折过程中,月氏人逐渐由游牧而定居,并形成了五大部落。公元1世纪初,五大部落终于完成了整合的过程,由丘就却(约公元16-65年在位)所统一,奠定了贵霜帝国的根基。丘就却的时代,贵霜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中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阿富汗和克什米尔。丘就却的儿子阎膏珍继位之后开始向印度进军,征服了西北印度,将贵霜的领土扩张至恒河中游,月氏人的文化也在印度这个大熔炉中逐渐完成了印度化。公元1世纪末,贵霜帝国的商品经济已相当繁荣,阎膏珍发行的一种足色金币印证了这一点。贵霜崛起之后侵入了中西亚霸主安息帝国的东部势力范围,双方开始发生冲突。贵霜人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动与罗马帝国联络结盟,以夹攻安息帝国。与此同时,贵霜帝国在控制了中亚的康居和大宛之后,准备向中国西域进军。公元90年,贵霜副王谢的大军为汉帝国使者班超所败,被迫纳礼求和,退出了西域。公元100年前后,贵霜帝国的版图面积达到约2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020万。
  2世纪前期,贵霜帝国处于以迦腻色迦时代为代表的全盛时期。迦腻色迦是第二代贵霜君主阎膏珍派驻在北印度的一个将领,在阎膏珍死后乘势而起,经过三年斗争结束了混乱和倾轧,整个贵霜帝国成为他的战利品。迦腻色迦在血统上虽然不是阎膏珍的继承人,但在帝国事业上却一脉相承。在他的时代,月氏人尚保留了游牧民族尚武好战的传统,而他瞄准的猎物中,北印度诸王公彼此间矛盾众多,混战不断,而安息帝国早已腐朽老化,均无力抵御上升阶段的贵霜。迦腻色迦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张他的帝国。在东面,帝国疆界从恒河上游推进到恒河中游,在南面推进到纳巴达河,在西面击败安息帝国,将领土扩张到伊朗东部。一个实力雄厚的帝国雄踞在亚欧大陆的中央,它的南端深入南亚次大陆。迦腻色迦将都城迁到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帝国的重心已转移至北印度。迦腻色迦以佛教的保护人和发扬光大者的身份,获得了巨大的历史声誉,他在120年主持了佛教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结集。在佛教的护法名王之中,他的作用仅次于阿育王。2世纪前期和中期是贵霜帝国的鼎盛时期,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至赫拉特,南达纳巴达河,北到咸海,版图面积达到约26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380万。但2世纪后期贵霜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间(183-199年),对中亚的控制减弱,康居、大宛摆脱羁縻,呼罗珊、花剌子模也脱离贵霜统治,国家整体的衰败迹象已经显露。
  波调(韦苏提婆一世)是贵霜帝国最后一个有影响的君主,约213年即位之后,贵霜势力在中亚有所扩展,一度重新控制花剌子模。贵霜曾同亚美尼亚国王结盟共同抗击强势崛起的波斯萨珊王朝,但以失败告终。233年,萨珊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率军攻克锡斯坦后,经呼罗珊进入花剌子模,接连夺取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坦叉始罗,给贵霜人以致命打击。波调死后,贵霜只保留了印度河以东地区的领土,后又分裂为若干小国,不再是世界历史舞台的主要角色。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贵霜帝国在公元20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名列第7位。此后,随着贵霜完成内部统一并入主印度西北部,排名步步高升,公元40年、50年分别升至第6位、第5位,80年成为与汉、罗马、安息并立的世界四强国家,名列第4位。100年,步入全盛期的贵霜帝国,又超越了安息帝国,成为世界第三,此后长期稳坐世界强国的第三把交椅,直至180年。190-230年,由于中国处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的乱世,贵霜帝国尽管也在走下坡路,但仍得以坐上世界强国的第二把交椅,仅次于罗马帝国。经历了230年代的大溃败之后,贵霜帝国在240年下降至世界第五,260年之后从十强排行榜上消失。
  分项目来看,贵霜帝国在疆域面积、人口总量、军事实力、文化科技四大项,都曾在2世纪多次达到世界第三,仅次于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两个超级大国;其中在人口总量和军事实力方面,还曾在3世纪初期超过了乱世中的东汉和三国,升至世界第二。不过,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四个单项,贵霜帝国都从未能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贵霜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26次(第二名5次,第三名9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5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

公元20年:1.罗马帝国,2.新莽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安度罗王国,6.麦罗埃王国,7.贵霜帝国,8.纳巴泰王国,9.舍鲁斯奇联盟,10.毛里塔尼亚王国

公元3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安度罗王国,6.麦罗埃王国,7.贵霜帝国,8.冈多法勒王国,9.纳巴泰王国,10.毛里塔尼亚王国

公元4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安度罗王国,6.贵霜帝国,7.麦罗埃王国,8.冈多法勒王国,9.卡图维拉尼王国,10.莎车国

公元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安息帝国,4.安度罗王国,5.贵霜帝国,6.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冈多法勒王国,9.莎车国,10.南匈奴汗国

公元6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安度罗王国,5.贵霜帝国,6.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南匈奴汗国,9.康居国,10.纳巴泰王国

公元7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安度罗王国,5.贵霜帝国,6.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南匈奴汗国,9.康居国,10.羯陵伽国

公元8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贵霜帝国,5.安度罗王国,6.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南匈奴汗国,9.阿克苏姆国,10.高句丽国

公元9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贵霜帝国,5.安度罗王国,6.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达契亚国,9.羯陵伽国,10.北匈奴汗国

10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南匈奴汗国,7.达契亚国,8.麦罗埃王国,9.高句丽国,10.扶南王国

11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麦罗埃王国,7.南匈奴汗国,8.北匈奴汗国,9.西萨特拉普,10.高句丽国

12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北匈奴汗国,7.麦罗埃王国,8.南匈奴汗国,9.阿克苏姆国,10.扶余国

13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度罗王国,5.安息帝国,6.麦罗埃王国,7.西萨特拉普,8.北匈奴汗国,9.阿克苏姆国,10.朱罗王国

14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西萨特拉普,7.麦罗埃王国,8.北匈奴汗国,9.朱罗王国,10.羯陵伽国

1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西萨特拉普,7.羯陵伽国,8.麦罗埃王国,9.北匈奴汗国,10.朱罗王国

16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鲜卑汗国,7.麦罗埃王国,8.羯陵伽国,9.朱罗王国,10.阿克苏姆国

17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鲜卑汗国,7.麦罗埃王国,8.朱罗王国,9.阿克苏姆国,10.西萨特拉普

18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鲜卑汗国,6.安度罗王国,7.朱罗王国,8.麦罗埃王国,9.阿克苏姆国,10.于阗国

190年:1.罗马帝国,2.贵霜帝国,3.安息帝国,4.汉帝国,5.安度罗王国,6.朱罗王国,7.麦罗埃王国,8.阿克苏姆国,9.西萨特拉普,10.巴尔米拉

200年:1.罗马帝国,2.贵霜帝国,3.汉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6.乌桓,7.阿克苏姆国,8.西萨特拉普,9.巴尔米拉,10.扶南王国

210年:1.罗马帝国,2.贵霜帝国,3.汉帝国,4.安息帝国,5.扶南王国,6.安度罗王国,7.东吴国,8.巴尔米拉,9.阿克苏姆国,10.西萨特拉普

220年:1.罗马帝国,2.贵霜帝国,3.曹魏帝国,4.安息帝国,5.东吴国,6.汉中王国,7.扶南王国,8.阿克苏姆国,9.巴尔米拉,10.占婆国

230年:1.罗马帝国,2.贵霜帝国,3.波斯萨珊王朝,4.曹魏帝国,5.蜀汉帝国,6.吴帝国,7.阿克苏姆国,8.扶南王国,9.鲜卑汗国,10.巴尔米拉

240年:1.波斯萨珊王朝,2.曹魏帝国,3.罗马帝国,4.吴帝国,5.贵霜帝国,6.蜀汉帝国,7.阿克苏姆国,8.扶南王国,9.占婆国,10.巴尔米拉

250年:1.波斯萨珊王朝,2.曹魏帝国,3.罗马帝国,4.吴帝国,5.贵霜帝国,6.蜀汉帝国,7.阿克苏姆国,8.占婆国,9.巴尔米拉,10.扶南王国



  (六)笈多王朝

  4世纪初,曾经辉煌的贵霜王国已经四分五裂,北印度再度处在政治上的自由竞争阶段。恒河流域比哈尔地区的一个小国乘势兴起,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统一了北印度,这个国家由笈多家族统治,历史上将其称为笈多帝国。
    笈多帝国的创业者旃陀罗·笈多一世(320-335年在位)将统治区域从摩揭陀向西拓展至恒河中游一带,定都华氏城,采用“万王之王”之号。其子沙摩陀罗·笈多(即海护王,335-380年在位)时期,继续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他累计战胜了35个国家,在征服恒河上游及印度河流域东部之后,又挥师南下,征服了奥里萨和德干东部,势力一度扩张到帕拉瓦王国的都城,德干高原诸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小国纷纷向他称臣纳贡。海护王还向海上发展势力,远至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都有笈多使臣的足迹,4世纪也成为印度文明挺进东南亚的一个关键期。海护王被誉为印度历史上的“拿破仑”。海护王之子超日王时期(380-413年在位),是笈多帝国的全盛期。超日王的主要战绩来自于与印度西北的塞种人小王国的战争,经历了在380-409年的一系列大战,最后击溃了塞种人,兼并了印度西部。他还通过联姻手段,继续巩固了对南印度德干地区各小王国的控制。笈多帝国极盛时统一了印度除克什米尔及半岛南端一些小王国外的其他地区,版图面积略小于孔雀帝国,在南部和西北部的延伸没有达到孔雀王朝那么远,但也是印度历史上第二个接近统一的大帝国。笈多帝国的统治核心区域是孟加拉、比哈尔一带,实行中央集权制,其他地区则由总督或地方王公治理,维持半独立的状态,婆罗门高级僧侣在各级行政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笈多帝国时代是婆罗门教复兴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复兴后的婆罗门教又称印度教。超日王统治末期,笈多帝国的版图面积达到约2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2800万。
  但笈多帝国的强盛期只持续了不到百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其过于松散的王公邦联体制不利于抵抗持续不断的强敌入侵,应该是主要原因。超日王之子鸠摩罗笈多一世(415-455年在位)期间,尚能维持对北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控制,经济也保持稳定发展,但国内已现分裂之象,那马达河流域的普士亚密多罗人发动叛乱,历经艰难才将其镇压下去。此后,嚈哒人在西北的入侵沉重地打击了笈多帝国。塞建陀笈多(455-467年在位)时期,开始面对嚈哒人一波又一波的侵扰。在印度西北部地区,笈多帝国跟嚈哒人形成相持局面,尽管塞建陀笈多仍能抵抗嚈哒人入侵,但也因此耗尽了国家的财力。5世纪中期,笈多帝国的版图还维持在约2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3250万。塞建陀笈多死后,他的后继者终于无力再支撑庞大的帝国。470年代,嚈哒人灭亡了印度河上游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尔一带)的贵霜国家残余势力,并以此为基地大举入侵印度内地。在嚈哒人打击下,印度各地王公纷纷脱离与笈多帝国的宗藩关系,甚至与侵略者结盟。500年前后,嚈哒人在首领拖拉曼那率领下占领了朱木拿河流域和恒河中游地区,西印度尽失,笈多帝国沦落为偏安于摩揭陀、阿逾陀一带的小朝廷。此后的笈多帝国残余势力,被称为“后笈多帝国”,一直延续到8世纪初。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笈多帝国在建立之后,320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名列第9位。此后,随着笈多帝国在北印度横扫列国,版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排名也是扶摇直上,330年升至世界第七,340年和350年分别达到世界第五和第四位,370年进入世界三强,仅次于萨珊和罗马。随着笈多帝国进入全盛时期,从380年到410年,连续四次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笈多帝国也是继孔雀帝国之后第二个曾经登顶的印度国家。5世纪之后,笈多帝国盛极而衰,日薄西山,420年让出了世界头号强国之位,460年降至第四,480-500年,分别降至第八位、第九位和第十二位。
  分项目来看,疆域面积方面,笈多帝国始终未能进入世界前三。人口方面是笈多帝国的优势,建国之后人口迅速增加,360年以约1750万人口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罗马帝国,5世纪初人口突破3000万,跃居世界第一,420年达到约3200万;此后,笈多帝国的人口处于停滞和倒退,但一直到470年代才让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位置。军事实力和文化科技方面,笈多帝国都是在海护王时期跃居世界前三,超日王时期达到世界第一,鸠摩罗笈多一世时期跌出前三位。


笈多王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18次(第一名4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1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1次,第七名1次,第九名2次,第十名1次)

320年:1.罗马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阿克苏姆国,4.前赵帝国,5.东晋帝国,6.伐迦陀迦王国,7.后赵王国,8.亚美尼亚王国,9.笈多帝国,10.拉赫姆王国

330年:1.罗马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阿克苏姆国,4.后赵王国,5.东晋帝国,6.伐迦陀迦王国,7.笈多帝国,8.亚美尼亚王国,9.扶南王国,10.卡拉波拉王国

340年:1.罗马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后赵帝国,4.阿克苏姆国,5.笈多帝国,6.东晋帝国,7.扶南王国,8.前燕王国,9.格鲁森尼,10.占婆国

35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罗马帝国,3.阿克苏姆国,4.笈多帝国,5.冉魏帝国,6.东晋帝国,7.前燕王国,8.扶南王国,9.格鲁森尼,10.伐迦陀迦王国

36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罗马帝国,3.东晋帝国,4.笈多帝国,5.阿克苏姆国,6.前燕帝国,7.扶南王国,8.格鲁森尼,9.前秦帝国,10.大和国

37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罗马帝国,3.笈多帝国,4.阿克苏姆国,5.东晋帝国,6.前秦帝国,7.扶南王国,8.匈人帝国,9.伐迦陀迦王国,10.大和国

380年:1.笈多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罗马帝国,4.前秦帝国,5.阿克苏姆国,6.东晋帝国,7.匈人帝国,8.占婆国,9.大和国,10.寄多罗贵霜国

390年:1.笈多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罗马帝国,4.东晋帝国,5.阿克苏姆国,6.匈人帝国,7.后燕帝国,8.占婆国,9.寄多罗贵霜国,10.后秦帝国

400年:1.笈多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拜占庭帝国,4.阿克苏姆国,5.东晋帝国,6.西罗马帝国,7.匈人帝国,8.伐迦陀迦王国,9.后秦帝国,10.扶南王国

410年:1.笈多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拜占庭帝国,4.东晋帝国,5.阿克苏姆国,6.匈人帝国,7.西罗马帝国,8.柔然汗国,9.北魏帝国,10.拉赫姆王国

42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拜占庭帝国,4.刘宋帝国,5.阿克苏姆国,6.柔然汗国,7.匈人帝国,8.西罗马帝国,9.北魏帝国,10.拉赫姆王国

43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拜占庭帝国,4.刘宋帝国,5.匈人帝国,6.北魏帝国,7.阿克苏姆国,8.西罗马帝国,9.西哥特王国,10.吐谷浑

44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北魏帝国,4.拜占庭帝国,5.刘宋帝国,6.阿提拉帝国,7.西哥特王国,8.西罗马帝国,9.汪达尔王国,10.吐谷浑

450年:1.波斯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北魏帝国,4.阿提拉帝国,5.刘宋帝国,6.拜占庭帝国,7.西哥特王国,8.西罗马帝国,9.汪达尔王国,10.嚈哒汗国

460年:1.波斯萨珊王朝,2.北魏帝国,3.拜占庭帝国,4.笈多帝国,5.刘宋帝国,6.嚈哒汗国,7.西哥特王国,8.汪达尔王国,9.伐迦陀迦王国,10.西罗马帝国

470年:1.波斯萨珊王朝,2.北魏帝国,3.拜占庭帝国,4.笈多帝国,5.嚈哒汗国,6.刘宋帝国,7.西哥特王国,8.汪达尔王国,9.柔然汗国,10.西罗马帝国

480年:1.北魏帝国,2.波斯萨珊王朝,3.拜占庭帝国,4.嚈哒汗国,5.南齐帝国,6.西哥特王国,7.汪达尔王国,8.高句丽王国,9.笈多帝国,10.奥多亚克王国

490年:1.北魏帝国,2.拜占庭帝国,3.波斯萨珊王朝,4.嚈哒汗国,5.南齐帝国,6.西哥特王国,7.汪达尔王国,8.高句丽王国,9.法兰克王国,10.笈多帝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