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吐蕃综合国力世界排名演变简析

(2025-04-18 19:20:41)
标签:

吐蕃

松赞干布

唐朝

排行榜

国力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吐蕃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21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15次,第五名3次,第九名1次)

  7世纪初,青藏高原处于众多部族国家并立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有三个:雅隆、苏毗、象雄。朗日松赞(618-629年在位)原为山南地区雅隆部落首领,他在位时期兼并了苏毗部落,统一了雅鲁藏布江南北。松赞干布(629-650年在位)继位之后,先后降服了达布、工布、娘布等部,6*5年兼并象雄部,完成了统一青藏高原吐蕃诸部的大业。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完善了官制、军制和军政组织,制定刑律,使用历法,统一度量衡,创制吐蕃文字,使吐蕃初步成为一个强国。6*1年,松赞干布迎娶了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与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崛起差不多同时,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吐蕃,也屹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芒松芒赞(650-676年在位)时期,迈出了向高原以外的富饶地区扩张的重要一步。656-663年出兵攻占青海湖一带,将白狼国、吐谷浑变成属国。670年之后进军西域地区,与唐帝国争夺西域的控制权,争斗十分激烈,双方互有胜负。
  尺带珠丹在位时期(704-755年),消弭了多次内乱,健全吐蕃各项制度,使社会安定有序,充满勃勃生机,吐蕃的国力处于上升阶段。对外方面,他与阿拉伯帝国和南诏通好,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唐帝国争夺西域和青海地区的势力范围上,但其时唐的军力仍强于吐蕃,虽经多次用兵,仍未能撼动唐帝国对西域的控制。722年,吐蕃入侵唐帝国属国小勃律,被唐将张思礼挫败。736年,吐蕃击破勃律,将其变为属国。747年,高仙芝率唐军大破吐蕃守军,重新夺取小勃律,并连破多个吐蕃属国和盟国,如突骑施、吐火仙可汗、尔微特勒等,使唐帝国重新控制了西域。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期,吐蕃帝国达到全盛,成为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劲敌。吐蕃的势力范围从青藏高原一度延伸至今中国新疆、甘肃、四川、云南,印度的恒河以北等地。763年,趁唐帝国陷于安史之乱之机,完全夺取了陇右地区,并联合南诏、党项、吐谷浑诸部族联军,攻陷唐帝国都城长安,洗劫一番而还。此后又蚕食河西地区,切断了唐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于792年完全控制西域,将唐与回鹘的势力驱逐出去。8世纪末9世纪初,阿拉伯的势力也进入西域,吐蕃联合葛逻禄对抗阿拉伯,与阿拉伯帝国为争夺中亚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争夺。此外,吐蕃还向喜马拉雅山以南地区拓展势力,趁北印度处于分裂状态之机,一度进军至恒河北岸,迫使恒河北岸众多小国臣服,并掠夺了大量的佛像、佛经。内政方面,赤松德赞在吐蕃大力推行佛教,任命佛教僧人为僧相。他名列吐蕃历史上的“三法王”之一。
  9世纪前期,吐蕃国力开始下降,对外从积极扩张转向主动防御。赤祖德赞(816-838年在位)时期,通过与唐帝国在822年的第八次会盟,稳定了东部边境。842年,赞普达玛被刺杀之后,吐蕃王室分成两大派系连年混战,各地将领拥兵自立,形成割据,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管辖而独立。851年,河西、陇右地区重新归附唐帝国。869年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青藏高原,彻底打垮了这个国家,从此进入长期分裂状态。
  在综合国力排名上,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的6*0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的行列,名列第九。随着吐蕃统一大业的完成,650年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唐、阿拉伯、拜占庭三大帝国。此后,吐蕃一直稳居第四位,延续至750年。760年,吐蕃超越了安史之乱中的唐帝国,上升到第三位,不过随着唐帝国重归一统,吐蕃又回到第四的位置上。790年,处于全盛期的吐蕃帝国,超越了拜占庭,再次上升到第三位。但随后在800年,被迅速崛起中的查理曼帝国超越,重新回到第四位。820年,已显露衰败之象的吐蕃,又被拜占庭超过,下降到第五位,此后在第五的位置上延续到840年。随着840年代吐蕃内乱分裂,从此退出世界十强国家之列。
  分项目来看,全盛时期拥有超过4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吐蕃,在疆域面积排行榜上在第三位到第四位之间波动,低于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与漠北的后突厥和回纥汗国比较接近。吐蕃所控制的人口数量最高约为400万,对于一个植根于世界屋脊之上的政权来说殊为不易,不过仍未能进入世界主要人口大国的行列。军事实力方面,能够跟唐、阿拉伯两大帝国长期抗衡不落下风的吐蕃军队,在7-9世纪的排行榜上也多次进入世界前三名。
   
6*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戒日帝国,4.拜占庭帝国,5.波斯萨珊王朝,6.西突厥汗国,7.法兰克王国,8.伦巴德王国,9.吐蕃国,10.帕拉瓦王国

65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西突厥汗国,6.西哥特王国,7.伦巴德王国,8.帕拉瓦王国,9.高句丽王国,10.潘地亚王国

66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遮娄其王国,6.西哥特王国,7.真腊王国,8.日本国,9.骠国,10.卡拉克穆尔

67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遮娄其王国,6.西哥特王国,7.真腊王国,8.新罗王国,9.潘地亚王国,10.伦巴德王国

68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遮娄其王国,6.新罗王国,7.保加利亚王国,8.伦巴德王国,9.骠国,10.真腊王国

69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后突厥汗国,6.法兰克王国,7.新罗王国,8.遮娄其王国,9.伦巴德王国,10.保加利亚王国

700年:1.武周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后突厥汗国,7.日本国,8.伦巴德王国,9.新罗王国,10.穆库拉王国

71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后突厥汗国,7.保加利亚王国,8.日本国,9.伦巴德王国,10.新罗王国

72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保加利亚王国,6.法兰克王国,7.伦巴德王国,8.后突厥汗国,9.遮娄其王国,10.蒂卡尔国

73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伦巴德王国,7.保加利亚王国,8.后突厥汗国,9.新罗王国,10.遮娄其王国

74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伦巴德王国,7.遮娄其王国,8.新罗王国,9.蒂卡尔国,10.穆库拉王国

75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伦巴德王国,7.保加利亚王国,8.回纥汗国,9.穆库拉王国,10.遮娄其王国

760年:1.阿拉伯帝国,2.拜占庭帝国,3.吐蕃国,4.唐帝国,5.法兰克王国,6.保加利亚王国,7.夏连特拉王国,8.回纥汗国,9.南诏国,10.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77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法兰克王国,6.回纥汗国,7.波罗王国,8.后倭马亚帝国,9.可萨汗国,10.夏连特拉王国

78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查理曼帝国,6.拉喜特拉库塔王国,7.后倭马亚帝国,8.夏连特拉王国,9.波罗王国,10.可萨汗国

79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吐蕃国,4.查理曼帝国,5.拜占庭帝国,6.拉喜特拉库塔王国,7.后倭马亚帝国,8.夏连特拉王国,9.波罗王国,10.日本国

80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查理曼帝国,4.吐蕃国,5.拜占庭帝国,6.波罗王国,7.拉喜特拉库塔王国,8.日本国,9.后倭马亚帝国,10.可萨汗国

81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查理曼帝国,4.吐蕃国,5.拜占庭帝国,6.波罗王国,7.拉喜特拉库塔王国,8.保加利亚王国,9.可萨汗国,10.加纳王国

82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波罗王国,7.保加利亚王国,8.渤海国,9.加纳王国,10.回鹘汗国

83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波罗王国,7.后倭马亚帝国,8.突尼斯艾格莱卜王朝,9.保加利亚王国,10.渤海国

84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查理曼帝国,5.吐蕃国,6.后倭马亚帝国,7.波罗王国,8.塔希尔王国,9.普拉蒂哈拉王国,10.突尼斯艾格莱卜王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