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朝综合国力世界排名演变简析

(2024-10-17 23:16:59)
标签:

西周

东周

世界史

排行榜

亚述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周朝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38次(第一名22次,第二名5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2次,第七名4次,第八名1次,第十名2次)

    前周总计上榜5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
    西周总计上榜27次(第一名22次,第二名5次)
    东周总计上榜5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第八名1次,第十名2次)


    自公元前12世纪末,周国(取代商朝之前称为“前周”)开始在商朝的西部边陲崛起。周国成长于渭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在文明发展程度上并不落后于商王国。季历时期(约公元前1126-前1102年),先后打败周边的程国、鬼戎、義渠、燕京、余无、始呼、翳徒等国家或部落,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周文王姬昌时代(约公元前1102-前1050年),积极招贤纳士,采用武力征伐和招抚相结合的手段,控制了商王国西边的大部分诸侯,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程度,但对商王仍然称臣纳贡,恪守臣节。季历、周文王时代,周国曾几次遭到商王国的打压,因此崛起的过程也是比较漫长和曲折的。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在季历时期的公元前1110年,周国首次进入世界主要强国排名榜单,名列第七位。此后,周国一度受到商朝打压,国力受损。经过周文王初期的谨慎经营之后,周国回到崛起之路,公元前1080年再次进入世界主要强国排名榜单,名列第七位。此后,周国的排名稳步上升,公元前1070年为第六名,前1060年为第五名,前1050年上升至第四名,与排名第三的商王国已经处于同一个档次。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50-前1043年在位)继位之后,看准时机,汇集八百诸侯,率领近5万军队攻打商王国,经牧野一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英年早逝之后,他的弟弟周公姬旦继续统一大业,平定了商王国和东夷部落的残余力量发起的叛乱。周公旦还建立了分封制度,将宗室和功臣派到各战略要地建立诸侯国,比较重要的有鲁、卫、齐、燕等,并营建了新都城洛阳。周公旦在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姬诵成年之时,把大权归还,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圣人之一。在周成王姬诵和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在位时期(公元前1042-前996年),周王朝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之中,被誉为“成康之治”。公元前1000年前后,周及其诸侯国控制下的土地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500万。 西周初期的最大竞争对手,来自于淮河、泗水地区的徐国。徐国曾联合武庚为首的殷商残余力量挑战刚入主中原的周王朝,此后的周成王、康王时代,徐国与周朝及其诸侯国鲁国的冲突不断。
    公元前10世纪的周王朝,继“成康之治”之后,进入了“昭穆武功”的时代,以周王国为宗主的邦联式诸侯国联盟,由于周王国的强盛带来的向心力,使这个邦联体系秩序良好,稳定地延续了200多年,成为东方封建制的成功典范。周昭王时期,致力于征服南方蛮族国家楚国,屡次南征,最后死于长江上。周穆王姬满(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继位之后,利用前几代人积累下来的雄厚家底,通过一系列远征,使周王朝的版图空前扩张。淮河、泗水地区的徐国,在徐偃王时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达到全盛,被36个小国推举为盟主,势力范围不断扩张,成为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力量。周穆王联合长江流域的楚国军队,对徐国发动了突袭,杀徐偃王,解除了来自东南的威胁,并使周王国版图南端达到九江。相比于东南,周穆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西方的征伐上。周穆王西征,留下了很多离奇浪漫的神话传说,包括到达西王母之域等,至于他实际上达到的最远之地,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到达昆仑山,一说是到达里海、黑海之间的旷原。他还颁行了《甫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典。周穆王和他的时代,是周王朝的鼎盛时代,这个时期的周王国加上各诸侯国的版图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0万。
    经过文、武、成、康、昭、穆的辉煌岁月之后,前9世纪的周王国已日薄西山。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极品”暴君,不但横征暴敛,而且对山川林泽和荒地实行大规模国有化(实际上就是国王专有),最后为阻止国民的指责,竟下达了“封口令”,派遣秘密警察到处监视民众的言论,发现有诽谤国王者即行逮捕处死,导致国都镐京几乎没有人敢公开交谈。公元前841年,平民自发组织起来,推翻了周厉王的统治。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后由周公和召公代行天子职权,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828年,周厉王之子姬静复位,是为周宣王(公元前828-前781年在位),他励精图治,使周王朝出现中兴之象,但这已是西周衰亡之前的回光返照了。西周晚期(公元前800年前后),周王国及其诸侯国控制的土地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700万。
    从综合国力排名来看,周武王灭商、周公旦奠定基本制度之后,西周的盛世延伸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间,埃及、赫梯传统强国正处于受到“海上民族”打击之后最衰弱的阶段,巴比伦、亚述的内乱也持续不断,周王国由此登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整个西周阶段,共取得了22次世界排名第一和5次排名第二,在建国初期周公旦平乱的阶段屈居埃及之下一次,在古埃及第22王朝极盛时期被超过一次,在亚述那西帕尔王朝全盛期被超过3次(当时,正值西周处于周厉王到周召共和时期的乱局),其他的时段都是稳坐榜首之位。

    公元前8世纪初,周王国陷入一场更大的危机。周幽王(公元前781-771年在位)宠爱妃子褒姒,企图废掉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而以褒姒母子代之,结果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势力攻破周王都镐京,周幽王被杀。太子宜臼在郑、卫、晋、秦等诸侯的辅佐下登上王位,并把都城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经过这次变乱,周王室丧失了关中之地,只剩下洛阳盆地周边区域,土地和人口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支配权。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制从此瓦解,中国进入到诸侯凭实力自由竞争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风云人物层出不穷,社会空前发展,持续长达500多年。
    东周初期,占据了洛阳王畿地区的周王国,尚具备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加上天子的名号和威望,在当时还是一项重要的软实力,因此还能够多次进入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之中。公元前740年至前710年,周王国连续4次进入世界前八名,排名在第六名至第八名之间波动。
    东周天子影响力的完全消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公元前707年襦葛之战,郑庄公与周王室决裂之后,率军击败了周桓王亲自率领的四国联军,首开诸侯战胜周天子的先例,周天子威名扫地。公元前700年和前690年,周王国在世界十强国家排行榜中跌至第10位。公元前680年代之后,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历任霸主陆续登场,成为中原各国公认的盟主,周天子已完全被架空,从此不再有机会进入世界主要强国排行榜中。当然,在此之后周天子有时候还能作为“橡皮图章”发挥一些霸主们代替不了的作用,比如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86年的“田氏代齐”,形式上仍然需要周天子批准才具有合法性。一直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为秦昭王所俘虏并废黜,东周王朝这个垂死的老人,才算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前周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5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

前1110年:1.巴比伦第四王朝,2.亚述王国,3.古埃及第20王朝,4.中国商王朝,5.埃兰王国,6.亚扪王国,7.周国

前1080年:1.亚述王国,2.巴比伦第四王朝,3.古埃及第21王朝,4.中国商王朝,5.大马士革王国,6.婆罗多国,7.周国

前1070年:1.亚述王国,2.古埃及第21王朝,3.巴比伦第四王朝,4.中国商王朝,5.大马士革王国,6.周国,7.婆罗多国

前1060年:1.亚述王国,2.古埃及第21王朝,3.中国商王朝,4.巴比伦第四王朝,5.周国,6.大马士革王国,7.婆罗多国

前1050年:1.古埃及第21王朝,2.亚述王国,3.中国商王朝,4.周王国,5.巴比伦第四王朝,6.大马士革王国,7.婆罗多国


西周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27次(第一名22次,第二名5次)

前1040年:1.古埃及第21王朝,2.中国周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巴比伦第四王朝,5.亚述王国,6.婆罗多国,7.徐王国

前103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婆罗多国,5.亚述王国,6.巴比伦第四王朝,7.徐王国

前102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婆罗多国,5.巴比伦第五王朝,6.亚述王国,7.以色列-犹太王国

前101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婆罗多国,5.巴比伦第五王朝,6.亚述王国,7.腓力斯丁国家

前100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巴比伦第六王朝,5.亚述王国,6.婆罗多国,7.腓力斯丁国家,8.徐王国

前99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大马士革王国,4.巴比伦第六王朝,5.亚述王国,6.以色列-犹太王国,7.推罗,8.西顿

前98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以色列-犹太王国,4.大马士革王国,5.推罗,6.巴比伦第七王朝,7.亚述王国,8.楚国

前97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1王朝,3.以色列-犹太王国,4.推罗,5.大马士革王国,6.亚述王国,7.楚国,8.巴比伦第八王朝

前960年:1.中国周王朝,2.以色列-犹太王国,3.古埃及第21王朝,4.推罗,5.大马士革王国,6.徐王国,7.亚述王国,8.示巴王国

前950年:1.中国周王朝,2.以色列-犹太王国,3.推罗,4.古埃及第21王朝,5.徐王国,6.大马士革王国,7.亚述王国,8.示巴王国

前94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2王朝,3.以色列-犹太王国,4.推罗,5.大马士革王国,6.亚述王国,7.巴比伦第九王朝,8.西顿

前930年:1.古埃及第22王朝,2.中国周王朝,3.以色列-犹太王国,4.推罗,5.亚述王国,6.大马士革王国,7.巴比伦第九王朝,8.西顿

前92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2王朝,3.亚述王国,4.推罗,5.大马士革王国,6.巴比伦第九王朝,7.西顿,8.哈马士王国

前91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2王朝,3.亚述王国,4.大马士革王国,5.推罗,6.巴比伦第九王朝,7.西顿,8.犹太王国

前900年:1.中国周王朝,2.古埃及第22王朝,3.亚述帝国,4.大马士革王国,5.推罗,6.巴比伦第九王朝,7.犹太王国,8.哈马士王国

前89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古埃及第22王朝,4.大马士革王国,5.推罗,6.巴比伦第九王朝,7.犬戎,8.犹太王国

前88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古埃及第22王朝,4.大马士革王国,5.推罗,6.巴比伦第九王朝,7.俱卢国,8.以色列王国

前87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古埃及第22王朝,4.大马士革王国,5.巴比伦第九王朝,6.推罗,7.以色列王国,8.俱卢国

前86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大马士革王国,4.古埃及第22王朝,5.巴比伦第九王朝,6.以色列王国,7.俱卢国,8.犹太王国

前850年:1.亚述帝国,2.中国周王朝,3.古埃及第22王朝,4.巴比伦第九王朝,5.俱卢国,6.大马士革王国,7.以色列王国,8.犹太王国

前840年:1.亚述帝国,2.中国周王朝,3.古埃及第22王朝,4.巴比伦第九王朝,5.乌拉尔图王国,6.俱卢国,7.般阇罗国,8.推罗

前830年:1.亚述帝国,2.中国周王朝,3.乌拉尔图王国,4.古埃及第22王朝,5.巴比伦第九王朝,6.俱卢国,7.推罗,8.般阇罗国

前82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乌拉尔图王国,4.古埃及第22王朝,5.巴比伦第九王朝,6.俱卢国,7.推罗,8.大马士革王国

前810年:1.中国周王朝,2.亚述帝国,3.乌拉尔图王国,4.古埃及第22王朝,5.巴比伦第九王朝,6.古埃及第23王朝,7.大马士革王国,8.推罗

前800年:1.周王国,2.亚述帝国,3.乌拉尔图王国,4.巴比伦第九王朝,5.古埃及第23王朝,6.古埃及第22王朝,7.大马士革国,8.推罗,9.以色列王国,10.犹太王国

前790年:1.周王国,2.亚述帝国,3.乌拉尔图王国,4.巴比伦第九王朝,5.古埃及第23王朝,6.古埃及第22王朝,7.以色列王国,8.推罗,9.俱卢国,10.大马士革国

前780年:1.周王国,2.乌拉尔图王国,3.亚述帝国,4.古埃及第23王朝,5.古埃及第22王朝,6.巴比伦第九王朝,7.犬戎,8.以色列王国,9.犹太王国,10.大马士革国


东周在世界强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总计上榜5次(第六名1次,第七名2次,第八名1次,第十名2次)

前740年:1.亚述帝国,2.乌拉尔图王国,3.库施王国,4.郑国,5.埃兰王国,6.犹太王国,7.巴比伦第九王朝,8.周王国,9.腓瑞吉亚,10.推罗

前730年:1.亚述帝国,2.乌拉尔图王国,3.库施王国,4.郑国,5.埃兰王国,6.犹太王国,7.周王国,8.古埃及第24王朝,9.俱卢国,10.腓瑞吉亚

前720年:1.亚述帝国,2.乌拉尔图王国,3.库施王国,4.埃兰王国,5.郑国,6.古埃及第24王朝,7.周王国,8.楚王国,9.腓瑞吉亚,10.犹太王国

前710年:1.亚述帝国,2.古埃及第25王朝,3.埃兰王国,4.郑国,5.乌拉尔图王国,6.周王国,7.楚王国,8.腓瑞吉亚,9.犹太王国,10.推罗

前700年:1.亚述帝国,2.古埃及第25王朝,3.埃兰王国,4.乌拉尔图王国,5.郑国,6.楚王国,7.米底王国,8.齐国,9.推罗,10.周王国

前690年:1.亚述帝国,2.古埃及第25王朝,3.埃兰王国,4.乌拉尔图王国,5.楚王国,6.米底王国,7.齐国,8.卡尔基斯,9.推罗,10.周王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