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05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综合国力排名
(2024-02-10 01:25:25)
标签:
北宋辽朝拜占庭世界历史排名 |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
这个时期,在传统的文明中心区域,大国平衡格局受到一些新兴力量的挑战。在传统意义上的文明边缘区域,也有若干国家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
102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拜占庭帝国(32)(君主:巴西尔二世) 超级大国
2.宋帝国(4)(君主:宋真宗) 超级大国
3.辽帝国(6)(君主:辽圣宗) 世界级一流强国
4.埃及法蒂玛王朝(4)(君主:哈基姆) 世界级一流强国
5.北海帝国(2)(君主:克努特大帝)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朱罗王国(5)(君主:罗贞陀罗一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7.神圣罗马帝国(5)(君主:亨利二世)世界级二流强国
8.伽色尼王国(2)(君主:马哈茂德) 世界级二流强国
9.基辅罗斯公国(3)(君主:雅罗斯拉夫一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喀喇汗国(3)(君主:曼苏尔)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2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辽帝国,2.埃及法蒂玛王朝,3.宋帝国
人口总量:1.宋帝国,2.朱罗王国,3.拜占庭帝国
军事实力:1.拜占庭帝国,2.辽帝国,3.伽色尼王国
文化科技:1.宋帝国,2.拜占庭帝国,3.埃及法蒂玛王朝
大事记:
1004年,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威胁汴都,宋真宗被迫签订“澶渊之盟”。
1006年,喀喇汗国东征灭亡于阗国。
1010年,辽圣宗亲征高丽,侵掠其首都开城。
1018年,拜占庭帝国占领保加利亚全境,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灭亡。
997-1030年,马哈茂德在位时期,迦色尼王国在中亚和印度进行大规模扩张。
1010-1028年,辽国三次远征甘州回鹘,迫使其称臣纳贡。
1014-1035年,克努特大帝在位时期,建立了一个包括今丹麦、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大帝国,被称为“北海帝国”。
1025年前后,拜占庭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约10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50万。
点评:
澶渊之盟之后直到辽国末年的一百余年间,辽宋之间再无大规模的战争,这实质上是辽帝国在战略层面上放弃了入主中原的企图,以换取宋帝国稳定的经济利益输送(岁币),双方共享东亚区域的领导权。这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战略平衡的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其它时代也曾经出现过,但以宋辽关系最为典型和持久。
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国,是北欧海盗巅峰时代的集大成者,但海盗事业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海盗时代的终结,根本原因在于北欧日耳曼人逐渐接受了基督教,放弃了崇尚武力、以战死为荣耀的奥丁神信仰。
104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宋帝国(5)(君主:宋仁宗) 超级大国
2.拜占庭帝国(33)(君主:佐伊,米海尔四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辽帝国(7)(君主:辽兴宗) 世界级一流强国
4.埃及法蒂玛王朝(5)(君主:穆斯坦绥尔) 世界级一流强国
5.朱罗王国(6)(君主:拉金德拉一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6.塞尔柱帝国(1)(君主:图格鲁克) 世界级二流强国
7.神圣罗马帝国(6)(君主:亨利三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8.西夏王国(1)(君主:夏景宗) 区域级一流强国
9.伽色尼王国(3)(君主:马苏德)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基辅罗斯公国(4)(君主:雅罗斯拉夫一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4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辽帝国,2.宋帝国,3.克普恰克汗国
人口总量:1.宋帝国,2.朱罗王国,3.拜占庭帝国
军事实力:1.辽帝国,2.塞尔柱帝国,3.朱罗王国
文化科技:1.宋帝国,2.埃及法蒂玛王朝,3.拜占庭帝国
大事记:
1023年,宋帝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由官方发行的纸币—交子。
102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落入萨利安家族的康拉德二世手中,开始了萨利安王朝。
1037年,图格鲁勒率领塞尔柱人夺取伽色尼王国的木鹿和内沙布尔,建立塞尔柱帝国。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中国西北建立西夏国。
1040年,丹丹坎决战,塞尔柱人取得对伽色尼王国的决定性胜利。
1041年,喀喇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1012-1044年,拉金德拉一世在位时期,朱罗王国达到全盛,成为印度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海上强国。
1024-1039年,康拉德二世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击败了入侵的波兰人,并夺取了勃艮第王国大部分领地。
点评: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凡,在于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乃四战之地,并不具备成为独立地缘中心的条件,而西夏却能在此立国近200年,使这个区域铭刻上它的文化烙印。当时山西高原由宋辽所分割,西域和青藏也都处于分裂状态,是西夏能够崛起和立足的有利环境。
神圣罗马帝国在萨利安王朝前期延续了萨克森王朝的强势,对外征战屡屡获胜,已成为欧洲第二号强国,仅次于拜占庭帝国。康拉德二世颁布骑士领地世袭法令,避免了他们的领地被大封建主吞并,并大力扩充骑士人数,使骑士阶层成为帝国政治的中坚力量,以抑制大封建主,减弱他们对皇权的挑战。亨利三世曾多次废立罗马教皇,使皇帝的威权达到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