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75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综合国力排名
(2023-12-03 01:44:36)
标签:
世界历史排名唐朝阿拉伯拜占庭 |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
72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阿拉伯帝国(5)(君主:叶齐德二世) 超级大国
2.唐帝国(5)(君主:唐玄宗) 超级大国
3.拜占庭帝国(17)(君主:利奥三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4.吐蕃国(5)(君主:尺带珠丹) 世界级二流强国
5.保加利亚王国(2)(君主:特尔维尔)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法兰克王国(6)(君主:希尔佩里克二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7.伦巴德王国(5)(君主:利乌特普兰德) 区域级一流强国
8.后突厥汗国(2)(君主:毗伽可汗) 区域级一流强国
9.遮娄其王国(4)(君主:胜日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蒂卡尔国(1)(君主:阿赫卡王) 区域级二流强国
72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后突厥汗国
人口总量: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遮娄其王国
军事实力: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
文化科技: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
大事记:
705年,真腊王国分裂为水真腊和陆真腊两部分。
705年,武周政权被政变推翻,唐中宗复位。
714年,阿拉伯人攻灭西哥特王国。
716年,阿拉伯水陆两路八万大军进逼君士坦丁堡,后被利奥三世击退。
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侵入中亚的河中地区,征服了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
717年,利奥三世夺取拜占庭皇位,建立伊苏里亚王朝,随后利用“希腊火”击退阿拉伯帝国进攻。
702-721年,特尔维尔时期,保加利亚王国多次进攻君士坦丁堡,割占色雷斯北部平原。
点评:
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扩张达到高潮,向东达到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向西达到摩洛哥、西班牙乃至进入欧洲腹地。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唐帝国的峰值,在世界古代史上仅次于蒙古帝国。
唐和吐蕃之间,呈现出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局面,唐朝公主两次嫁入吐蕃,以及吐蕃的留学生大批到长安深造,并没有改变两国从西川到西域整条边境线战争不断的局面。不过,8世纪上半期的唐帝国,在唐蕃战争中改变了前一阶段的被动挨打,逐渐取得了战争主动权,并持续到安史之乱。
74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唐帝国(6)(君主:唐玄宗) 超级大国
2.阿拉伯帝国(6)(君主:希沙姆) 超级大国
3.拜占庭帝国(18)(君主:利奥三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4.吐蕃国(6)(君主:尺带珠丹) 世界级二流强国
5.法兰克王国(7)(宫相:查理·马特) 世界级二流强国
6.伦巴德王国(6)(君主:利乌特普兰德) 区域级一流强国
7.遮娄其王国(5)(君主:超日王二世) 区域级一流强国
8.新罗王国(3)(君主:孝成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9.蒂卡尔国(2)(君主:雅克金王) 区域级二流强国
10.穆库拉王国(2)(君主:基里亚科斯) 区域级二流强国
74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后突厥汗国
人口总量: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遮娄其王国
军事实力: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吐蕃国
文化科技: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遮娄其王国
大事记:
722年,吐蕃入侵唐朝属国小勃律,被唐将张思礼挫败。
726年,拜占庭帝国利奥三世发动“破坏圣像运动”,没收教会土地,打击教会势力。
727年,伦巴德王国攻占意大利中部的波隆那和彭塔波利斯。
732年,法兰克王国宫相“铁锤”查理率军击败了企图侵入欧洲腹地的阿拉伯军队。
736年,吐蕃击破勃律,将其变为属国。
713-741年,唐帝国处于开元盛世,经济文化的繁荣达到顶峰。
733-746年,超日王二世期间,遮娄其王国抗击征服了西北印度的阿拉伯军队。
734-766年。雅克金王时期,蒂卡尔进入全盛阶段,成为玛雅城邦的霸主。
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疆域面积达到约1340万平方公里,统治的人口达到约3500万。
740年代,唐帝国疆域面积约为930万平方公里。8世纪中期人口估计达到约7000万。
点评:
唐帝国处于“开元盛世”,经济文化达到极盛。但领土和势力范围与唐高宗时代相比有所收缩,主要是东北、正北和西南都形成了独立政权(渤海国、后突厥和南诏国),而西域地区则由于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介入,处于拉锯状态。总体而言,势力范围的收缩并非因为唐帝国自身的衰落,而是由于周边发展加快,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国家富强和万邦来朝的盛况之外,文学上的群星璀璨也是“开元盛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代涌现了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一批中国诗歌史上的教科书式人物。正在发展中的科举制度,由于曾实行过“诗赋取士”,对诗歌盛世的到来有重要推动作用;随后而来的安史之乱,则丰富了盛唐诗人的眼界和创作素材,使这个文学繁荣期兼具“盛世型文学繁荣”和“乱世型文学繁荣”的特点。
吐蕃的势力进入中亚地区,成为唐和阿拉伯的强劲对手。这个扎根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国家,在7-9世纪处于世界强国的第一方阵之中。从人口来推测,当时青藏高原的人口很难超过100万,但却能够与数千万人口的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长期抗衡,使这个国家充满了传奇色彩。
利奥三世发动的“捣毁圣像运动”的社会政治学意义大于宗教方面的意义。如同16世纪在西欧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一样,君主以宗教改革为名,剥夺教会的特权和巨额财产,而将其转移到维护自己统治更有价值的集团手中,并在此过程中加强自己的个人权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