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0-3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综合国力排名
(2023-03-29 21:23:00)
标签: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商鞅变法秦孝公孔雀帝国 |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
这个时代无疑是属于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马其顿帝国的。马其顿的崛起始于腓力二世,他创立了马其顿方阵,使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之后,对已在相互斗争中耗尽了力量的希腊诸城邦采用既打又拉的手段,取得了几次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成为“希腊联盟”的领袖。亚历山大大帝继位之后,首先稳固了后方,然后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东方征服活动。亚历山大大帝首先率军进入小亚细亚,收降了这里的希腊城邦,接着进入叙利亚、腓尼基,压服了推罗城邦等地头蛇,再攻入埃及,接受了埃及法老的头衔,然后掉头向东,在高加米拉原野与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号称百万的军队正面相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亚历山大大帝长驱直入伊朗高原,彻底灭亡波斯帝国,后继续进军中亚,在阿富汗地区转战后又进入印度河流域,收降了这里的众多土邦。至此,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已涵盖了希腊、埃及、西亚、中亚和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大帝对被征服地区的招抚也很有成效,实行宽容政策,建立了许多希腊移民城市,这些城市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使中东地区在此后几百中进入了“希腊化时代”,彻底颠覆了古代世界文明分布的版图。
公元前34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波斯帝国(11)(君主:阿尔塔薛西斯三世) 超级大国
2.马其顿王国(1)(君主:腓力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摩揭陀国(13)(君主:大红莲难陀) 世界级一流强国
4.齐国(8)(君主:齐威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5.迦太基(13)(君主:大汉诺)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楚王国(19)(君主:楚威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7.秦国(3)(君主:秦孝公) 区域级一流强国
8.羯陵伽国(1)(君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9.罗马共和国(3)(执政官:托尔卡图斯,穆斯)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博斯普鲁斯王国(1)(君主:帕里萨德斯一世)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34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3.迦太基
人口总量: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3.楚王国
军事实力:1.波斯帝国,2.马其顿王国,3.摩揭陀国
文化科技:1.齐国,2.雅典,3.波斯帝国
大事记:
公元前359-336年,腓力二世在位时期,马其顿王国崛起为希腊北部的强国。
公元前353年,齐国在桂陵之战中击败田忌的魏国军队,初步奠定霸业。
公元前356-338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公元前343-341年,罗马与萨莫奈人的第一次萨莫奈战争。
公元前343年,波斯军队重新攻入埃及,灭亡古埃及第30王朝,恢复了对埃及的统治。
公元前341年,齐国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军队,结束了魏国的霸权,成为当时的主要强国。
点评:
马其顿王国站在希腊文明的肩膀之上,奇迹般地崛起。从时间上看,波斯帝国已经到了灭亡前夕,但其国力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过程,反而再次恢复对埃及的统治。
桂陵、马陵之战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为第一强国。但齐国已经不是独霸,因为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正在崛起,南边的楚国实力也有所回升,战国进入了多极化的格局。
公元前32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亚历山大帝国(2)(君主:亚历山大四世,腓力三世) 超级大国
2.孔雀帝国(1)(君主:旃陀罗笈多) 世界级一流强国
3.迦太基(14)(君主:哈米尔卡二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4.秦王国(4)(君主:秦惠文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5.齐王国(9)(君主:齐宣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楚王国(20)(君主:楚怀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7.埃托利亚同盟(1)(盟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8.羯陵伽国(2)(君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9.博斯普鲁斯王国(2)(君主:帕里萨德斯一世) 区域级二流强国
10.萨莫奈(1)(统帅:蓬提阿斯)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32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楚王国
人口总量: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楚王国
军事实力: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迦太基
文化科技:1.亚历山大帝国,2.齐王国,3.孔雀帝国
大事记:
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召开全希腊会议,自任“希腊联盟”的最高领袖。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会盟时互相承认对方为王,此后各诸侯国纷纷称王。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军队进入小亚细亚,收降了这里的希腊城邦,并首次重创了波斯军队。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军队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在高加米拉原野正面相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所灭。
公元前324年,旃陀罗崛多聚集了印度河流域反抗亚历山大帝国的力量,建立了孔雀帝国。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前,已征服了西亚、埃及、中亚和印度河流域,打造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面积达到约5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2050万。
点评:
亚历山大大帝即使不是英年早逝,其帝国也很难维持长久统一,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水平,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国家。重要的是亚历山大已将希腊文化的基因播散到被征服地区,使这些地区进入数百年的希腊化时代,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征服者。
孔雀帝国完成北印度第一次统一的进程顺着亚历山大大征服的脚步而行,这并非仅仅是巧合。亚历山大的入侵造成了印度的军事化,亚历山大的撤走则留下了政治权力的真空,这两大因素的结合,造就了印度统一的原动力。历史上外敌入侵往往能促使一个国家完成统一,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秦国的崛起是公元前4世纪后半段中国最重大的事件。秦国能够迅速强大,首先是因为秦献公和秦孝公时期的改革,特别是商鞅变法,把秦国打造为高度军事化的国家,成为类似于亚述、斯巴达的战争机器;其次,自秦献公之后连续7代君主(直至秦始皇)都是奋发有为之君,积极实施扩张政策,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当然,秦国独特的地缘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关中核心区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内部又有足够的农耕腹地,进取中原时处于居高临下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国本身的底子好,早在秦穆公时代就已经是四强之一,后来虽然长期对中原实行孤立主义,但也一直是东方诸国不敢轻视的一极,只是在秦献公之前的半个世纪中曾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