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6位---世界100位女帝王/女摄政者排行榜

(2020-08-12 23:44:12)
标签:

日本

天皇

推古

改新

律令制

分类: 100女帝王排名
      第6位 推古天皇(554-628年),日本女天皇(592-628年在位)

      个人统治对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10分
      国家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5分

      推古女天皇,实行了“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推广佛教等方面的改革,使日本在7世纪建立律令制国家的一系列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

      推古女天皇原名为额田部皇女,谥为丰御食炊屋姬。她是钦明天皇(第29代)之女,后来嫁给了敏达天皇(第30代),以皇后的身份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她是朝中实权人物苏我马子的外甥女,两人关系密切。587年,用明天皇(第31代)驾崩之后,朝中局势混乱,她与苏我马子积极配合,经过一场苦战将宿敌物部氏灭族,拥立了崇峻天皇(第32代)。后因崇峻天皇企图自立门户,苏我马子又将其暗杀。于是,她成为无可代替的人选,被苏我马子推上天皇宝座,成为日本第33代天皇。

      推古即位之时,国内局势混乱不堪,固有的部民制弊病丛生,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人口,以实力对抗中央,势族大姓争权夺利,其骄横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推古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用好了一个杰出的人才。她即位之后第二年,便册立侄子厩户为太子,是为圣德太子,并将朝政大权交给圣德太子处理。由此开始了日本史上第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将日本带入了汹涌澎湃的改革年代。

      圣德太子的改革,首先是603年的“冠位12阶”,天皇按照贵族的才德和功绩,将分12个等级的“冠位”颁赐给他们。冠位可以晋升,但不能世袭,以此遏制了贵族的特权。更能体现圣德太子思想的是604年的“宪法十七条”,这是给官僚贵族的政治规范,首先强调天皇的绝对权威,“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召民,以王为主”。其次是对官吏的要求,如忠君尽职、“以和为贵,以礼为本”、“明辨诉讼”、“见恶必匡”等。还有关于民生的内容,如“勿敛百姓”、“农桑之节,不可使民”等。影响更深远的是,停止了持续近百年的对是否崇佛的争论,将崇佛定为基本国策,圣德太子带头弘扬佛教,亲自注释佛经,广建佛寺。从此,佛教深深植根于日本的土壤,也有利于日本同亚洲大陆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推古朝另一个亮点,是先后四批的“遣隋使”。607年,以小野妹子为使节的访问被视为中日关系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揭开了近300年中日频繁交往时代的序幕。外国留学生成为后来“大化改新”及其它一系列改革的生力军。随着佛教的推广和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日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从推古朝到大化改新之间的时期,史称“飞鸟文化”时代。

      推古天皇是第一个正式采用“天皇”称号的日本君主(在她之前一般称为“大王”),也是日本天皇中走上神坛的第一人,日本天皇开始被神化,这与改革中强化皇权的因素密切相关。圣德太子在历史上更受敬仰,但正是依靠推古天皇协调了包括苏我氏在内的各派政治势力,才给了他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去改革。圣德太子死于推古天皇之前(622年),未能继位;推古天皇生育了三子五女,也均未能继位。她在628年驾崩之后,皇位由她的继孙(丈夫敏达天皇首任皇后的嫡孙)舒明天皇继承。

      七世纪是日本的大改革时代,包含了多次改革高潮,使日本完成了由落后的部民制国家向中世纪律令制国家的质变。而推古朝改革以教化、规范行为、移风易俗为主,起的主要是启蒙作用,不如稍后的“大化改新”有名,也没有触及部民制的经济基础,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古代日本对外的影响基本只局限在东亚,但毕竟也是人口长期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家(8世纪至20世纪中期一直排名世界前六)。对古代日本有着重要影响的推古天皇,也足以进入世界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帝王行列。当然,古代日本对世界影响力的相对不足,是她未能进入前五的主要原因。


第6位---世界100位女帝王/女摄政者排行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