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第14位---世界100位女帝王/女摄政者排行榜
(2020-05-17 00:00:53)
第14位 凯瑟琳-美第奇
Caterina de'
Medici(1519-1589年),法国波旁王朝摄政太后(1560-1563年摄政)
个人统治对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9分
国家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8分
凯瑟琳-美第奇,前后辅佐法国4位国王,在胡格诺战争时代影响政局40余年,维护了天主教的主流地位,同时也使法国避免了因宗教战争而走向分裂。
她出身于在佛罗伦萨长期执政的美第奇家族,出生后不久父母双亡,由一些亲戚抚养长大,曾被安置在修道院中,也曾在贵族争斗中被扣为人质。1533年,在美第奇家族族长、教皇克雷芒七世的主婚下,她被许配给了法国国王弗郎索瓦一世的次子亨利王子。婚后,由于凯瑟琳来自商业家族而受到法国王室轻视,而且也不受丈夫亨利喜爱,亨利一直公开宠爱几个情妇。直到婚后第11年,凯瑟琳才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连生下了9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后来先后成为法国国王。1547年弗郎索瓦一世驾崩,由于其长子已先于他去世,次子亨利继位成为亨利二世,凯瑟琳加冕为王后。
1559年,亨利二世在女儿与西班牙国王的婚礼上进行马上长矛比武助兴,结果意外被刺身亡。此后,凯瑟琳的长子弗朗索瓦二世(1559-1560年在位)、次子查理九世(1560-1574年在位)、第三子亨利三世(1574-1589年在位)先后登上王位。这段时期,凯瑟琳只有在1560-1563年得到正式的摄政地位,但她一直对朝政保持着重要影响,被认为是王权的代言人。
凯瑟琳的年代,法国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宗教改革和战争。1540年代开始,法国南部深受兴起于瑞士的新教加尔文宗的影响,大批民众乃至一些封建主成为新教徒,他们被称为“胡格诺”;而包括巴黎在内的中北部地区则仍然以天主教为主流。法国在信仰上被撕裂为两个阵营,天主教激进派以新崛起的军事贵族吉斯公爵家族为主心骨,得到西班牙等国支持;新教一方则包括了孔代、科利尼等将领及法国南部边境小邦纳瓦拉的王室,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的帮助。胡格诺战争(1562-1594年)以天主教激进派企图消灭新教势力、恢复信仰统一为开端,然后新教阵营也发动了数次反击,断断续续经历了8次战争,期间发生了几次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也有多位重要人物被刺杀。在这场战争中,以凯瑟琳为代表的法国王室,自始至终站在维护天主教的主流地位一边,但在战争前期,凯瑟琳属于温和派,反对吉斯公爵对新教徒斩尽杀绝,而主张在特定区域内允许新教徒一定程度上保持信仰。但在1567年王室遇袭事件之后,她的态度开始倾向于激进,并与当时的新教代表人物--纳瓦拉女王胡安娜的矛盾不断加深。即使如此,凯瑟琳还是从大局出发,将她的小女儿玛格丽特嫁给了胡安娜之子亨利·波旁(婚礼期间发生了圣巴托罗缪之夜屠杀,但凯瑟琳并非策划者)。这层姻亲关系帮助亨利·波旁在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继承了王位,成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以出身于新教家庭,与天主教家庭联姻并最终皈依天主教的身份,团结了两大阵营,结束了法国内战,建立波旁王朝,将法国历史带入了又一个强盛的阶段。
作为一位来自文艺复兴最活跃区域的女人,凯瑟琳·美第奇把一些意大利艺术和时尚引进到巴黎,后来她的堂侄女玛丽·美第奇(本榜第74位)也成为法国王后,延续了这个进程。
在法国近1400年的王朝史中,虽没有产生过女王,却有过众多才华与胆略过人的执政太后。凯瑟琳·美第奇因为在历史转折时代把控住了方向,在宗教、政治、文艺等方面都留下重要影响,成为法国执政太后群体中的排名最高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