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1400年世界十大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5-12-13 20:17:24)
标签:
历史排名评分强国综合国力 |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
1342-1382年,匈牙利国王洛约什一世在位时期,称雄东欧地区。
1351-1368年,元末农民起义,使元帝国在中国的统治崩溃。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帝国,后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1370年,帖木儿在河中地区自立为埃米尔,定都撒马尔罕,建立帖木儿帝国。
1350-1389年,哈奄·武禄在位时期,满者伯夷王国控制了印尼和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版图扩至最大。
1389年,科索沃会战,奥斯曼帝国穆拉德一世击败欧洲诸国联军。
1380-1393年,帖木儿帝国吞并伊朗和阿富汗地区。
1396年,尼科堡战役,奥斯曼帝国巴耶塞特一世击败欧洲诸国联军。
1398年,帖木儿帝国入侵德里苏丹国,攻占德里之后撤走。
1350-1400年世界十大强国评析
14世纪后期,蒙古人在亚欧各地的影响力逐渐消退,西亚的奥斯曼帝国,东亚的明帝国,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先后乘势而起,重建了亚洲各农耕文明区域的格局。三大帝国之中,风头最劲的是帖木儿的帝国,打败了中亚、西亚和南亚几乎所有强劲的对手,包括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而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正处于上升阶段之中,也显现出了蓬勃的生机。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统治者赶回草原,确立了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并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明帝国也成为这个时期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奥斯曼帝国立足小亚细亚之后,开始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多次在关键战役中击败欧洲基督教诸国联军。这个时期东南亚海岛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满者伯夷王国,在征服了今印尼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之后,满者伯夷成为前所未有的海上霸主。
1.帖木儿帝国
中亚历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帖木儿,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孕育帖木儿帝国的地区,称为河中地区,介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大致相当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在14世纪中期属于西察合台汗国的地盘。帖木儿原为渴石的地方统治者,后起兵陆续兼并了各部诸侯,夺取了整个河中地区,取代了西察哈台汗国。1370年帖木儿自立为埃米尔(伊斯兰教领主的称号),定都撒马尔罕,初步建立了国家。
2.明帝国
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分为多支,遍布全国各地。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获取了其中一支起义军的领导权,并以集庆(今南京)为根据地,逐步扩充势力。他先是消灭了南方其它起义军的力量,统一南方,于1368年建立明帝国。然后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于1368年攻克元朝首都大都,把蒙古统治者赶回草原,确立了明帝国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在此之后,朱元璋还先后八次派兵北伐,力图解除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到14世纪末,明帝国的疆域面积约为7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400万。
3.奥斯曼帝国
4.满者伯夷王国
到第四代王哈奄·武禄(1350-1389年在位)时期,满者伯夷已基本控制了今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岛屿,势力范围甚至达到马来亚和菲律宾群岛,控制的土地面积达到约162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630万。这也是印度尼西亚在古代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基本统一。满者伯夷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海军,维持着对诸岛的控制和对香料贸易的垄断。
5.德里苏丹国
菲鲁兹沙(1351-1388年在位)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继续保持强盛。他致力于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在恒河和朱木拿河流域开凿了四条运河。他还集中力量进行首都德里的城市建设。但他是个狂热的穆斯林,对印度教徒来说可以说是个暴君。图格鲁克王朝的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政府蓄养了大批奴隶进行工艺培训,以从事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工作。14世纪后期人口达到约5500万,仅次于明帝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6.匈牙利王国
14世纪,匈牙利王国在抵抗奥斯曼人的入侵中凝聚起了巨大的力量,安茹王朝的洛约什一世在位时期(1342-1382年),通过战争和联姻等手段,使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等巴尔干国家承认匈牙利的宗主国地位,并于1370年起兼任波兰国王,称雄东欧地区。他通过与威尼斯的战争夺得亚得里亚海东岸的统治权,还于1366年击退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入侵,使匈牙利成为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但在1396年尼科堡战役中,以匈牙利人为首的基督教诸国联军完败于奥斯曼大军,匈牙利军队的精华几乎损失殆尽。
7.北元帝国
1368年明帝国北伐军攻陷大都之后,元帝国统治者退居塞北,继续以“大元”为国号,史称“北元”。此后,在明帝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北元不断丧失属地,1369年失去了上都,1372年失去了甘肃行省,1381年失去了云南行省,1387年失去了整个辽东。1388年,明帝国蓝玉率领的大军在捕鱼儿海附近突袭北元脱古思帖木儿的汗庭,使北元政权遭到毁灭性打击。此后,蒙古各部纷纷脱离北元政权的控制。1402年之后不再使用“大元”的国号。
8.英格兰王国
英法百年战争因黑死病肆虐而暂停之后,1356年,英格兰军队在黑太子爱德华率领下再度发起进攻,在普瓦提埃之战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王约翰二世,借此向法国索取了巨额赎金,并迫使法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割占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法王查理五世于1364年继位之后,卧薪尝胆,整军备战,战势发生转折。1369年起法军大将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不断发动进攻,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取得了蒙铁尔战役等多次大捷,迫使英军退守沿海区域。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英格兰在大陆上仅保留了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及其它一小部分地区。
9.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1382年,马穆鲁克王朝河洲系的统治在内乱中结束,进入碉楼系的统治时期(1382-1517),因为这个时期的苏丹都出身于驻守开罗城堡的禁卫军官,故名。这个时期苏丹的父子继承制度被废除,由于缺乏明确的继承制度,形成谁的势力更大谁上台的格局,导致禁卫军将领相互倾轧,轮流操纵政局,平均每任苏丹在位时间不足6年,政局混乱。不过马穆鲁克王朝仍然能保持对埃及、内志和地中海东岸的统治,仍然是当时的地区大国。
10.神圣罗马帝国
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担任德意志国王(1346-1378年)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5-1378年)期间,理顺了皇帝、教皇和选侯之间的关系,结束了纷争不息的局面,威望达到高峰,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在1356年颁布的《黄金诏书》规定了七大选侯选举皇帝的权力,以及在各自邦内拥有行政、司法、关税、铸币权,实际上在法律上承认了各邦国的独立自主权,从长期影响来看,德意志分裂的倾向进一步加大了。他在位时期还规范了帝国议会的运作。他执政的另一个重心是提升家族领地波希米亚的地位,积极营建布拉格,使波希米亚成为帝国名副其实的核心区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