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元前650-600年世界十大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5-06-26 13:11:08)
标签:

帝国

历史

排行榜

强国

世纪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650-600年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分
       1.米底王国 22分
       2.新巴比伦王国 20分
       3.亚述帝国 18分
       4.古埃及第26王朝 17分
       5.晋国 13分
       6.吕底亚 12分
       7.楚王国 11分
       8.科林斯 10分
       9.库施王国 6分
       10.迦尸国 5分

  公元前650-600年世界十大强国评析

  亚述人的野蛮掠夺和镇压终于激起了公愤,西亚众多国家和民族联合起来反抗亚述统治,最终推倒了亚述军事帝国。一系列新兴国家成为新的主导者,包括新巴比伦王国、米底王国、吕底亚王国等。崛起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分得了亚述的东部领土,并曾一度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人口大国。新巴比伦王国则得到亚述的西半部分,使古老的巴比伦大地再次成为历史舞台的中心。同样古老的埃及在第26王朝的统治下也出现了短暂的复兴气象,曾组织过环绕非洲的航海活动。

  1.米底王国 22分
  米底人在掀翻亚述帝国大厦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米底王国早期挑战亚述遭到失败,在库阿克撒列斯(公元前625-585年在位)继位之后,进行了军事改革,实力迅速增长,然后联合新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612年攻破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灭掉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米底王国分得了亚述的东部领土。公元前600年前后,米底王国的疆域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10万。

  2.新巴比伦王国 20分
  在亚述帝国的背部插上最致命一刀的则是巴比伦人。当时居住在巴比伦的主要是迦勒底人,公元前729年被亚述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征服。此后巴比伦人联合伊朗西南部的埃兰人不断反抗亚述的统治,但屡遭失败,巴比伦城也因此被亚述王辛那赫里布毁灭掉。公元前626年,亚述派驻巴比伦的大将那波帕拉沙尔率军反叛,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并反戈一击,联合米底王国攻灭了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跟米底王国瓜分了亚述帝国的遗产,新巴比伦得到西半部分,包括伊拉克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继位,新巴比伦王国进入全盛时期。古老的巴比伦大地,终于又一次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公元前600年前后,新巴比伦王国的疆域面积约为6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50万。

  3.亚述帝国 18分
  亚述巴尼拔继征服埃及之后,又于公元前639年攻灭了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埃兰王国,使亚述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值。但是,与前两个世纪的开拓进取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亚述,被迫将主要精力放在镇压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上面。当反抗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团结一致的时候,亚述帝国的大厦终于被掀倒了。公元前612年,米底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并力攻破尼尼微,亚述帝国遭到覆灭。

  4.古埃及第26王朝 17分
  在第26王朝统治下,埃及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商业经济也较为繁荣,成为古埃及的一个复兴的时代,当然,这对历经了2000多年繁荣的古埃及来说也仅仅是回光返照了。公元前600年前后,古埃及第26王朝的领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第26王朝最有名的法老是尼科二世(公元前600-593年在位),他做了两件在当时令人震惊的事,一是开凿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一是派遣腓尼基水手进行了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

  5.晋国 13分
  在公元前7世纪后期扮演中原霸主角色的是晋国,由晋文公(公元前636-628年在位)这个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杰出君主确立了霸主地位。齐、晋两国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在这个基地中清除了异己,使之基本成为自己的禁脔,从而也成为称霸天下的根据地;其次,两国位置极佳,都处于华夏文明核心区域的边缘地带,既能充分吸收华夏文明的先进成果,又有足够的延伸自己文明成果的空间;这两方面的优势,外加一个奋发有为,深孚众望的君主,便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霸业。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最大争霸对手楚国的主力军队在城濮交战,晋国获得大胜,以此奠定了在中原的霸业。

  6.吕底亚 12分
  位于今土耳其西北部的吕底亚国,以精于商业与贸易著称。该国在大约公元前 660年开始使用铸币,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货币的发明,使该国经济更加繁荣,可谓富甲一时。公元前626年吕底亚联合亚述人攻灭了辛梅里安王国,定都萨第斯,此后进入了全盛时期。

  7.楚王国 11分
  楚成王时期(公元前672-626年在位)凭借楚武王和楚文王两代人积累的雄厚国力,开始北上中原争霸。楚国的崛起,也是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的标志,而楚国的优势,除了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之外,还在于不受中原礼节的束缚,能够最大程度地以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楚成王羞辱了企图成为中原盟主的宋襄公,但他遇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面对老谋深算的晋文公,楚国在城濮之战中遭遇惨败,暂时收回了逐鹿中原的野心。本世纪末期楚庄王继位之后,楚国势力再度回到中原。

       8.科林斯 10分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的科林斯,也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城邦之一,并利用其位于科林斯地峡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长期保持在希腊世界的大国地位。继阿哥斯之后,科林斯也建立了僭主政治,在库普塞罗(公元前657-627年)和皮里安德统治时期(公元前625-585年),科林斯城邦达到全盛,建立了许多海外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大放光彩的叙拉古。

  9.库施王国 6分
  库施人建立的埃及第25王朝被亚述所灭之后,埃及本土统治者建立的第26王朝取代了亚述人,库施人则退出埃及,重回今苏丹北部以纳帕塔为中心的地区,延续了库施王国。库施王国仍然是当时非洲主要强国之一,扮演了埃及文明向非洲腹地辐射的媒介角色。

  10.迦尸国 5分
  北印度地区在经过长期的交流和兼并之后,到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16个主要强国(以王国为主,也有少数是共和国),称为“十六雄国时代”。在这一时期,佛教和耆那教先后产生并广泛传播。公元前6世纪各城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进入了争霸时代。迦尸国借助其处于列国之间交通中心的优势,成为印度列国时代首先兴盛起来的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