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银行忽悠买了保险产品?先别急着退保,有些产品还真不错!

标签:
增额终身寿险银行保险养老保险 |
分类: 养老保险 |

自从银行也开始卖保险了,存款变保险的报道就屡见不鲜。
本以为买的是银行理财,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买的是保险产品。
满期领取时竟然发现没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
急用钱了,本以为会像银行存款一样能取出来,谁知本金拿不回来还损失不少。
所以就出现了像上边这位朋友的排斥,自己没弄明白买的是什么产品,就极力的要求退保。
经过确认,她妈妈买的是某公司的一款增额终身寿险,在我看来其实是一款挺不错的产品,老人买点儿挺好的。
Q:什么是增额终身寿险?A:终身寿险是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即当被保险人身故时能赔付。终身寿险分为杠杆型终身寿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杠杆型终身寿险缴费低身故保额高,可以用很少的钱撬起很高的身故保障。增额终身寿可以撬起的保额比较低,但现金价值增速比较快,可以通过变现现金价值来实现理财功能。
Q:增额终身寿险有什么特点?A:增额终身寿险的特点:
Q:为什么增额终身寿险适合爸妈购买?A:不要着急,待我慢慢道来。
老年人也有理财需求
可能你给父母讲过多少遍了,存那些钱干嘛?该花花不够了我给你。
可他们依然在存钱,他们也知道你很孝顺,但还是缺乏安全感,总觉得手头有钱才踏实。
我母亲在乡下的住房名义上是我的,当初哥几个分家时分给我了。
有一天母亲竟然和我唠叨,这是我养老的房子,不应该提前给你,以后不让我住了怎么办?
听这话我很震惊!
知子莫若母,儿子的人品竟然抵不过她所需的安全感。
何况我还不止一次的和她说过,即便将来退休也不打算回去定居了。
所以,父母存钱就存吧,账户的余额有子女给不了的安全感。
有没有更好的存钱的地方?
父母存钱除了银行存款和国债,有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我们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他们会排队去抢购在我们看来收益并不是太高的国债。
在降息的趋势下,银行的利率越来越低,国债的收益也随之下降。
五年期存款利率
最新发行国债的利率
而且未来利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而增额终身寿险终身锁定3.5%的复利收益,一劳永逸,不用再去银行折腾。
更重要的是产品变现非常的灵活,上了年纪没准什么时候会用钱,急用钱可以部分或全部变现,如果部分变现剩余部分收益不受影响。
骗子比子女更贴心
当骗子比子女更贴心时,父母的账户就危险了。
有时候你理解不了,为什么父母宁可相信骗子,也不会相信你的劝说,他们买了一堆的保健品,买了血本无归的理财产品。
因为骗子比你更贴心。
把钱放在保险里,要比放银行更安全一些。
花不完的钱不一定是独生子女的
说完了这些,我感觉还是没有打消朋友要退保的想法,于是接着说,如果这笔钱妈妈没有用完,身故受益人写的是你,可以确定的方便的留给你。
我是我妈妈唯一的孩子,这钱不放保险里放银行里还不属于我了?
是的,你不一定能顺利的拿到。
你知道妈妈的账户密码吗?
不知道。
你会去问她密码吗?
不太好张口。
如果真的突然离世了,这钱想过怎么取出来吗?
......
你妈妈有兄弟姐妹吗?妈妈的父母是否健在?
有两个姨,姥姥今年80多了还挺硬朗。
虽然你是独生子女,但姥姥和你同样都是妈妈的法定继承人。
也就是一半的资产将会被姥姥继承(爸爸已经离世)。
老人一个想不开,或者没来得急分割,那可能会再发生一次继承,资产就会流向两个姨。
即便姥姥没机会继承,走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法定继承,那也会折腾的够呛!
锁定养老社区
有些产品还可以锁定养老社区入住资格,有这样一个资格,到未来需要入住养老院时就会比别人多一种特权。
老两口大概率是要一个人先走的,先走的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后走的会孤单的过一段时间。
养老社区是老年大学,年轻时没时间做的爱好,可以在那里实现,多一些老伙伴,过快乐的生活。
如果需要护理,养老社区一定是最好的归宿。
收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送一个权利,可以作为选择产品的一个参考。
产品举例
说了这么多,肯定对产品还是云里雾里的,那我们以某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险来举例,说说这是一款什么产品。
60岁女士选择每年交10万连续交三年,总共储蓄30万元,交满后第4年底现金价值为309713元,已经超过所交保费,以后现金价值稳定增值,可随时变现。
打个比方(注意是比方):这就如同一个零存整取,或者是零存零取的理财。
比如70岁时突然需要急用钱,这时现金价值为39万多,如我部分变现30万,那么剩余9万多以后的收益不受影响。
别以年富力强的心态来衡量老年人的举动,当自己老了,比他们也强不了多少。以老年人的心态来考虑养老问题,会靠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