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评课稿
(2015-11-04 12:26:16)
标签:
教育 |
周二下午,沈青青老师上了《九色鹿》这篇课文。沈老师准确把握了本篇课文的特点,课堂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状态良好,自主学习意识强,目标达成比较理想。
首先,沈老师能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遵从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故事梗概,再细细品读,领悟语言文字的妙处。这样便巧妙地达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其次,沈老师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以读促讲,以读促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而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沈老师或情境创设指导朗读;或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得入情入境,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再者,沈老师能够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九色鹿的形象以及调达的形象分析是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说话训练,如在教学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时,采用想象说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品读人物想象。
我也有几个小小的建议: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流畅饱满,内容太丰富,是否可以将一部分内容进行取舍调节。2.过渡语还可以再自然精练一些。3.板书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要一次写好几条。如果忘记的时候也可以在总结时板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