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湖传说

(2018-03-26 22:03:24)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2eYpivzy7jcT1bmNCb4

凤湖,这个镶嵌在神州大地上的神秘湖泊,形成于5000年前的上古时代,由大河与济水在黄河中下游的扈地交汇冲撞而成。人们今天看到的凤湖,是2010年在原有湖泊遗址上重新开挖而成。

据传,当时的湖泊北半部为济水,呈碧绿色,湖的南半部为大河水,呈土黄色,两种湖水颜色分明,被称为阴阳湖。后来,由于共工大战颛顼而败,怒撞了位于大河上游的不周山,天穹被山体乱石捅破,女娲在用五彩石补天洞时,不慎将一块五彩石掉落在了阴阳湖,阴阳湖瞬间色彩斑斓,由此得名五彩湖。

在五彩湖西北3公里处的大河之湾,有一道砂石岭,被人们称作西山;湖东北10公里处的金堤之上,有一土台,被人们称作黑羊山;湖东南2公里处的原野之上,有一金色沙丘,被人们称作狗脊山。
   这里,曾发生过一段凄美的爱情神话故事。

凤 湖 传 说
刘永胜

4700年前,炎帝带领族人从陕西渭水沿河东下,来到黄河中下游的扈地而居。
   
在炎帝时代,不但并存着黄帝,还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帝夋部落。帝夋部落原在北方,由于气温降低,该部落南迁进入中原,与炎帝并居于黄河中下游流域。

帝夋共有8个儿子和众多子孙,分别化作吉光、琴瑟、歌舞、百巧、木车、牛耕、百谷、种植、弓矢等人类生活物象。帝夋的四世玄孙番禺小王子,化身舟木,是洪荒岁月中的主要交通工具。
   
由于炎帝、帝夋部落的迁徙并居,在扈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平原示范区地域,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和番禺小王子,在此相遇相爱。

(一)

五彩湖,自济水、大河交汇冲撞而成后,又生成一条新的河流,叫做浪荡渠。三条河流由此东行,滋养着古老的华夏文明,黄帝、炎帝和帝夋部落沿河繁衍生息。

每天,当太阳升起时,五彩祥云在五彩湖上空不停的流动,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云图,非常好看。

炎帝作为上古之神,被后人奉为神农氏,不但管着五谷和药材,每天还要一大早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
   
炎帝共有四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叫女娃,也是炎帝最喜欢的一个小女儿。女娃很喜欢太阳,尤其从五彩湖中看到太阳升起的景象时,更是欢喜,也很想到东海看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可炎帝总是担心女娃年纪小,怕她在海边不安全,从没有答应过女娃的要求。

炎帝为了让女娃高兴,就为女娃制作了一件乐器。这种乐器以梧桐为琴,结蚕丝为弦,长三尺六寸六分。琴上有曰、宫、商、角、徵、羽五弦,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后来,这种五弦琴被人们称作神农琴。

女娃是个听话的孩子,再说有五弦琴作陪,也就不再缠着炎帝带她去海边看太阳了。闲来无事,她常穿着漂亮的五彩羽衣和一双小红鞋,将湖边的五色草插在头上,要么仰望着天空弹琴,要么在五彩湖边跑来跑去。

每当她弹琴时,百鸟就在上空盘旋和鸣;每当她张开双臂围着湖畔奔跑时,百鸟就展翅相随。当时情景,如《诗经・卷阿》所描述的“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一样,人们见了连连称奇,便称呼她为小凤仙。

(二)

话说番禺王子,承担着舟木之责,自然喜好有水的地方。因番禺王子年龄尚小,对大海中的巨浪甚是害怕,只能在陆地水域试试身手。于是,扈地的河流就成了小王子的泛舟王国。
   
每天,小凤仙在湖边玩耍,小王子在济水、大河或浪荡渠里划舟。终于有一天,因炎帝的一次错误行为,两人有缘相遇,最终相爱。

一天中午,炎帝突发奇想,为了弥补不带小女儿到海边看太阳的遗憾,他将太阳向东移了八百里,想让小女儿近点距离看看太阳。谁知,扈地方圆百里温度急剧升高,人们酷热难耐。正在五彩湖畔抚琴的小凤仙一阵眩晕,倒在了湖边。过了一会儿,在百鸟的鸣叫声中缓缓醒来,见四周无人,把漂亮的五彩羽衣脱下挂在树上,跳进湖中图个凉快。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五彩羽衣更加璀璨,霞光铺满湖面。

浪荡渠里,正在划舟的小王子被突如其来的热浪熏得晕头转向,慌忙划着小舟逆流而上,想躲太阳远点。他拼命地划呀划呀,不知不觉中划到了浪荡渠的发源点---五彩湖。
“哇---!”小王子被眼前霞光惊得叫了一声。
“谁?”小凤仙正泡在湖水里仰望空中五彩祥云,被这“哇”的一声吓了一跳。
小王子顺着喝问声望去,在百米处,看见湖中有一少女。小王子揉了揉眼,再仔细一看,少女美若天仙。心想:“哎呀,这是仙女吗?”
小王子站在小木舟上像傻了一样,呆呆地望着小凤仙。
“你是谁?还不快走!”小凤仙有点羞恼,大声呵斥。
“仙女姐姐,我是帝夋部落小王子,我不是故意来看您的,请您不要怪罪我”。
小凤仙在四个姐妹中排行最小,还从没有人喊过她姐姐呢,现在听到有人不但喊她姐姐,还喊她是仙女姐姐,气消了许多,就仔细打量了一眼小王子。只见小王子身材健硕,眉目清秀,一表人才。小凤仙便有几分喜欢,就朝小王子喊道:“你赶紧走吧,我不怪你”。
小王子早已被美丽的小凤仙乱了心神,小凤仙的喊话一点也没听进去,仍在小舟上傻站着。

再说炎帝发现人们被太阳烤的难受,就赶紧指挥太阳向东退去。由于太阳退的太快太远,天一下子黑了,并带起一阵疾风。瞬间,整个五彩湖被激起阵阵波浪。
“啊!”小王子猝不及防,随着被波浪掀翻的小木舟掉进了湖水里。

小凤仙趁着天黑,赶紧跑到岸上,慌忙穿好了衣服。

小王子落水后,四周一片漆黑,加之他不熟悉环境,一时上不了岸,就大喊:“仙女姐姐,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
“朝我这边游,朝我这边游┈。”小凤仙在岸上大声的引导。

终于,小王子顺着小凤仙的喊声爬上了岸。此时,太阳也慢慢向西回到了往常位置,天空又亮了起来,阳光温和地洒满五彩湖面。

小凤仙看着浑身湿透的小王子,心里有点好笑,不由得用羽袖掩面笑出了声。
“仙女┈姐姐,莫笑┈莫笑我。”小王子见小凤仙偷笑自己,愈发不好意思,说话都有点结巴了。
“你莫叫我仙女姐姐,我名字叫女娃,人们都喊我小凤仙,你也喊我小凤仙好了” 。
“哦哦,小凤仙,谢谢你帮我上了岸”。
“莫谢。”小凤仙说,要不你带我划小木舟吧。
“好好!”小王子欢喜地连声应到。

此后,小王子划着小木舟,小凤仙弹着五弦琴,百鸟随鸣,经常在五彩湖、大河、济水等河流湖泊里欢快畅游。

由于小王子负责着天下人的舟船出行,还要忙着为人们造舟行船。所以,不能天天陪小凤仙玩耍。

小凤仙很喜欢水上泛舟的乐趣,时间长了也学会了划舟。于是,每当小王子不能带她划舟时,自己就在五彩湖里泛舟歌唱,或坐在小木舟上任舟漂流,弹弹五弦琴。

(三)

后来,因炎帝、帝俊两个部族因争夺地盘发生冲突,两个部落坚决反对小凤仙和小王子交往,并将小凤仙禁锢在大河北岸的黑羊山上,将小王子禁锢在大河南岸的狗脊山上,永远不许两人相见。

小凤仙被禁锢在黑羊山上后,很想念小王子,但无法相见,心情十分苦闷,整天抚琴流泪。过了一段时日,看守她的老山神黑羊被其真情感动。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老黑羊打开山门,小凤仙驾着小木舟向对岸的狗脊山划去。

子夜时分,小凤仙将小木舟划到了狗脊山下,对看守小王子的神犬黄耳百般求告,但黄耳忠守职责,就是不准小凤仙踏进山门半步。无奈,小凤仙就坐在山门前弹了一首忧伤的五弦琴曲。小王子听到琴声,又不能见到心上人,泪流满面,顿觉五脏俱焚,天旋地转。

小凤仙弹完一曲,将心爱的五弦琴交给黄耳,恳求黄耳将琴转交给小王子,便黯然离去。

小凤仙划着小木舟在大河里茫无目的的转悠了一会儿,怎么也不想再回到黑羊山上,但又无处可归。她缓了缓神,心想,父亲每天都要到东海边指挥太阳升起,不如到东海边与父亲相见,求父亲不要再将自己禁锢在黑羊山上了。再者,也能了却一直想看看太阳的心愿。想到此,小凤仙驾着小木舟,顺着大河独自向东海划去。
小凤仙划呀划呀,经过三天三夜的不停划行,终于在黎明前划到了东海。当时,离太阳升起还有一个时辰,炎帝还没到达东海。小凤仙见不到父亲,索性向大海划去,想看看太阳藏在哪里?

突然,海上狂风巨作,恶浪翻滚,小木舟被掀翻,小凤仙沉入了大海,再也没露出水面。

炎帝在天空微明时到了海边,小海鸥将噩耗告诉了炎帝。炎帝大怒,用双掌推向大海,海水向东滚去,也不见小凤仙的身影。就这样,炎帝不停地发怒,海水回潮后又被炎帝双掌向东推去,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潮涨潮落现象。

后来,女娃为了不让大海再祸害人们,就化作精卫鸟到西山衔石块、树枝填海。小王子知道后,化作灵鹊和精卫鸟一同填海。再后来,精卫鸟和灵鹊有了许多孩子,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均加入了填海队伍。精卫鸟和灵鹊每次同子孙们从东海回来,都要到五彩湖里清洗羽毛,在五色草丛中歇息。时至今日,凤湖上空仍鸟鸣不断,类似海燕的白色小鸟依然在湖面盘旋,好像在诉说着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黄帝的夫人嫘祖娘娘知道小凤仙的事情后,很受感动,并受到黄帝将神兽点化成龙的启发,将小凤仙的化身精卫鸟点化成了凤凰,统领百鸟。小王子番禺情思难断,化作梧桐树与凤凰永远相伴。
后人为了纪念女娃和小王子番禺,就把女娃与小王子番禺相遇的五彩湖改称凤仙湖,位置在今天的凤湖一带;把禁锢女娃的黑羊山改称凤凰台,位置在今天的师寨镇东北5公里处;把禁锢小王子番禺的狗脊山改称灵鹊山,位置紧邻今天的原武玲珑塔北部;把精卫衔石的西山改称老凤岭,位置在今天的祝楼乡东圈村。

故事背景材料说明:
1、济水、大河、浪荡渠、黑羊山、狗脊山、灵鹊山等古代山河名称,以及扈、金堤、凤凰台等古地名和五色草,均取材于《水经注》《竹书记年》《原武县志》等历史典籍,并均在今天的平原示范区范围之内,且方位与今基本相同。
2、炎帝、女娃、帝俊、番禺、嫘祖、共工、颛顼、精卫等上古神话人物,以及部族迁徙、他们相互关系和各自特征,均取材于《山海经》;“黄耳”出自晋代《古今注·鸟兽》:“狗一名黄耳。”
3、本文将相关原始材料及民间传说,经过加工整理和贯穿运用,演绎为《凤湖传说》。

http://s1/large/002eYpivzy7jcQKhqIE90

http://s1/large/002eYpivzy7jcQKoAW4c0

http://s1/large/002eYpivzy7jcLkZNLX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