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低年级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04-02 11:41: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论坛

如何在低年级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感悟来谈谈如何在低年级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如,今天的第一课时,吕老师在课的开始,由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们相当熟悉的儿歌《种太阳》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那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欲望。这些疑问好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初读课文,学习感知课文。

二、游戏求乐,激发学习兴趣

虽然这像是老生常谈,但实际的作用与效果却是我们无法抹杀的。根据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把游戏放在学习新知的环节,或用游戏来巩固学生的求知欲望等等。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节课往往要学习十几个生字,这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天的教学中,吕老师就在生字的教学中融入游戏,比如用挂苹果的游戏来巩固生字;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学习新词;在游戏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的气氛中,教学重点、难点不知不觉被突破,既巩固了旧知,掌握了新知。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我在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我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刘老师在讲授第二课时利用不同颜色四个太阳引入课文。这个环节,贴太阳,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从学情上看,学生对不同颜色的太阳,他们的兴趣各不相同,那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顺学情而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太阳(描写的段落)来学习。在这里,运用的是“自主择读”的策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要根据课文结构的特点而定。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四个季节的太阳,从结构看,各部分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所以,“自主择读”是可以选择的教学策略,这样也优化了阅读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在学习第一段,体验小路的美丽之后,我引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美丽的小路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瞧,现在的小路变成了──(多媒体出示“苍蝇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学生的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如果你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在这情感基础上,让学生读读课文,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的“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等3句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学生又怎会不乐学呢?

    四、依托各类朗读指导,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们领略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刘老师的语言富有儿童化,教态亲切,教学方法上民主化,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大大吸引了孩子们,学生回答响亮,思维活跃,有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充满着浓浓的民主和谐的气息。体现了新课程对每一位老师的新要求:在课堂中需要营造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凸现自己的主体性。
   
训练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实与活是最基本的教学经验。实就是扎实,紧扣阶段目标;活就是采用灵活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崔峦语)。今天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描写的四个栩栩如生的太阳形象。刘老师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太阳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图画、表演等多种形式,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像、品味,让课堂弥漫浓浓的快乐氛围。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结合多媒体画面理解“清凉”一词,感受到“绿绿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阴凉;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金黄的太阳,是秋天果实丰收的季节,学生自然的想到香甜的水果。教师利用课件渲染秋天的景色。刘老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人文的拓展上,而是顺情而引,让学生读进文本,读出心中的快乐。读的方式也多样化如: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的范读、模仿读、学读。从而达到了朗读训练的目的。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理解“冻僵”一词,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领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在学生学习中,指导学生将观察画面与朗读、想像与朗读、表演与朗读结合起来,有效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春天的课件,联系新旧知识,巩固了描写春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词语。彩色的太阳是春天的象征。教师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万紫千红的季节。这个环节精妙之处在于,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对春天欣赏的感性层次上,而是结合优美的旋律和画面,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赞美春天,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密切的结合起来。

在这堂课中,刘老师轻轻地如涓涓流水的亲切话语,循循善诱的目光,笑容可掬的面容,都是最美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当你拿着课本走进教室上课时,在教室门口听到学生说:“太好了,这节是语文课!”你的心情一定会无比快乐,一定会觉得当一名语文老师真的很自豪。是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不懈的追求。教师满腔热忱地投入,受益的不仅仅的学生,更是自己。

 

 

 

                       北马路小学

                             吴 玉 英

                             201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山奇石教案
后一篇:人生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