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的第一章,我觉得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很有必要。将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这样,幼儿既能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快的生活、学习,又能让老师轻松、有序的组织活动。所以,我们可以一日活动音乐化。
1.入园。入园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时间。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紧张感和暂时离开家长的焦虑感,对即将开始的一日生活充满期待。
2.区域活动。音乐教育可以有机渗透在幼儿园形式多样的活动区中。例如,角色游戏区“我的舞台中”中,幼儿可以复习音乐集体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即兴的音乐创造表演;“音乐角”、“表演区”中,幼儿可以利用乐器及道具进行自发的音乐探索活动。在整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安静的音乐,使幼儿保持轻松的心情,放松的进行区域活动。活动结束的时候可以选择节奏明朗的幼儿喜欢的歌曲如《加油!宝贝》等让幼儿收拾各种桌面游戏用品。
3.用餐。每次就餐的时候我们都会放上一段经典的轻音乐,既是艺术享受,又能帮助幼儿遵守常规,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一举多得。
4.午睡的管理。每次到了午睡时间,孩子们进入寝室以后都在做着不一样的事情。可有的孩子在进入教室之后就忙着里外管理秩序;有的则忙着去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有的则开始在寝室四处转悠,不想立刻上床睡觉等等。而这时老师则忙着维持秩序,一团糟……
我尝试播放一些特定的歌曲,并告诉孩子们:音乐停止,你们应该做完一些事,在床上睡觉。不一会儿,音乐停了,午睡室一片安静!
幼儿起床后,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使幼儿自主起床,这时应该播放欢快、节奏感强烈的歌曲,为幼儿带来活力,开始下午的生活学习活动。
5.入厕。卫生间的空间有限,班上的孩子有时会喜欢挤在一起和小朋友在卫生间游戏,没有良好的秩序。在运用了音乐培养方法之后,我们利用《火车开来了》的音乐,一排接着一排,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行驶。小朋友非常喜欢,兴趣很高,渐渐养成了听音乐自觉排队上厕所的习惯,拥挤、落队的现象也渐渐的淡化了许多。
6.饭后散步。组织幼儿饭后散步时,幼儿的注意力时常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有时会不由自主的脱离教师的视线。此时,教师组织幼儿选择一些适合歌表演的歌曲,进行边散步边表演,幼儿会被教师组织的内容吸引,教师若创设一些情境,幼儿表现的更是乐在其中。如《郊游》,是一首适合教师带领幼儿在开阔地方进行表演的歌曲,幼儿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心情会特别愉悦。
7.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利用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有助于不同环节的顺利过渡。在过渡环节进行音乐渗透教育:在排队时音乐幼儿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幼儿一切行动听指挥,《玩具进行曲》就是很好的排队音乐,幼儿模仿吹喇叭,边吹喇叭边排队。
总之,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的各方面技能得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