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下)(10月份)读后感
(2016-10-28 14:21:54)
标签:
教育笔记 |
七都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记录表
书名(篇目) |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下) |
作者 |
劳拉·柯克等三 人 |
出处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日期 |
2016.10.27 |
读了《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第九、十、十一章,让我对美劳区的环境设置有了重新的认识,因此我把我们班级的美劳区的环境也重新改造了一下。 美劳区规划的好与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激发幼儿创意和自我表现能力的效果。如果幼儿在一个有吸引力的,规划良好的美劳区里,幼儿的创意会源源不绝。因此,我把我们班级中的美劳区重新扩大,把以前的两个区的空间合并成一个美劳区,能放更多的材料和作品。具体改变如下: 1.在空间位置的设计上我考虑到了小组间同伴合作与幼儿个体活动相结合,既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又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区内我设有固定的可供幼儿进行活动的操作台及排放操作材料的柜子,柜子的设计也符合幼儿的身高,便于幼儿取放。 2.扩大了幼儿的展览区。我从艺术的角度有层次、有序地向他们展示各种各样的形态、色彩之美,并有针对性地让幼儿对每一时期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调动了其创作美的积极性。 为了激发幼儿再创造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活动,他们每一次的创作,我都及时地展示在展览台上或展览墙上,供幼儿讨论和欣赏。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既开拓了幼儿的思维,又让幼儿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美工区的设置除了空间位置,材料,艺术氛围的创设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使他们能在相对自由的活动中学习和创作,从而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发展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