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黎明》: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侯建魁)

2025-02-20 08:32:26
标签: 巴陇锋 长篇小说 五月黎明 评论 感人

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

《苏州日报》2025年01月11日 A08版

  侯建魁


  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小说《五月黎明》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故事。小说特点之一便是人物众多且各具特色,其中女主角、反派黄紫红的形象尤具代表性,我们便以黄紫红为核心角色来谈谈小说中的三组主要矛盾。

  首先,黄紫红与齐天翼。二人本是已经拜堂成亲的夫妻,不料却在突如其来的战火中失散,待再见面时,二人已然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黄紫红是国民党精心培养的特务骨干,齐天翼则是共产党安插在中统内部的特工。欣喜的旧梦重温和短暂的亲密接触之后,齐天翼内心五味杂陈。这对夫妻从最初试图破镜重圆到相处过程中争吵与暗斗,再到最后拔枪相向以命相搏。值得注意的是,女山大王蓝枝儿的出现表现出作家对齐天翼的厚爱与赞赏。蓝枝儿秀美、清纯、正义、坚定,二人终成眷属,也体现了作家大团圆的传统思想和人间向好的真诚祈愿。

  其次,黄紫红与倪柏仁。倪柏仁作为著名文人、民盟领袖、社会活动家,在民间与政界都有着重大影响力,百姓称他为“百姓之王”“关中正大先生”,他为人孤傲、秉性正直,不与当局合作,因此被列入黑名单,后遭国民党特务逮捕枪杀,但子弹未命中要害,捡回一条命。国民党高层严令务必将其杀害。这个任务竟落在了黄紫红头上。须知,倪柏仁是黄紫红的干爹、师傅、媒人和证婚人。所有人最初都认为黄紫红是被逼无奈接下这项任务的,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她在追捕过程中用心最深、用力最猛,却又不断强调自己的无奈和痛苦,她表现出的痛苦和无奈虽不全是演戏,但却更像为自己不断突破人伦道德底线、不断丧失人性而找的借口,仿佛这样做可以让残存的良知减少些对自己内心的折磨。然而这是徒劳的,最终黄紫红还是死在了追捕倪柏仁的途中,且早已声名狼藉。

  最后,黄紫红与人民群众。在追捕倪柏仁的过程中,黄紫红时常感到无力,她意识到“有一只巨大无朋、强壮有力的手在帮助干大逃脱她的控制”。她想到过这只手是“天意”,但“却泛起了嘲讽的笑”。她无奈地想到这只大手是“那些老百姓”。她想到了“民心向背”,但她“极端抵触这个想法”。与其说抵触,不如说是畏惧。其实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他们远离群众、畏惧群众、与人民为敌,又怎会不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抗呢?小说最后,作家自然地将黄紫红和蓝枝儿进行了对比,为黄紫红始终没有到过边区而感到惋惜;蓝枝儿则跟随齐天翼来到了革命圣地,此后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小说从小切口进入,核心故事的发生被作家别具匠心地浓缩在整个五月,青春的五月也是光明的五月;“黎明”则意味着从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来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迎来真正的光明,而为了这光明,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战斗、与黎明前的黑暗作最后的斗争。

作者简介:

  

侯建魁 男,文学博士,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主要研究现当代文学。(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