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日报》:丝绸之路:情感与友谊交织之路(金永淼)

2024-11-22 08:54:45
标签: 巴陇锋 长篇小说 丝路寻祖 评论

丝绸之路:情感与友谊交织之路——读巴陇锋长篇小说《丝路寻祖》

金永淼

 

(本文发表于2024年9月20日的《满洲里日报》,链接如下http://www.mzlnews.com.cn/epaper/web/epaper/app_epaper/2024-09/20/content_9919666.html)

由七辆豪车组成前后绵延约500米的车队浩浩荡荡从陕西村出发,一路向东,终点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个场景出现在巴陇锋的长篇小说《丝路寻祖》中。《丝路寻祖》这部小说以主人公索娃娜的游踪为情节线索,讲述了吉尔吉斯坦华裔退役排球女球星索娃娜为满足奶奶的遗愿,克服各种困难,回“老舅家”——中国西安寻祖的故事。索娃娜的男友利亨和索娃娜一起来到中国,利亨忙于各种商务合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索娃娜寻祖,两人产生误解。不久,利亨离开中国,将索娃娜丢在西安,留她独自处理与辛实戴所在公司的两份商务合同。辛实戴带领索娃娜在西安游历,三叩西门进城,到坊上寻祖、登钟楼游览,逛遍西安的名胜古迹。在这个过程中,索娃娜与北京男人辛实戴越走越近……

这是作家、编剧巴陇锋继《丝路情缘》后创作的又一部“丝路文学”作品。文中不仅对丝路沿线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建筑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描写,更对老房契、西安回民坊等推动情节发展的丝路文化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文中着重塑造了一批对丝绸之路有着深厚情谊的人:索娃娜在吉国主持孔子学院工作的嫂子李依馨、全球元宇宙开发平台董事长孙权望、不知名的丝路文学创作者。他们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引导的时代潮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他们也知恩图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丝绸之路因为这些鲜活的人物变得生气勃勃。

巴陇锋一贯注重文学话语在展现民族文化方面的功用,为了让故事中热爱中华文化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他在《丝路寻祖》中大量运用民俗歌谣、诗词歌赋和现代歌曲等来增强故事语言的文化感和艺术性。例如书中几次出现的歌曲《送你一个长安》:”送你一个长安,西风残照,皇家陵园,盛衰兴亡,辉煌惨淡,留一份清醒审视昨天”,歌词上下段的文字别有一番风味。这首歌的歌词既有对古老长安的感怀,又有对当今西安的赞美,更有对未来大西安的畅想。

没有打动人心力量的小说,是缺乏生命力的。巴陇锋在《丝路寻祖》中除了展现历史景观、风俗人情、语言文化,发掘深厚的中华历史积淀和跨越时光的丝路文化之外,还认真讲述了索娃娜与辛实戴因丝路相识相知相爱的美好故事。辛实戴是一个普通人,与索娃娜的富豪男友在身世背景、外貌气质、性格理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对比和反差,但辛实戴与索娃娜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让他们在精神上有着更多的共同点,丝路和寻根问祖把二人联系在了一起,而辛实戴与索娃娜也让丝路成为了情感之路、友谊之路和希望之路。二人的感情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爱情,而是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高度统一后的产物。从人物故事中折射出特定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心理期盼,是巴陇锋用文学捕捉时代的脉动和反映时代新变化的一种执著。

作者简介:金永淼,浙江绍兴人,高校教师,副教授,知名书评人,在《文汇报》《解放日报》《内蒙古日报》《海南日报》等发表书评多篇。(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