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蛇曲之美——似蛇如龙,美轮美奂,沟通天地,横亘古今

(2011-08-05 10:37:15)
标签:

蛇曲

自然

杂谈

分类: 聆听自然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黄河蛇曲是发育在秦晋大峡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体,规模宏大,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
延川境内黄河全长68km,占晋陕峡谷总长725km的10.66%,形成五个典型的大型河流蛇曲:乾坤湾、清水湾、苏亚湾、漩涡湾等,其中以乾坤湾、清水湾最为壮观。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是水动力环境下的一种自然雕凿,因而遗留的或正在形成的地质遗迹是系列化的,无论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现象,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地学旅游资源。延川黄河蛇曲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质遗迹,其主要价值是自然美,其特点表现在形、色、光等易于刺激人们感观的因素,在其形宏大、其势壮美、其色多变的景色给人美的享受。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不少省区的电视新闻单位和院校都以新闻片、专题片和科教片等形式报导和宣传着这一景观。

乾坤湾(俗称河怀湾)位于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是一幅天造地设的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是山西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陕北山谷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永和县地处黄河中游山西黄土高原腹地,是远古先民生息繁衍的中心区域之一。

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她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大程村、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时,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来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她令人遐想,发人深思。她如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丢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河图”和“洛书”,她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极图。   罕见的蛇曲景观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在延川境内形成的五道大弯被统称为河曲, 其科学名字为蛇曲。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延川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规 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罕见的景观。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 、乾坤湾、清水湾。
在乾坤亭内极目眺望, 形似 太极图的乾坤湾尽收眼底。弯道弧度320度以上, 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 它形如太极阴阳鱼 ,环抱郁郁葱葱的青山。山上住着人家 ,炊烟袅袅。岸边的草滩上, 一 群黄牛正在河边饮水。乾坤湾不仅壮美 ,还是一幅黄土高原的生活图画 。
在大湾的左河道中,托起一块鞋状的沙丘,人称鞋岛, 是黄河中少见的在河之洲 。这里水 翔集, 成为鸟类的天堂, 没有人为的干扰。至今,鞋岛鸟的种类仍是一个未知数,有待专家考察。再细看乾坤亭, 地 下是用大石铺成的阴阳太极图, 和山下的乾坤湾相对应。亭柱上刻着两行大字: “天地造化乾坤湾,羲皇推演太极图”传说,伏羲先祖在乾坤湾仰观天象,发明了太极八卦阴阳学理论。后人在此观光朝祖, 祈拜求福。相邻的清水湾, 具有同样奇特的神 秘色彩。它像盖在黄河上的一顶硕大的草帽,景观很美。据说清水湾是大禹生活过的地方。
 
一、蛇曲的定义与图示
蛇曲:由于河流的侧蚀所用使河流一岸受到冲刷,另一岸堆积,而形成的弯曲的河床叫曲流。当侧蚀继续,曲流的弯曲度越来越大,形成上下河段连续的呈S型的曲流就叫蛇曲。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102/08/1909579opxhzqcq90mwihu.jpg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如果抗冲刷能力弱的一侧河岸在河水侵蚀作用下坍塌,原来顺直的河岸就会变得弯曲凹陷,表层河水将向凹处的河岸冲去。冲向凹岸的表层水流一部分受离心力作用,冲向对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层水流,触及河底后,又变为上升流返回河面,形成环流(图1、图2)。与此同时,河水向下游的纵向流动并没有停止,横向的环流与纵向的水流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向前的水流(图3)。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冲向凹岸的下降水流流速快、侵蚀力强,使得凹岸后退,越来越凹;冲向凹岸的水流折向河底后,沿凸岸一侧上升,上升的过程中水流速度变慢,携沙能力降低,泥沙不断在凸岸一侧下沉堆积,使得凸岸变得越来越凸(图2、图4)。(撰文/单之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卷首语)

二 、蛇曲之美
 
 
 
 
三、 有一种风景叫“蛇曲”  ——寻找中国最弯曲的河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102/08/191821q89utnn7q7k9t8nu.jpg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102/08/1918212ry7kwkmmmzikzmw.jpg

从空中俯视大地上的河流,它们蜿蜒曲折,百转迂回。如果选择笔直地奔向大海,会少走很多冤枉路,但江河并不喜欢那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它们流过的路径令人难以捉摸,但却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我看过摄影家于云天先生在锡林郭勒草原拍摄的一幅照片,拍的是乃林郭勒河的蛇曲。照片是傍晚拍的,太阳已经落下,大地变得黑暗,但是河水反射夕阳的光辉,泛着银光,好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银色大路一直通向天上,于先生把这幅照片起名为:天路。这条蛇曲发育的河流的确像一条上帝造就的大路,人类修的路总是直直的,不会如此弯弯曲曲,人类总是要尽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省时间,但上帝不需要赶路,他最富有的是时间,因此他可以把路造得如此弯曲,只要美就行。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莫尔格勒河的蛇曲在傍晚形成了一幅黑白鲜明的剪影。摄影/于云天


http://img.bimg.126.net/photo/3XOMXKSchRuyN0g83kbcWg==/5760666873360879596.jpg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东麓,中下游流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河道九曲回肠。清澈的河水映着蓝天的颜色在宽而不深的河床中迂回向东,缓缓流入呼伦湖,宛若一条蓝色的哈达缠绕在平坦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摄影/杨孝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贡格尔河摇摆着华尔兹般的舞步优雅地绕旋在草原间,仿佛眷恋着这片土地,不舍离去。这里蛇曲横生、水流滞缓,积存的水分造就出河床两岸大片的湿地,苔草、藨草等水生、湿生植物盘根错节,结络成外观平整的草甸,如绿毯般覆盖于松软的泥沼之上。摄影/杨孝

 

江水逶迤,宛若天路。高处望来,蛇曲绵延的珠江闪着银光,它穿过一排排积云,不知是要奔向南海,还是通往天堂。就美感而言,浑然天成的蛇曲似乎比人工修筑的道路还要略高一筹。遗憾的是,在很多人口密集的江河下游,人工对河道的改造已将曾经的蛇曲逐一取直。摄影/于云天

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湖北藕池口到湖南城陵矶段的长江被称作下荆江,历史上这里的河道摇摆不定,但永远是千折百绕。密布的蛇曲影响了航运,1967 年至1969 年,有关部门把中洲子和上车湾的两处蛇曲人工裁弯取直,河道缩短了58 公里;此后蛇曲又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如此一来,曲曲折折的荆江蛇曲消失了。

 

 

附件:河流相

常见的水流流态有下述三种类型。

1.   层流和紊流p17.26

层流是水质点运动方向彼此平行规则成层流动的水流。

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漩涡急湍流动,流体质点运动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方向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彼此互相掺混。

紊流水体内有强烈的侧向混合作用,且水层之间发生扰动。

河水流态属于紊流。水体运动可分解成平行底面和垂直底面的两种运动。当垂直向上的分力泥砂之间的阻力时,泥砂搬运,否则沉积

2.   横向环流

→是由表流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

平直河段,水流形成两个对称横向环流,主流线沿河床中心分布[如图181a)]

弯曲河道中,主流线沿河床弯曲。主流受惯性作用,在凹岸产生塞水现象,形成水面的横比降。在横断面上,水体两侧受到不等的压力作用,使得底部水流凹岸流向凸岸,它与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河面水流一道构成连续螺旋形前进的单支环向环流如图181b)]表流辐聚水流,在回岸处产生强烈的下降水流,是冲刷凹岸的主要因素。底流辐散水流,使泥砂在凸岸发生堆积

3.   流水作用

河流作为沉积物搬运的重要地质营力,可使沉积物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  侵蚀作用

流水冲刷河床物质,产生垂直地面的下切侵蚀,使河床加深

产生向着河岸的侧方侵蚀,使河谷展宽

(2)  搬运作用

河流中沉积物可按悬移、跃移和推移方式进行。

悬移搬运物质粒径一般0.1mm,这些细小颗粒一旦被水流掀起后就不易沉降

跃移搬运物质是在近底部水流不稳定旋涡所具有的向上垂直分力迎面压力同时作用下产生的移动,其粒径一般为0.10.25mm。当向上垂直分力颗粒重力时,颗粒呈跳跃式前进。

推移搬运物质是指沿底面滚动滑动较粗粒物质。

(3)  堆积作用

侧向加积垂向加积两种类型。

侧向加使弯曲河道侧向迁移,底流搬运的推移质跃移质不断地在凸岸沉积,形成边滩,并使凸岸向凹岸方向增长。侧向加积作用形成河床沉积底积层,并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下部旋回

垂向加积是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悬移质岸外形成的沉积。由于沉积物在垂向上不断增厚,形成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堆积等河流顶积层或漫岸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上部旋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