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画幅的小时代 关于α7r的解析

(2013-10-17 00:37:26)
标签:

索尼

微单

α7r

杂谈

分类: 器材

当索尼α7r及α7发布之时,一个属于全画幅的小时代来临了。毋庸置疑,无论是旗舰的α7r还是高端的α7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发布会的现场让我恍然间想起了2008年的索尼α900发布之时的境况。但显然α7r的未来会比α900要敞亮一些。原因无外乎产品,而在于市场与时代。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600at50.jpg关于α7r的解析" />

开启全画幅小时代,高像素的α7r

一个全画幅的小时代就这样被α7r开启了。历经3年的变革演化,微单进入了一个全画幅的时代。拥有3640万像素的索尼α7r显然目前微单产品中的佼佼者。不仅仅是源于其采用了一枚高像素的传感器,同时这也是一枚全画幅的传感器。此外,通过α7r的问世。全画幅进入了一个“小时代”。轻便全画幅相机的时代开始慢慢靠近我们。而α7r不过只是一个开始。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214at67.jpg关于α7r的解析" />

对于这枚传感器做个简单的解析,α7r采用的高像素传感器,能带来相对高的分辨率、取消了低通滤镜后分辨率获得了再次的提升。考虑到获取更多光线来提升传感器的边缘画质。索尼采用了无间隙的芯片镜片(on-chip lens)设计和优化的芯片镜片布位,加之资料中体积的光聚合技术以及光电二极管技术。边缘像素采集光线的能力获得了有效地提升,从而保障了高分辨率下的高画质。显然,这是对于高像素传感器而言的突破,但这一切光靠传感器显然是不够的,能够喂饱高像素的镜头应该是下一步厂商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个题外话 关于业界最高像素的笑侃

历史是充满巧合的。2008年索尼α900高举业界最高像素单反相机的旗帜来到我们的面前,尽管相比于当时发布的D3X而言他只是高了10万像素,但却足矣成为索尼发布会的一个噱头,相较于其他的性能而言可能只有这个噱头会更突出一些。2013年10月16日索尼欣然发布了高像素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A7r,没错这一次又是最高像素。这款产品采用了一枚3640万的EXMOR CMOS,这是目前35mm全画幅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中像素最高的一款产品。相比于早先发布的尼康D800而言多了10万像素,当然两者领域略有不同。写到这里我想有些看官会欣然一笑,但是对于索尼而言这一次10万之差的业界最高似乎已经不再是他需要刻意强调的亮点了。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一切略有相似,但却让人感受迥然不同。

新一代的BIONZ X影像处理

对于α7r而言,新一代BIONZ影像处理器,除了可以快速处理全幅Exmor CMOS传感器带来的大量图像信息外(是前代处理速度的3倍),更重要的是减少衍射现象对于画质的影响从而带来小光圈下的高画质。当然除此以外大限度的控噪也是BIONZ X的职责所在。虽然在拍摄现场不能插卡,但是从实际拍摄来看尽管拥有3640万有效像素,但是在ISO6400下的控噪能力要比之前的几款α单电产品有着极大的提升。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423at99.jpg关于α7r的解析" />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2335at8.jpg关于α7r的解析" />

 

快速的智能对焦系统

对焦系统可以说的应该有三部分,首先是全新的对焦系统,其次可选择的对焦点大小。再次是被特意体积的眼控对焦。最后,是4张的连拍能力

关于全新的智能对焦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对比度监测对焦而言能够更快速准确的锁定焦点,从现场的资料来看大抵是可以减少35%的对焦耗时。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2827at22.jpg关于α7r的解析" />

其次,是可以调整的对焦点大小,得益于EVF取景器的融入无论是在取景器还是在液晶屏上我们都可以在自选对焦点的模式下调整S/M/L三种尺寸的对焦点大小。这样更容易准确合焦在相对小的物体上,对于全画幅传感器而言是破有必要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只有三种尺寸的对焦点是吃保留意见的。早先的富士X系列在自选对焦点上有近5种的尺寸选择。如此来说其实A7r应该可以做到更小。

眼控对焦,从人脸检测细化而来的眼控对焦是一个不错的创新,在这点上索尼可以说是人性化的考虑到多数摄影师在人像题材拍摄时的需求。

最后,关于4张的连拍能力,就个人观点,α7r的连拍能力并不是重点,但是正如索尼资料中所提的这是一个看齐于全画幅单反的数字。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感到满意。

关于那枚XGA OLED EVF取景器

采用了和α99相同取景器的α7r在取景器方面的显示效果不错236万有效像素的这枚取景给人一种细腻的感受,但在快速移动时存在明显的时滞问题。这是目前EVF相对明显的短板。但在上由于现场全部的器材还非正式机所以只能说我们并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当然我们也不可以否认EVF的优势,如其可以相对方便的让用户确认曝光及白平衡等比较重要的拍摄因素。对于拍摄者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提示。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3136at58.jpg关于α7r的解析" />

 

与时代并起,全新融入的APP移动应用

很多单反机微单相机开始考虑与手机互联,于是乎APP应用匾额至关重要。在发布两台微单相机的同时PlayMemories相机应用也随之而来。其可以提供照片润饰、上载以及智能遥控等多种人性化功能。显然移动互联时代可以带来给我们带来更多想象。而早年间负载在相机上的修饰功能或许会在未来某一天直接通过手机互联而完成。而相机的任务似乎又变得纯粹起来。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3137at81.jpg关于α7r的解析" />

走在未来,关于NFC和wifi

如果说wifi功能时大势所趋那么NFC(近场通讯)功能我想可以称之为是先行一步了。而在这一点上索尼是具有优势性的。其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都可以给其非常良好的支持,于是,索尼才可以有底气迅速在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上着力推广这一功能。

全天候机身设计

最后来说一下机身,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的α7r可以说在做工上非常精细。除此以外,考虑到摄影师全天候拍摄拍摄的需求,α7r采用了防尘防滴的设计元素。专业性在外形上获得了相当的提升。而在按键方面9个自定义按键以及46个自定义设置可以给予专业摄影师更多的自主性操作,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其实早在NEX-7之时索尼便开始考虑到按键的有效分配。而在α7r上这种专业自主性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206at51.jpg关于α7r的解析" />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α7r是带取景器的,而α7则是一款无取景器的产品会是怎样一个态势。如果我们去除EVF取景器你会发现其实这款产品和目前多数微单的尺寸相差无多。α7r完全可以说是全幅相机小型化轻便化的一个经典案例,而他带个摄影爱好者除了惊喜之外应该有着更多的遐想。

相机之外,小型化镜头的未来

镜头的小型化一直是微单需要考虑的问题。机身小巧但是镜头硕大是不会令人满意的。而这次全新发布的5枚镜头中24-70mm/28-70mm/35mm的体积都出乎意料的精巧。但细心的用户可能会发现这一次的光圈都并没有做的太大。我想这才是这类镜头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意味着很有可能短期内这类产品的镜头恒定光圈基本是在F4(变焦镜头)/F2.8(定焦镜头)这个范畴内。如果用户希望获得更极致的虚化效果可能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我们反观一些F4的单反镜头其实也做得相对精巧。可见关于镜头小型化或许还有待时日,而这次发布的FE镜头只是采用了一个相对讨巧的方式。让用户觉得小巧而已。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429at31.jpg关于α7r的解析" />

此外,我对于α镜头的转接是存在担心的,并不是匹配度或者镜头的质量,而是硕大的转接环行程的间隙会否影响高像素α7r的画质这是一个值得去深究一下的问题。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549at9.jpg关于α7r的解析" />

关于α7r的未来,关于全画幅小时代的未来

数码相机和微单相机是必然要全面走向全画幅时代的。如果说RX1走了不可换镜头的第一步的话,那么α7r则是走出了微单的第一步。如果说对于单反的冲击那时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样的相机并不能够取代单反相机,毕竟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有太多的拍摄环境是无法用微单拍摄的。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10/userid308369time20131016161329at56.jpg关于α7r的解析" />

跳脱出某个产品线来看,全画幅时代的完全到来对于消费者的选择是有益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则适合自己的相机,而不是因为某种因素而不得已选择某一台其实并不适合于他的相机。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或许不会太短。只是门已经开启。一切总是能够看得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