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入门而来?随侃富士X-A1的到来

标签:
富士x-a1 |
分类: 器材 |
如果没有偏差,X-A1应该是富士不可换镜相机中发布时间和上市时间最短的一款相机吧。显然对于这款产品的发布富士有着较长时间的准备。当然,到目前为止媒体还没有能够拿到机器做一个测试。只能在这里做个纸上谈兵式的随侃了,其实这篇内容早该出的,只是前段时间过于懒散所以一直拖到了中秋之后才挤出这么段内容,实在惭愧。
关于传感器
1650万像素的X-A1显然不可以回避性能这个问题。即使是作为一款入门产品。很多用户将其和之前那款X-M1作比较,两款相机太过相像,但价格却差了1299元(按照京东的牌价)。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X-A1是针对入门市场而来的,考虑到成本问题一定会有所妥协。这些年富士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受到了相当的好评尤其是画质部分,想来关于画质方面的夸赞大抵是可以追溯到S系列的数码单反时代了。只是画质虽好价格太高的问题依旧难以回避。但富士确实是在寻求一种改变,所以你会发现自X-pro1问世之后三个向下探底的产品相继问世(X-E1/X-M1/X-A1)。而产品开始从材质、产地以及传感器方面慢慢变化。
http://s4/mw690/7a3cbdb8tx6CNwXOsBZ03&690
如果我们将X-M1和X-A1做一个比较的话那我想画质方面一定会有所差别,但并不代表他会逊色于其他入门级的微单产品。从官方样张来看X-A1的画质并不逊色。但是相对于X-M1一定会有所不同。一些用户认为这样的做法缺乏诚意,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首先,可以基本肯定X-A1的画质水平应该是可以看齐目前主流的APS-C画幅微单产品的。其次,受到价格、以及产品定位所限,X-A1绝不可能使用到目前富士主推的X-Trans CMOS。,所以看齐堪比甚至超越单反画质的富士高端X产品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未来的富士入门产品一定会在画质上慢慢接近高端,正如同偶有一天全画幅单反一定会出现在入门单反相机中一样。一切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只能安慰自己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同时也应该客观的看待价格与性间所形成的正比关系。
关于对焦
一些用户质疑的对焦问题,其实自X-E1问世之后,富士对于X100升级之后。对焦已经不是富士值得诟病的话题。甚至一度富士还将对焦速度作为一个卖点进行推广。由于未曾实际测试过所以不能妄作评价。但从X100升级后的对焦性能来看,X-A1大抵是应该不会逊色于他的。所以谈及对焦慢我觉得还是要等待机器入手后才可以有所判断。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9/userid363218time20130917092405at54.jpg
关于个人感觉的一些不足
富士X-M1不久获得了DPreview的金奖,外形几乎一致的X-A1大抵是不会在外形设计与操控上有和减分之处的。相对来说,秉承X系列操控理念并有所精简的X-A1及X-M1在单手操控性上是不会逊色的,按键布局的合理性也是受到认可的。
http://s10/mw690/7a3cbdb8tx6CNwZzxJ769&690
在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比较不足的反倒是液晶屏,当然我不是说触摸屏,而是翻转液晶屏的角度。富士大抵还是过于保守在翻转性上只考虑到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并未考虑自拍用户的需求,所以对于这类用户而言相对有些繁琐。但是拥有了wifi功能后的X-A1,其实在自拍方面并不会存在那么夸张的短板。反而在拍摄角度上有了更多余地。不过这还是需要未来产品进行一个提升,毕竟中国的自拍用户不可小觑。
如果究其性能,富士X-A1已然已经完全看齐于目前主流的入门微单,如感光度的扩展性、滤镜模式、多重曝光等等。如果究其外形,复古的设计加上多种颜色的选择显然也是为多种用户的需求而来,当然颜色方面还可以再清亮一些。所以,可以说X-A1有需要修改的小细节但是明显的短板目前没有发现,当然并非针对于X系列产品,而是针对目前主流的微单产品。
关于定位与价位
显然富士X-A1是定位于入门用户的,从富士产品线内部来看,这个细化程度已经相当之高。如果不是考虑到购买能力有限的入门用户,其实这款产品并不应该推出。但富士还是做了显然是希望在没有单反的支撑的情况下做到尽可能的全面性。想来高端的X-pro1在画质上并不逊色于目前的高端APS-C单反相机。镜头方面,富士龙镜头的素质也并非只受到了静态影像的认可,只是市场是否认可还需要慢慢来考证。
http://s15/mw690/7a3cbdb8tx6CNx5Ed7U4e&690
至于3900元的上市价格,一些用户认为价格过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上市价格和未来走向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其次,非要去强调这款机器的价格过高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其性能在微单入门与中端之间,而价格方面,3000以内的APS-C画幅微单大有人在,而4000以上性能一般的微单也并非没有。如果非要强调价格相当的同类产品。只能说各有千秋,价格方面只是尝试对于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理解程度不同罢了。
如果从整个市场来看,介于入门和中端之间的X-A1可以说性价比颇高,但是要更多的为用户所了解还需要通过后期推广来获得。性能是一款相机的根本,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入门产品而言他的性能位于前列,价格是用户选择的首要条件,我们不能说这款产品价格有多么诱人,但至少是中规中矩。寻求高画质与低价格的时代短期内或许还不会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