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的规则,索尼DSC-RX1解析

(2012-09-12 15:33:03)
标签:

rx1

索尼

杂谈

分类: 器材

与2008年不再相同,如今的α99只能甘当绿叶,这次的新品发布会主角显然是全新的RX1。或许谁也不曾想到久来习惯了主角位置的可换镜头产品如今却要做一个配角,没办法,这毕竟是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一切的规则都在由此改变。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8at73.jpg

新规则的制定者,数码时代的“底片”供应商——索尼

被踢出局的柯达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是在胶片时代闻所未闻的索尼接过他的枪,成为了数码时代的“底片”供应商。而这种供应是没有回旋余地的,不由消费者所决定的。相比于曾经的柯达他或许更为强势一些。短时间我们几乎无法看到与之抗衡的新兴力量。显然前面是阳光一片,他至少还会强大的继续走上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制定更多的新规则,就如同如今已经出现的索尼RX1。这是一个突破性的飞跃。或许早在几年索尼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刻,只是他在决定何时才是这一刻。

里程碑意义,数码相机的篇章

索尼的新规则,同样也是数码相机的新规则,或许就目前来看暂时不会有第二台全画幅数码相机迅速跟上。但是全幅的基调已经定下很难再有更改或者回旋的余地,这注定是一场不上不下的游戏。从富士X10的2/3传感器到佳能G1X的1.5"到索尼RX100的1英寸探路,再到现在FF的索尼RX1。不过一年的时间。厂商们用一连串的声音在告诉我们数码相机的改变。当然我们从实际角度来看RX1和之前的几款机器并不太相同,更多的雷同者或许是富士X100或者徕卡X2。但我们通过RX100应该可以相信变焦全幅相机也就应该在不远的将来。这是否是索尼给予数码相机面对双重挤压后的一种回答?当然如果我们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3at61.gif

关于DSC-RX1的解析

如今RX1已经到来,显然除了新的气象之外。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存在,那便是他的性能。如果我们将其称之为短期内全幅数码相机的一个标杆应该不会失了偏颇。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台机器的更多内在吧。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0at3.jpg

保持一贯的时尚RX风格

RX1的尺寸为113 x 65 x 70 mm单从体积来看机身并不大,我们以富士X100为比较的话,除去突兀的蔡司镜头,其他方面都相对要小一些。在便携性上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2215at4.jpg

从机身设计上来看RX1保持之前RX100的时尚设计风格。在外形上没有过多的变化。只是在一些细节上略有所不同。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2225at32.jpg

首先正面,左侧明显增加了对焦模式拨盘,这点上彰显了RX1的专业性。也突出了其主要的人群定位。右侧握持处刻意增加了蒙皮,以便于增加握持时的摩擦力。但是个人对这一点一直持保留意见,毕竟有一个突起的手柄握持会更加舒适一些。当然源于镜头的硕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比RX100拿起来舒服。

机身顶部的变化较大,模式拨盘还增加了曝光补偿。这是在RX100上不曾有的显然是索尼考虑的细致的一面。热靴也是这次增加的内容,由于不在考虑机身口袋放入的问题,所以在机顶部分增加了热靴。方便后期选购EVF或者OVF取景器。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12at27.jpg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10at55.jpg

在EVF的取机器方面触点的做法有些不太相同,既不同于之前NEX-5N插入式的做法,也有别于其他几家后入式的做法。所以在产品的通用性并不强。另外热靴上的圆形金属触点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地方,这自然是闪灯触点,但是和过往的闪灯不同RX1采用了通用的热靴。这个细节我们值得注意一下,此次发布的微单、单电以及这款RX1都采用了全新通用热靴。这是否意味着索尼将正式告别美能达时代?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2at56.jpg

最左侧为RX1的内置闪灯。从尺寸上来看弹出式的闪光灯并不大,暂时不知其闪光效果如何。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5at34.jpg

机背部分,RX1采用了一枚一块3.0英寸、约123万像素Xtra Fine液晶屏,该液晶屏采用了White Magic™ 技术,亮度具有自动/手动(5档)/晴朗天气等多种调节方式,实现不同环境光线下的取景与回放,想来使用如此优秀的液晶屏也是为了能够弥补没有内置EVF的缺憾吧。个人认为就这台相机的定位来看或许内置EVF的作用应该远远大于内置闪光灯。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601at80.jpg

性能上的颠覆性

RX1在性能上是完全颠覆性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那枚拥有240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这是目前第一台全画幅便携式数码相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在反应着全幅在各个领域的成熟。很多人会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何这次是数码相机而不是微单先进入全画幅。个人的分析是这样的。RX1作为一个全新的独立产品并没有太多牵绊,如果纯粹作为一种尝试也不会牵扯太多周遭内容。而微单则是相对困难,就目前的微单镜头中并没有一款能够支持全幅,那么全幅微单势必会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牵扯太多。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1347at99.jpg

回到RX1的性能问题,从目前RX1给出的参数来看,这款产品已然是目前全画幅数码相机的主流配置ISO100-ISO25600,BIONZ图像处理器等等从整体来看拍摄效果应该不会差,而从参数来看也看齐了目前的全画幅单反相机。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1344at14.jpg

卡尔蔡司镜头的搭配让其增色不少

目前还无法了解索尼的这款全新BIONZ图像系统的优势是什么,但从机身性能上来看,RX1的拍摄效果应该不会逊色。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则是在那枚35/2的蔡司sonnar镜头。镜头采用了索尼最新的AA(先进的非球面镜片)镜头技术,这个技术我们应该不会陌生,早先的RX100就是使用了这样的技术,其优势在于:在实现紧凑镜头组体积的同时,有着优秀的细节表现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或许正是由于镜头技术的成熟,才加快了全画幅便携数码相机的亮相。从数据来看镜头镜头结构为7组8枚。光圈值为F2-F22。最佳画质理论上应该在F8-F11之间,效果究竟如何需要在实际后才能了解。但是F2的光圈基本可以在弱光下发挥极大的优势。此外由于是固定式镜头,个人认为其在画质上应该不会逊色任何一款全画幅可换镜头产品。包括其一同而来的α99。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2227at9.jpg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1346at57.jpg

RX终究还是cybershot乐趣性不减

我们不可否认RX系列终究还是属于索尼数码相机领域而并没有表上α的字样,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乐趣是不会少的。从模式拨盘上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全景模式以及照片效果应该都有存在,只是暂时还不了解在界面体验上是否会就RX100有所提升。倘若不是价格的原因这应该会是一台上下通吃的产品。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50559at29.jpg

性能与设计之外的因素

这二者之外的因素除了先前所言的新规则制定外,或许就是价格和定位了。目前售价为17000左右接近于5DIII。可以说价格决定了其定位,必然是那些高端人群、器材发烧友及商业摄影师。商业摄影师的概率相对较小,人文摄影师和器材发烧友或许巨多一些。有人认为这款产品会否撼动富士X100和徕卡X2。个人认为X100乃至X200被撼动的可能性较小,量级不同。X2的威胁性较大。
但无论会否影响X2都不能回避RX1高处不胜寒的位置。由于受到价位及定焦镜头的限制,他注定不会成为普罗大众的玩物。可能会感觉较好不叫座。所以不得不回到之前索尼这款产品如何后续如何推进,还是只作为一个标杆在那供人膜拜?我们暂不得而知。但是对于高端人文摄影师你们确实有福了。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2224at89.jpg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2223at24.jpg

写在文章最后

就目前来看RX1只是数码相机中的一个奇葩。很难会有群体效应,在兴奋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众消费的数码相机正在面临手机与微单挤压的危机。RX1是独善其身的方式,还是兼济天下的展现?这是摆在索尼这个数码影像传感器供应商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2/09/userid308369time20120912071341at5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