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艺中的茶礼与茶俗

(2013-02-28 17:45:38)
标签:

美食

 

 

(一)凤凰三点头

  凤凰三点头最早用于绿茶茶艺的冲泡表演中。表演者在注水冲泡时,将壶体由低而高连续不断上、下老的那个三次,使壶口往水杯时也随之一起一落,动作恰似凤凰点头,生动优美。

 “凤凰三点头”这一拟人的表达方式,寓意想客人“三鞠躬”。,以表示主任对客人的敬意和欢迎,“凤凰三点头”大多用于茶事活动的茶艺表演喝茶馆业、服务性的行业的茶叶冲泡中。

 

(二)浅茶满酒

  中国民俗以惊风热为尊重恭敬,斟茶人杯以七分满为礼貌周全。回顾饮茶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茶,无论从唐代以前的混煎羹饮到唐代茶圣陆羽提倡的饼茶清饮;还是从宋代末茶的点饮到元代之后的茶叶泡饮,都是以喝热茶为主,从而养成了中国人喝热茶的生活习惯。所以给客人敬茶时,倘若茶水倒得太满,客人会因烫手而握不住茶杯,或因茶水太满而使茶汤洒落,或不小心弄湿衣衫而影响品茶的兴致。因此,传统茶礼中就有了“浅茶满酒”和“茶满欺人”的说话及习俗。

   此外,旧时中国特别是清代,当主人对下人说“满茶”时,客人就当起身告辞。在此,奉茶敬客的茶礼又演绎成了“满茶送客”的习俗。所以学习茶艺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好茶水冲泡人杯的深浅程度,以不至于在客人面前失礼。

 

(三)七分茶,三分情

  茶,三分情,正是“浅茶满酒”的体现。江南一带的人大多是喝绿茶为主,为了能很好地欣赏茶叶在杯中上下翩然起舞的姿态,一般选用透明无色,无图案的玻璃杯冲泡。而玻璃导热系数颇高,传热颇快,容易烫手。因此,不可将茶汤冲的太满,以七分满为主宜,留下三分空间便是为了让客人方便握杯品茶,所体现的正是客人的细致,周到和情意,所以被称为“七分茶,三分情”。而选用的玻璃杯则以厚底,宽口型的为佳。

 

(四)差三酒四

  屠本峻在《茗岌》中称:“饮茶以可少为贵”;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所谓品茶,要有安静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所以品茶时不宜人多,心静味更香。然而,喝酒的时候最好有四人以上,因为喝酒讲究的是气氛的渲染和心情的豪放,人多了才可以渲染热闹的气氛和热烈的场面。

 

(五)叩桌行礼

  “叩桌行礼”与乾隆皇帝的传说有关。乾隆为视察民情体恤百姓曾四处微副私访。某天,因途中避雨而遁人路边小店歇息,店小二上前招呼,却因为生意繁忙而应接不暇么顺手将手中的茶壶交给乾隆自斟自饮。乾隆不宜暴露自己的省份,便接过茶壶先给随从斟茶,皇帝给奴才斟茶,这可吓坏了随从,便急忙屈指以示“双腿下跪”,并不断一指叩桌,表示“连连叩首”。后来这个故事传到民间,有人效仿在收到奉茶时,想奉茶人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弯曲有节奏的轻轻叩打桌面,以表示谢意。“叩桌行礼”这一茶礼,茶俗,也随着乾隆皇帝的传说流传至今。

 

(六)双手敬茶

    在中国茶礼中,敬茶要求双手握杯奉茶,并要注意双手握杯的位置,尤其是用玻璃杯泡茶敬茶时,一只手握住杯子的底部,另一只手托住杯子底部的一边,用双手递送到客人面前,既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也是注重卫生的表现。另外,还要注意轻轻的摆放杯子,以防止杯子与桌面发出的噪音破坏饮茶的心情。用小品茗杯敬茶时,可将品茗杯放置在杯托上,双手端住杯托敬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