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游记》 阅读指导课 教学设计
(2013-01-07 08:53:37)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赏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
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给大家听了一首歌曲,这首歌的题目是《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尾曲。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最受我们小学生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但看影视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前段时间,同学们读了这部作品,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了解阅读情况:
老师了解一下:读原著的同学请举手。读了青少版,为什么还要去读原著呢?你们最有发言权。谁来说说?
总结:读改编自原著的青少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著内容,降低读原著的难度,但不能完全代替读原著。
三、整体感知:
1、谁来概括一下《西游记》这部书的内容?
(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奇、妙、好、美等。)
总结:《西游记》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堂。
四、情节:
同学们认为《西游记》好,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哪些情节好呢?(师板书“情节”)
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例: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情节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孙悟空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这大闹天宫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教师总结: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五、人物:
1、除了情节之外,吸引大家的还有这部神魔小说塑造的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牛魔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
2、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这节课主要来议一议这师徒四人。(幻灯片显示:我的最爱 人物形象大家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别人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老师也摘抄了一些能表现他们特点的句子,帮助你回忆。
【孙悟空】谁先来谈谈孙悟空?(学生交流)
【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
我们来欣赏一首赞美孙悟空的歌,知道题目吗?(课件)
教师总结: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理想英雄特征和凡人弱点的有机结合。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下面我们来谈谈猪八戒。(学生交流)
【示例】我喜欢猪八戒。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我反对,他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
教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是需要克服改正的,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但这一个丑角丑得可爱,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和真实感,在艺术上具有了美感。
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小小辩论场:唐僧是不是一个英雄?
唐僧心里清楚地知道,他要干什么——去西天取回真经;他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使唐王朝江山永固。所以,无论路程多么艰险、无论多少妖魔挡道、无论多少鬼怪想吃其肉,唐僧都毫无畏惧,奋勇向前。在孙悟空一赌气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开小差跑回高老庄、沙僧也犹豫的情况下,他毅然一个人奋勇向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开心一刻: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
4、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评价人物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以偏概全。)
六、环境: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的仙山,天上的宫殿,水中的龙宫,阴间的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师板书“环境”)
教师提问: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可以读,可以背,可以谈。
1、例如: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灵台方寸山,我认为这段很美。
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你认为它美在哪里?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对偶排比用得好。
2、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的景色描写。
他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3、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比如:“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果树的一段:
看看划线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4、教师总结:景物的描写,一般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作用。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
七、总结:
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西游记》给我们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