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朔州历史地理人文感悟

(2021-04-19 17:26:29)
分类: 旅游文化

不久前,本人前往朔州游玩,在嬉笑中深刻感受到了朔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朔州大同虽同为晋北,然风俗民性差异颇大。相比之,朔州人更长于精明算计,为人谨慎,人际网系繁杂关系亦甚,颇重颜面。而大同人更为直爽,个性独立,生活习俗少受牵绊,注重生活品质,且充满自信。而朔州地区的六个区县因历史上与中心城市的关系亲疏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面貌。

历史上晋北地区曾设雁门郡、云中郡,而大同与朔州地区也是时有分合,地方治所也在两大城市之间迁变数次,可是大同作为治所的位置是比较稳定的,而朔州地区的中心治所在右玉、马邑、朔州几地变化,(旧马邑和今朔州市所在地有差别)当然最主要的治所地还是朔州。但在变化之中,也体现出中心城市地位是相对不太稳定的,所以在一些历史时期也存在暂时的衰落的情形,所以于地级城市的人文蔚然中也会时常显现出一些不自信的小地方主义的狭隘之处。

朔州的目前的行政划分有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应县、怀仁、右玉六个主要县级地区组成。在历史上,朔州独立建立州郡时期,常常与现在属忻州地区的五寨偏关等划置在一起,即以西南方作为附属区的时间较多,而向北的附属区最多可及山阴和应县,怀仁常被置于大同所辖范围,右玉因为几次作为地区的中心治所,所以和朔州的关系也算密切。而应县长期单独设州,其军事政治上的独立性较强,所以受到朔州的地方影响也相对较小。这样我们看到的目前的以朔州为基础的向北发展划入广大区域的情形实际上是历史上较少出现的,除非是在同朔地区合并时,且大同为中心府治时,朔州与北部地区的联系比较密切。

在目前朔州地区的行政区划状况来看,依照历史地理上与朔州的亲疏关系排列依次为: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区、应县、右玉、怀仁,山阴与平鲁与朔州地理上直接相邻,而山阴和平鲁的县治建立时间比较晚,在明清以后其地位才得以稳定确立,山阴虽然在历史上其周边地区有过县治设置,如西汉时置汪陶,北魏时置桑干郡等,但地位并不巩固。平鲁在明初置卫所,清初方改县,所以山阴和平鲁对朔州的依赖和附属性最强,而应县和右玉在古代曾一度地位倚重,但在今天,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所以也对中心城市产生比较强的依附感,只有怀仁因被划分时间较晚,历史上与大同的关系密切,且自身的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所以在社会关系上显示出和中心城市的巨大疏离,独立性较强。即使是今天,怀仁的主要交通和经济往来仍然是通往大同的,人们集市采购,亲友往来也多指往大同方向,所以在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受大同影响更明显。

    同时考虑到朔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考虑也可以摸索出一些社会文化特征的规律,朔州整体是黄土覆盖的山地形高原,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过渡性质明显。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呈倒“V”字结构。全市地貌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单元。山地面积为28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5%;丘陵面积36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3%;平原面积41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2%。地势形态朔州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涛山山脉,主峰大贝山海拔1947米;西南是管涔山山脉,主峰黑驼山海拔2147米;东南为恒山山脉,呈东北一西南向展布,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为本市最高峰)。朔州盆地区属大同盆地,为一东北一西南向的长条状的半封闭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

昌盛,而又受少数民族的质朴风俗的影响,民风淳良,率真坦诚。而平鲁地区虽同处黄土山地高原区,但因开化较晚,山野气息较重,好酒豪饮者,不拘小节者颇多,但是因不为政治中心,所以无心机猜忌之性,刚质朴实,实事求是,有勇胆大,重情谊乡里团结,所以朔州一度很长时间的地方行政官员都从平鲁区调配,地区发展也 出现大刀阔斧之势。而平鲁与右玉相比,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这样胆大求实的平鲁人也成为最早的煤炭经济的受益者,以此为资,他们在进入朔州市的经济核心区发展企业或投资房产,在朔州的经济发展图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财富积聚较早较快,好面攀比,奢侈之风也有初苗,且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自信感,常于阔谈餐局中溢于言表。

而山阴和朔城区是处在由高原向盆地的过度区,山阴的南北两端为峰峦高耸,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区,海拔较高,这样的地形也决定了山阴长久以来作为塞外军事重地的角色,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击瓦剌,这里是边塞战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而作为中原文明的坚实捍卫者,山阴人所显示的温文敦厚、浑朴典雅,独立强健的思维也颇为当地人所称道。但因历史上长期守为其任,责任心强,思维全面周密,山阴人在某些时候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不似其他几地的人冲劲卯足,疾风劲草。但即使如此,山阴凭借丰富的资源,先进的发展理念,均衡增长的思路,品牌开拓的步步为营,在今天的朔州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鳌头的位置。也许正是敦厚和浑朴的品格成就了其稳健的发展模式。

怀仁、应县两地在地形地貌上衔接且相似,处于雁门关外,怀仁处于大同盆地中部,应县位于大同盆地南端,而怀仁的地势且更为有利,平川面积占到70%,且河渠纵横,灌溉方便,应县的南部恒山山脉陡峭,西北部的山区丘陵面积也较大。所以两地的传统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都是比较好的。怀仁地区在周边几个区县比较中,可以算是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尤其是此地的煤炭和高岭土的产量丰富,这样出现煤炭经济和陶瓷经济的共同繁荣的景象,且教育产业发展尤为突出,成为晋北的教育基地。由于在经济文化上的领先水平,怀仁人以教为化,不卑不亢,严肃踏实,经常表现出欲独立于朔州之外的发展的志趣,也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不服输的精神的表现。怀仁的旺火在此地亦闻名,高数十米,节年燃点,状若浮图,既可御寒又尤为壮观,当地人之雄心健志也仿若在红红火焰中炙热燃现。应县的地貌与怀仁相似,也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而且在中国古代数置州县,五代后为应州直至解放,应县一千多年的独立政治地位是朔州其他几个县区不可向背的,而应县木塔更是闻名内外,勘称古代木建筑的典范,使其历史文化地位也高出周边县区一大捷,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听闻朔州的市级干部中的大部分以及朔州的最重要的教育体系的学校的校长都无一例外的是应县人时颇为吃惊,总想其何以为之。后来从一段对应县的历史名人的分析中略有心得,沙陀族的李嗣源(应县人)在五代时期名噪一时,据说他这个人办事谨慎,且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特征可为应县人的白描。应县长期的直辖州的地位使这里积聚了浓厚的人文政治因子,而政治与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也造就了此地人谨慎、恭俭、精明的品质,但同时也可压得住明堂的气势。但也有些人将此品质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工于心计,这样在单刀直入豪放彪烈的朔州人面前就显得颇为不合群了。另外,应县是朔州唯一没有煤矿的地区,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应县似乎也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地位,经济的困境更促使应县人在其他领域的奋发,而艰苦朴素的品质在应县人身上的传承也体现的最为明显。

1989年建市到2016年,朔州今天的行政区划形成尚不足三十年,而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的整合趋势将不断进行下去,而我所感觉到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格面貌在以后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的色泽分明呢?

山峦险峻,蛮风犹在,好狠斗武的风俗在这里还是屡见不鲜,但平川广阔,物产丰茂,拥有开阔的胸襟,善良朴实的人们才是这里的主体,随着文明演进,经济交往的密切,相信朔州一定会拥有更为和谐美丽的明天。

感谢原文地址:山西朔州历史地理人文感悟作者:翟军历史地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9826102c0102yc1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晋南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