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红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

(2015-11-25 11:04:30)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分类: 编辑随笔

                                                                                                               http://s10/mw690/002eJ47Jty6EhIJtdax69&690                   萧红已经被公认为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女作家之一。人们在评论女作家的时候,总爱冠以“著名的女作家”,这样的评价似乎是把女作家从整个文坛剥离出来,而在女作家之间进行比较。说萧红是之一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坛还涌现了冰心、丁玲、张爱玲等著名的女作家。后人总情不自禁地把这几个女作家的文学成就进行比较。

   萧红的第一部作品是中篇小说《生死场》,描写的是东北农村死气沉沉的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生活,她也有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枝奇葩。萧红的第二部著名作品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小说也作者自己的家乡作背景,描述了呼兰人民的生活,北方的风土人情,沦陷区人民的生活等等。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高,比如说散文化的写作手法,在创作领域都是第一次采用的。

   从作品的风格上看,冰心、丁玲小说文字的特点都不是特别突出。个人的不同作品间特点的变化也不很大。张爱玲虽然语言典雅,但各部作品的风格反差也不大。再来看萧红小说,她散文化的小说风格自成一格,而且她的《生死场》越轨的笔致,自然奔放,细腻的笔触里带着粗犷;《呼兰河传》抒情、凄美,像一部叙事诗、风俗画;《马伯乐》幽默、诙谐,极具讽刺意味。葛浩文甚至认为《马伯乐》的成熟度超过《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这样看来萧红每部小说的风格和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从作品的批判精神来评价,萧红的作品虽然没有鲁迅那样的锋芒,也没有塑造出“阿Q、祥林嫂、孔乙己、狂人”这样经典的人物形象,但就从作品的批判精神上看,她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的主题的。她的《生死场》的主题是反抗帝国主义的高声呐喊。《呼兰河传》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反封建的文化小说。所以说她的批判意识在女作家中是最突出的。即使和茅盾、巴金、老舍相比,尽管没有他们作品那么宏大,就其战斗精神来比较也不是逊色的。难怪《漂泊者萧红》的作者林贤治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从以上诸方面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这不是只从女性作家的范围去评价,难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在评价萧红作品时说:“萧红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至于她何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当代女作家之一”,我不想在本文之中论证了。

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http://blog.sina.com.cn/liufengguo1965沙仆的博客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为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而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