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教育研究 |
http://s16/bmiddle/002eJ47Jzy6WBKo5gzZcf&690
http://s1/bmiddle/002eJ47Jzy6WBKocGju00&690
http://s13/bmiddle/002eJ47Jzy6WBKp0VY07c&690
以上是古建屋顶模型的制作过程。九脊顶(无正脊,有4条垂脊,4条戗脊)——园林濠濮亭模型
在建筑的屋顶上,正脊与鸱吻,垂脊与走兽,形成 点与线, 大与小和数量的对比。正脊和垂脊,形成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屋顶的曲面又将这些对比和谐的统一起来。屋顶的曲面、 翘起的翼角与屋身平面的对比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华文化圈国家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坡屋顶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不仅造型优美,还包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和“天人合一”观念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
·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与古代天地人学说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单檐歇山顶之脊兽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
·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