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small/002eJ47Jzy6QDs09JtPe5&690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是三帆中学在去年班主任研讨会上推荐,分发的朱永新《我的阅读观》中的重要观点。一年来,老师们如何读书,如何倡导学生多读书、如何努力营造书香校园,3月31日下午,在学校报告厅召开了朱永新《我的阅读观》读书分享会。地理组王小燕老师和语文组田婉莹老师做了精彩发言。
王小燕老师从自己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出发,围绕“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进行了题为《读下去,走下去》的发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阅读,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专业发展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结合阅读成果进行探索和实践。或是课堂引领,或是有针对性的推荐——引导学生读书。从知识层面,引导学习,了解基础;从情感角度获取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共同话题
,力求师生共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阅读成长的过程中,王老师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个阅读者、学习者和从教者的阅读定位,“读下去,走下去”,不断地从阅读中获取新知、指导实践、形成自身科学的教育理念。
田婉莹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悦”读人生
——读《我的阅读观》有感》。她简要回顾《我的阅读观》主要内容,熟读深思,不断追问自己,不断思考,形成了自己的阅读观。田老师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角度来谈思考感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全民阅读。“读书滋养底气”,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教育的使命召唤教师阅读。
结合自身的语文学科背景,作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田老师认为阅读的选择主要是第一,阅读专业类书籍,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第二,阅读教育类书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第三,阅读感兴趣的不同种类书籍,涵养自己的心灵。
读书在于兴趣,在于读书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在班级,她推进晨诵、午读、暮省的阅读活动,就是利用早晚零碎时间进行的,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积涓流可以成江海”。
田老师特别推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一阅读方式
,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实现精神交流,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最后田老师特别强调了阅读经典的阅读方向,勤于思考的阅读方法,乐于实践的阅读态度。
两位教师读书精益求精,读思结合,读用结合,他们精彩的发言触动心灵,赢得了与会全体教师的热烈掌声。分享会尾声,学生处主任李桂芬老师对本次阅读分享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阅读、实践、反思的成果,启发大家继续读下去,走下去。
书籍是火炬,教师读书不仅能照亮自己,而且将会照亮更多的学生。正如老师们所说的,读下去,走下去!建设春意盎然的书香校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