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迟问智,子曰:“知人。”

(2014-05-04 16:28:42)
标签:

杂谈


http://s16/bmiddle/002eJ47Jzy6HSf8fPen6f&69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这让我想起了我前几天在新东方博客中看到的一篇文章我也同时在我的博客中贴了这篇《第五十八篇·比读万卷书更重要的事情》。说到“知人”让我又想起了《资治通鉴》中刘邦在与大臣们谈论得天下之道时说的一段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从中可以看出刘邦的智慧和境界与项羽的匹夫之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和诸葛亮的在他的《前出师表》中一语道出多少王朝兴衰的本质的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後汉所以倾颓也。”这里我们重点来看看他在《知人性》中为我们提供的知人“七观”:

一曰,问知识以是非而观其志: 向他提出矛盾的理论和观点,

                                              看他的辨别能力和坚定性。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反复问他辩论一个问题,

                                             看他对付驳法的辩才和机智应变能力。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请他出谋划策,

                                             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把面临的危险告诉他,

                                             看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五曰,醉之以酒观其性:          在开怀畅饮的场合,

                                          看他的自持能力和醉酒以后显示的本色。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让他接触有利可图的工作,

                                          看他能否廉价奉公,洁身自好。

七曰,期之以事观其信:         从同他相约的事物中看他是否不付所托,

                                          听其言,观其质,见其行。

简简单单“知人”二字原来是人生中的最大智慧,想想我们要用一生来悟,借用在上文中提到的第五十八篇中的话语来结尾——

读万卷书不如读精一本书,读精一本书不如开始行一里路,开始行一里路,不如阅好一个人。

——感谢百度空间“闻道阁”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add.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