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籍里的中国之道德经观后感

(2021-11-29 21:06:42)
标签:

教育

分类: 睿智禧园校区

上周六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关于道德经的培训,看过以后引起了我一些思考,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老子在小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好老师,他就是尚荣先生。他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发现老子独具慧根。尚荣先生很好保护了老子的天真,护住了他的好奇心。这一点也是当代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然而也是最难做到的。我们也需要保护孩子的天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遇见像老子这样的问题先生,需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

  灯,能照亮典籍;而典籍如灯,可照亮世人这句话气势磅礴,这是青年老子所言;而幼年老子对于中水的见解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只有善用典籍,它们才能散发出如日月般的光辉,最后老子做到了,就像他的誓言一般创造一番遮风挡雨的智慧我们也需要扩大知识面,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多读些典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古代先贤的智慧给我们答疑解惑,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可以说是在乱世生存的老子对于太平盛世,对于幸福生活的希冀,现在这一切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我们更需要为守住一方太平而努力。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在《道德经》中有着不一般的作用。水的韧性,以柔克刚的本领,在老子眼中,是值得学习的。

  三个不同年龄的老子,同时出场,幼年和青年的老子不断的发问,老年的老子都给出了回答,这足以见得经过这几十年知识、典籍的滋润,老子对于的认识逐步清晰,发现水是最接近于道的东西,最后汇总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