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变形记

标签:
小二班张梦鸽 |
“三只小猴子,床上蹦蹦跳,一只滚下来,头上撞个包。妈妈给医生打电话,医生大声叫:再也不许小猴子在那床上跳!。。。”熟悉的旋律每天都会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不知不觉中,班里的“小猴子”竟然越来越多。。。
在教室的沙发上“小猴子”们跳上跳下;在卧室的床上“小猴子们”跳呀跳呀跳;在户外台阶上“小猴子们”蹦的跳下去;在平衡木,在轮胎上,在钻筒上。。。每每看到这些情景,就会听到“猴子的妈妈”说:“这里不可以跳哦!”“这样做很危险!”“请你慢一点!”“小心一点!”...
换位角度一想,“猴子们”喜欢跳这是猴子的本能动作发展,那我们的孩子们不也是一样吗?当我们去阻止他们时,不是在扼杀他们应有的动作发展情况吗?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实践手册》中指出,小班的孩子跳跃的动作要求有:自然跳起,轻轻落地;双脚连续向前跳;原地纵跳的同时用头触物;由一定的高度往下跳;双脚跳过一定的距离等等。根据这些动作要求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跳跃活动。
另外一个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小兔子拔萝卜》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练习从原地向前跳的动作。孩子们不仅可以像小兔子一样双脚向前跳,还能跳跃过一定距离的障碍物。
3—6岁正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更是各种基本动作技能(坐、立、走、跑、跳)和肢体行为习惯定型的初期。体育锻炼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把握孩子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为孩子们开展各样各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