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儿童原创绘画》

法国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人在幼儿阶段最天真无邪也最可爱,她们会把自己最真的一面展示给世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每一种行为都是给最本能的反应,就连哭和笑都无比认真。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委婉含蓄,没有策略技巧,一切是那么简单直接,这是由于,他们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始阶段,才刚刚开始,观察和认知这个世界。在绘画中,孩子的这些特质表现得更明显。
绘画对儿童说来是一种语言,一种对感知到的事物的表达,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作画时无论画什么题材,儿童都喜欢把自己的联系进去,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画面中,用一种借物抒情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由情而出的作品是最有张力也是最感人的。因为情感表达是儿童喜欢画画的最本质原因,也是儿童原创艺术美的核心。
画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儿童画画没有任何目的,他们不会想太多自身情感以外的东西。画的像不像、好不好、美不美、对不对...是我们成人才关心的问题。即使他们的涂鸦是看不懂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美的’。那又能怎样?那些并不重要。只要能让他们自由的画,或者在他们画画的时候有人陪伴着,有人和他们聊天,有人愿意听他们讲讲画上的故事,他们就会特别开心。而对孩子来说通过画画来表达感受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老师在儿童创作之前应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幼儿尽可能多地了解所画物象的特性,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结合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找到独特的视角,提前设想好要表现的故事情节;这是儿童进行创作之前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挖掘孩子独特的心理,感受促进她们理性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把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带入到作品中,画面就有了情感的融入,孩子们在画画时也会很激动、很兴奋。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体现了培养儿童个性思维的教训理念。通过美术创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本质。是使儿童的个性思维得到发展“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具备个性思维的人才能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品格魅力。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首先体现在“因龄而教”,这是培养儿童个性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因为每个年龄段儿童的特征不同。老师要根据年龄特征进行教学,这才是真正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儿童的独特性。
四.提高修养,塑造品格。
我国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学家杨景芝教授说:“为什么要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对于这个问题,至今有许多家长不明白。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他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参加美术活动本身不是目的,方法和手段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