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玩具,真快乐!——记托班幼儿的一次主题活动

标签:
体验育儿教育 |
分类: 鑫苑景园校区 |
主题活动:分享玩具,真快乐!
时间:2017年4月19日星期三,第一个分享日,入园1个半月
地点:托班教室地毯上
参与人:全体幼儿和老师
大家好!这几天孩子们开始带玩具到幼儿园了,为了让孩子们都能进行玩具分享的体验,我们班级定于每周三为分享日,分享日这天可以带绘本或者玩具到幼儿园。这样的分享首先满足了孩子们带玩具到幼儿园的愿望,其次可以让孩子们在分享中体验快乐!明天就是我们的第一次分享日,大家可以很孩子一起准备分享的物品了。温馨提醒:1.不带刀枪之类的玩具;2.请您和孩子沟通除了周三,其他时间不带玩具到幼儿园。感谢您的参与跟配合!
托班的孩子们基本上都度过了入园分离焦虑期,开始享受自己的幼儿园时光。我们也开始逐渐开始了主题活动。今天的内容是——分享玩具,真快乐!上面的这条信息是老师提前发给家长们的,意在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这项活动及其意义,并协助孩子准备相应的玩具,同时了解活动的细节要求。
活动开始:
当Jessica老师给依次坐在地毯上的小朋友们介绍完各自的玩具,讲解了分享交换玩具时的言语,以及收放玩具的要求之后,开始给小朋友分发各自的玩具了。
片段1:
吉文烁:这个是吉文烁的。这个是吉文烁的。
原来,他的玩具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先放进老师准备的玩具框里。
第一阶段:只有部分孩子会拿自己的玩具跟别人交换着玩。大部分孩子会选择玩自己的玩具,不乐意跟别人交换。他们拒绝别人提出的交换建议的方式,多是抱起自己的玩具转身离开,少会用言语。
J对Cathy说:她要玩我的火车,我说No.
Sally转而跟Holly互换了玩具。
片段2:
S拿着H的弹簧小人玩了几下,又和Y换了飞机玩。她不断地拿着自己的玩具或自己手里的玩具跟别人换着玩。
H也是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跟别人换着玩,她会很友善地说“我玩玩你的吧,你那我的玩。”
Jessica惊喜地发现了S和H的做法,声音稍高(目的是让其他小朋友也关注到),及时赞叹这两个小朋友的做法:“你们交换玩具啦,真好啊,可以玩新玩具了。这个玩具好玩吧?”
片段3:
今天班里有两位小朋友带来了图书,H正在玩其他玩具,他的书就放在自己面前的地毯上。
Cathy:你的书看起来真不错,我看看你的书,行不行?
H不理会我,拿起自己的书,自己看起来。
第二阶段:大部分孩子开始尝试跟别人交换玩具,并且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片段4:
J:你玩我的火车吧,我玩玩你的玩具。
C同意了,把自己的玩具交给J.
J拿着C的玩具,很自豪地对Jessica说:我和她换了这个玩具。
Jessica惊喜的表情:你和别人交换啦?
J重重地嗯了一声,很认真的表情:嗯。
Jessica:分享玩具怎么样?
J笑容满面:很快乐!
一分钟之后,J又拿回了自己的小火车。
片段5:
G对E说:我能玩一会儿吗?
E的玩具是一个很酷的电动三角龙,打开开关,在地毯可以走动,很受小朋友欢迎。G的玩具是小艾,可以变形,但不是电动的。显然Evan并不喜欢小艾,不想换,所以对于G的建议没有反应,而是转身离开,去和另外一个小朋友交换。很遗憾,那个小朋友也不同意跟E交换。Evan继续寻找自己喜欢的玩具,最终和W交换到了玩具汽车。
G却不放弃,态度依旧温和,不急不慢地对W说:我能玩一会儿吗?
对方没有同意,但是三角龙又被E要回去了。
G坚持不懈,继续跟着E:我能玩一会儿吗?
终于,E同意啦,G如愿以偿拿到了电动三角龙。可惜,刚玩了一分钟,E又把自己的玩具要回去了。
片段6:
Cathy又找到带书来的H:你的书呢,我看看,行吗?
H长在玩幼儿园的小火车,看看我:我给你讲(那本书的故事)吧。
Cathy:我自己看吧,我认识字,可以自己阅读。
H:那行吧。
第三阶段:孩子们不仅仅满足于交换这种形式,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玩具本身,探索玩具的玩法。
J一直趴在地毯上,眼睛盯着放在地毯上的跟另外一个小朋友交换来的小红绿灯玩具。他很专注,时而看看,时而听听。他在干什么呢,我们很奇怪。
片段7:
J开心地大声喊:我会修了,我会修红绿灯了。
Cathy:怎么修啊?
J很认真地给Cathy演示:这样,你看。
原来,他发现了这个小小的红绿灯玩具的开关,而且通过仔细观察和摸索终于知道怎么打开和关闭玩具的开关了。
J又去找Jessica:我会修了,看我怎么修的啊,你看,你看!
Jessica:可以打开吗?
J:可以。
J声音很大,边演示边讲解,想让所有人都看他的这项“新发现”。
片段8:
G从Y手里交换到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玩具。可能是他之前玩过这样的玩具,所以直接开始给周围的小朋友们演示怎样操作。
原来这样玩啊,大家都知道了,开始争抢这个玩具玩。陀螺又被Y拿回了,E也想玩直接从Y手里拿走了,S帮Y 把陀螺又拿回来了。
Clean Up 收玩具时间:
很快,半小时过去了,此时小朋友们由最初的兴奋,变得比较安静了,三三两两地在一起玩着各自手里的玩具,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听另外一个老师讲故事(分享的图书)。听到Jessica说“收玩具啦,请把你的玩具放到这个框里。”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很快按照指令把玩具收起来了。
意想不到的效果——收玩具也变得如此顺利、和谐!
第一次主题活动顺利结束,孩子们在游戏中初步体验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可以收获小朋友的关注,同时也学习了简单的实用性的交往言语——我可以玩玩你的玩具吗,我们一起玩吧,以及简单的拒绝回复“No”。
本次分享活动也带有明显的年龄特点。托班幼儿,3岁左右的托班幼儿,很显然,最初还不理解“分享”的概念,活动中带有明显自我中心倾向,保护和占有自己的玩具。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爱模仿,当老师赞扬个别幼儿的分享行为时,他们发现原来分享玩具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也可以拿回自己的玩具。这样的观察发现让他们放心与小朋友交换玩具。游戏中,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由“独自玩”的平行游戏向三两人一起的合作游戏过渡,并且期待得到周围更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