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之“我生气了!”
(2015-03-31 18:50:47)
标签:
育儿主题班会 |
分类: 鑫苑景园校区 |
主题班会讨论:我生气了
现象一:周三上午户外活动结束站队时,两个小朋友出现矛盾,开始推搡打架。老师将两人分开,请他们先站队,回班之后再处理两人之间的矛盾。但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开始生气,拒绝站队,拒绝回班。不得已老师请另外一位备课老师下楼来处理这个小朋友的情绪。
现象二:在班里,突然一个小朋友怒气冲冲地去追另外一个小男生,快追上的时候就要用脚踢。老师询问他,他说“他惹我了,我生气了。”
现象三: 户外活动前,老师按照计划告诉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儿跳绳。”“我要玩投沙包。”“我要玩赛跑。”很多小朋友都开始在教室里大声说出自己的要求。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我们定下来了一项活动内容。但是没有如愿的两个小朋友,开始对着老师翻白眼,嘴巴一撇“哼”。
上周我们班连续多次发生这种现象,并且孩子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召开了一次由全班同学都参加的主题班会,讨论话题就是:我生气了。
待所有人坐下来之后,我给他们描述了一些现象:
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很爱生气。生气了,就开始追赶、打架、踢人、说脏话、翻白眼,甚至往教室外跑。
我问他们,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现象。
他们很多人点点头,部分孩子出声回答是的。当然,有以上这些行为的几个小男生,好像明白我说的内容指向他们,默不做声,眼神里还有不屑和愤怒的神情。
看他们的表情,还都比较疑惑,怀疑是不是老师要批评谁了。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积极参与讨论。我适时停止了发问,而是转变成一种很平和的语气,跟他们说活。
我知道,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生气了。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也都可以生气。就像高兴、兴奋、忧伤等感觉一样,生气也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的表现。我们可以高兴,也就有权利生气。小朋友有生气的权利,爸爸妈妈也有,老师也同样有生气的时候。
那么,我想知道,你们生气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孩子们看我没有批评他们的意思,而且得知“每个人都可以生气”这么的概念之后,开始放松了下来,纷纷举手回答问题。
我生气了,就想骂人;
我生气了,想打人;
想踢人;
心里很难受;
坐着,啥也不想干;
想大喊大叫;
想对惹我生气的人翻白眼;
想对惹我生气的人吐唾沫;
想反击,打回去;
不想理人;
心里很暴躁;
心里有一团火;
想推人。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4个问题来分析上述的各种表现。我问孩子们,他们给我回答。具体内容如下表。
问题 |
对别人有伤害吗? |
对自己有伤害吗? |
对周围环境有伤害吗? |
合适吗? |
想骂人 |
有 |
没有 |
有 |
不合适 |
想打人 |
有 |
有 |
有 |
不合适 |
想踢人 |
有 |
有 |
没有 |
不合适 |
心里很难受 |
没有 |
有 |
没有 |
合适 |
想大喊大叫 |
没有 |
没有 |
有 |
不合适 |
想对惹我生气的人翻白眼 |
有 |
没有 |
没有 |
不合适 |
想对惹我生气的人吐唾沫 |
有 |
没有 |
有 |
不合适 |
想反击 |
有 |
有 |
没有 |
不合适 |
不想理人 |
没有 |
没有 |
没有 |
合适 |
心里很暴躁 |
没有 |
有 |
没有 |
不合适 |
心里有一团火 |
没有 |
有 |
没有 |
合适 |
想推人 |
有 |
没有 |
没有 |
不合适 |
趁热打铁,我接着说:“我们一起来想一下前面这3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经常说的良好行为的3个标准啊。我们的行为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周围环境’,才没有伤害性,才能被接受,才是合适的。”
孩子们都点头或用言语来回应我,说明他们理解了。其实,从讨论中的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来看,他们已经能够区分出不合适的行为的特征了。
那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样的行为来替代这些具有伤害性的表现呢?这样的行为既能够帮助我们排解到生气和愤怒的情绪,还具备良好行为的3项标准。
我刚说完这些,孩子们就立即举手来回答。以下我们之间的对话:
深吸一口气。
我心里暗暗兴奋,他们居然能够想到这一点,不容小觑啊。
还是想打东西。
打,是具有伤害性。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打什么才不会伤害到别人,不伤害到自己,也不会伤害到环境呢。
打空气。
好!空气虽然看不到,但是存在的,真实的物品,且不会造成伤害,可以打空气。再想想。一分钟过后,没人想到其他的可以打的物品。我只好提示到,枕头怎么样,枕头是软的,打了之后,发泄了愤怒的情绪,还不会给枕头造成损坏,没有伤害。
对,还可以打沙袋。
虽然打空气,打枕头,打沙袋都不会造成伤害,不会伤害到自己,也不会伤害到别人,不会伤害到环境。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方式呢?
自己转转。
需要保证身边有成人照看,单独自己向外面转转应该不行吧。
踢纸箱子。
我们使用的纸箱子吗?
废旧的纸箱子。应该可以。
在纸上画出让我生气的事情,然后把画儿扔掉;
当我听到这个回答时,特别高兴。这个方法特别好,也很适合孩子们。
单独静静地坐一会儿,等待气消。
这也是一个好主意。
互相生气的两人讲道理。
哦。是指让老师给互相生气的两个人讲道理。
静坐看书;
这个主意也可以尝试。
这些方法都是你们想出来,真是了不起!那么,以后我们再生气了,就用尝试这些方法吧。
这次主题班会就到此为止,整个过程,虽然是由我来主持的,但是回答问题的是孩子们。他们分享了自己生气的感受及冲动的想法,也分析了冲动想法的“不合适性”,然后他们又思考了“合适”的做法。这些思考出来的做法特别棒,特别是“深吸一口气”和“把生气的事儿画下来,然后扔掉”。出乎我的意料!
真是,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