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被推倒之后……

标签:
绿地校区大三班幼儿园的孩子如何学习成长自我管理解决问题能力 |
地球仪被推倒之后……
孩子们正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准备,几个已经喝过水、换过鞋的小朋友围在大地球仪旁边观看。
这个大地球仪是中班进行“The
此时,正围在地球仪旁边的孩子们又讨论起来了。当老师发现他们开始激烈讨论的时候,只听“咚——”的一声,庞大的地球仪已经倒在地上。接着,“报告声”响起来了。
“老师,×××把地球仪推到了!”
“××也推了!”
“×××碰着我了!”
正在喝水的孩子端着水杯跑到了餐厅门口张望,地球仪旁边的孩子们站在那里看着老师。接着,有个孩子试图把地球仪扶起来,老师制止了他们,并请所有的小朋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坐在桌子旁边。
“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地球仪。”
“倒了!”一些小朋友说。
“×××把它地球仪推到了!”
“把他扶起来吧!”另一些小朋友说。孩子们纷纷离开椅子试图扶起地球仪,老师又请他们坐回位置上。
“这么多人一起扶,太挤了,可能会相互碰到,让有的小朋友受伤。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帮忙吧!”
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积极而踊跃。老师先请了班里公认的力气很大、个子也很高的小朋友扶,他用了很大的力气,脸憋得通红也没有成功。接着又请了一个小朋友,两人试图分别从不同角度扶,也没有成功。老师继续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帮忙,最后,三个孩子共同扶起了被推倒的地球仪。大家开始欢呼自己的胜利了。这时,老师继续抛出问题。
“我们的地球仪很大,也很重,倒了之后需要三个小朋友才能把它扶起来。如果它倒了砸到小朋友的身上会怎么样?”
“很疼很疼!”一些小朋友惊叫道。
“会被压扁!”一些小朋友猜测道。
“还可能骨折咧!”一个小男孩儿说道。“以前我不小心摔倒了,胳膊骨折了,还打石膏哩!”
“打石膏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老师继续追问。
“胳膊可疼,还不能玩儿!”
“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压扁,”老师坦白道。“但一定是很疼很疼,也可能会骨折。”
“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个地球仪,老师也喜欢。怎么样才能观看地球仪的同时又保护好自己呢?”
“用眼睛看!”
“很好!”
“不能摸!”
“我觉得还是可以摸的,可以这样摸吗?”老师做了一个用手使劲拨动球体的动作。
“不能!”孩子们齐声说。
“怎么摸?”
“用手轻轻地摸。”
“非常好!那,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这样摸吗?”
“不行!”孩子们连连摆手。
“那怎么摸呀?”
“一个一个地摸。”
“哦,一个一个的手就不会被夹住了。”老师一边说一边用动作示范。
“可以很多小朋友站在这里一起看吗?”老师持续地提出问题。
“不行,太挤了!”
“几个小朋友才不挤呀?”
“一个!”
“可是旁边还有很多地方呀!”
“十个!”
“三个!”
……
“我们请几个小朋友站在地球仪旁边,看看到底能站下几个人同时观看。”
老师请了一个又一个,并提醒站在那里的小朋友活动一下双臂,看看是否觉得拥挤,直到第五个小朋友站在那里的时候,他们认为可以了。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数一数一共站了几个小朋友,以便共同得出结论。
到此为止,老师还是不停地抛出问题:“如果这里已经站了五个小朋友,还有小朋友想看怎么办?”
“等有人走了再看!”
老师心里已经乐了,于是带着小朋友们共同回顾自己制定的观看地球仪的规则,并帮助他们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记录下来。
之后,老师又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万一有小朋友忘了该怎么办啊?”
“提醒他!”孩子们很大声地回答。
“太棒了!”
这一事件的发生,让孩子们经历了陈述问题、猜想、实践论证、总结、建立规则的过程。让他孩子们在感受到被尊重和民主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管理、掌握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孩子身上,可能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状况”发生,老师们正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引导他们去尊重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去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各种不同,去主动地尝试和表达,去积极地寻求合作与帮助。一日生活皆教育,孩子的成长是从每天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作为孩子身边的成人,多一点发现、多一点用心,我们的收获将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
感谢Tathata妈妈提供的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