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上午,枫叶小熊景园校区中班段的孩子们,带着期待与新奇,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这里,有一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活动——泥条盘筑。正等待着孩子们。


待孩子们在历史课堂活动室里,找好位置坐下来。历史课堂的主讲老师就开始了活动的介绍。老师打开投影仪,先出示了一张文物照片——乳钉纹红陶鼎。让孩子们猜一猜,这个陶鼎的年龄有多大呢?因为知道是文物,孩子们就拼命地往久远的时间猜。“我猜有一百年了!”老师摇摇头:“一百年太少了,它要比一百年大得多!”“我猜有三百万年!”老师被吓了一跳,没想到孩子们对数字概念的跳跃这么快!“三百……万?这个年龄也太老了,它还没有这么老。”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又用接近考古学家的眼神凝视了一会儿这个古老的鼎的照片。“最少也有一千年吧!”老师笑了:“嗯,它的年龄是一个一千年再加上七个一千年。”孩子们埋头算了一会儿,发出惊叹的声音:“好长的时间呀!得是所有人的寿命加在一起的时间!”哈哈!孩子们对时间的理解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于是,泥条盘筑的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正式开始了……老师向孩子们逐一展示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先将泥块搓条,然后将泥条盘成圆圆的容器底。最后用剩下的泥条一点点地沿圆底,向上盘放。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加一些花型的创意添加。“就这样,就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圆筒!”“好漂亮!”“我也要做一个!”孩子们又开始了惊叹!


终于要自己尝试制作一个啦!孩子们拿到老师发放的彩泥,开始了自己在模仿古人基础上的独特的创造。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