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园时刻:家长不能承受之“哭”

(2013-09-04 15:53:31)
标签:

景园双语小班

分类: 鑫苑景园校区

   “爸爸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哇哇哇~~~~~”八月初,我们景园也迎来了一批新成员——托班和小班的小宝宝,可是80%的宝宝都因为不能适应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家人,产生了一些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分离焦虑”的哭闹行为,有的孩子小声哭泣着不让家长离开;有的孩子嚎啕大哭“我不上幼儿园!”;还有满地打滚踢打老师~~~~~看看我们景园小班孩子刚入园的情况吧!
入园时刻:家长不能承受之“哭”

   面对孩子的哭泣和不适应,家长也有不同的做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心软型

这类家长最见不得孩子伤心,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就什么原则就不讲了,于是这类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往往会逗留很久,还会对孩子说:“妈妈(爸爸)再留下来多陪你一会”真的陪了一会就不哭了吗?事实上,越是这样做,孩子就越离不开家长,一会又会让多陪一会。家长陪伴的时间越久,分别的时候孩子哭得越厉害。哭就是他留住爸妈的法宝。

*逃跑型

因为害怕宝宝哭,家长就总是找机会开溜,一把孩子送到老师这里,就顾不得说再见就急急忙忙的“跑路”或者找一个吸引孩子的玩具和物品,趁孩子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悄悄走人。这类家长给孩子的感觉就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而逃跑了,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没有安全感。家长采取金蝉脱壳,孩子也会与成人斗智斗勇,家长想办法开溜的时候,孩子就会紧紧的抱住家长的脖子或者拉紧家长的衣服。同时这样的行为也会对家长造成不信任感。

*反复型

这类家长最纠结。刚开始的时候心软了,一会又觉得不行,于是一走了之。这样的反复行为,反而让孩子捉摸不透家长的心思而变得很紧张。家长自己就是最典型的“分离焦虑”,也许家长自己还没有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呢!家长的“分离焦虑”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的。所以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也会起起落落。

*理智型

这类家长十分坚定,任孩子哭的稀里哗啦,他依然会跟孩子说“要去上幼儿园了,真高兴!”把孩子送到班上之后,会跟孩子说“我去上班了”孩子这时候肯定不愿意,但家长依然会面带微笑的抹去孩子的泪水,并告诉他:“幼儿园可好玩了,爸爸妈妈到放学的时候会来接你的!”然后把孩子交给老师,笑着和孩子道别,不慌不忙的离开。对孩子的影响是家长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孩子很快就能接受即使哭闹家长也会离开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良好的情绪暗示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

     很高兴的是我们双语小班的家长在园领导的带领学习和班级老师的鼓励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理智型的,班级也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手指游戏、歌曲、故事活动。在加上老师对孩子们母爱式的怀抱和关爱。所以班级孩子的入园分离期很短,在一周内情绪基本稳定,现在班上的孩子很是喜欢上幼儿园呢!看看他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吧!

第一次晨检~~~

 

入园时刻:家长不能承受之“哭”

 

幼儿园的游戏真好玩!

入园时刻:家长不能承受之“哭”

 

多彩的课程体验活动

入园时刻:家长不能承受之“哭”

 

    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能齐心协力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继续努力吧!

                                               Jessica

                                          部分摘自《育儿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