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甸园辛特拉宫佩纳宫摩尔城堡避暑胜地 |
分类: 旅游 |

就在十字路口,有一家News
Museum(新闻博物馆),走进博物馆需要买门票,听说很多名人都进去过。门进去,是一家咖啡馆。我进去看了一眼,性价比还算高的,一杯expresso才0.9欧元。这里的咖啡杯都是小小的一杯,用蒸汽加压煮出来的浓咖啡。

——小镇位置
(文内有3张图 来自网上 诚谢)
辛特拉,位于辛特拉山山麓,距大西洋18公里,该镇除了“辛特拉山”和“辛特拉---卡斯卡伊斯自然公园”之外,还有星罗棋布的皇家庄园和城堡,许多建筑完成于15至19世纪之间,包括辛特拉宫、佩纳宫、摩尔城堡。从最早摩尔人的到罗马、哥特、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到葡萄牙特有的曼努埃尔,各种建筑风格在这里碰撞、交流、融会、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辛特拉,确切地说,是里斯本的一座小镇,空气新鲜,风景优美。那一带山峦起伏,宫殿、城堡和别墅坐落在这一碧连天之中,难怪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诗人拜伦(Lord
Byron)把辛特拉喻为伊甸园(Garden of
Eden),其笔下的“乐土”:富饶、美丽、奇异、隐蔽,品种多样的花草树木围绕着豪华的公寓。尤其公元14世纪,约翰一世在这里建造了夏天的行宫——辛特拉宫。该行宫经多次增建,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很有特色。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辛特拉作为文化遗产,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这样评价:“辛特拉是19世纪第一块云集欧洲浪漫主义建筑的土地。费迪南德二世(Ferdinand
II)把被毁坏的教堂改建成了一座城堡,这一建筑集中了哥特式、埃及式、摩尔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同时在城堡的公园里把许多国外树种与本地树木混合栽种。该地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的建筑,全都倚着周围的山脉而建,这些公园和庭院景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对整个欧洲的景观建筑设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旅游胜地
辛特拉,从前是王室府邸的聚集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隐蔽场所,几乎是唯美主义者的避难所。辛特拉茂密的森林和四周环绕的平原,一直就是葡萄牙和国外游客们喜爱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尤其是夏季避暑胜地。
每年夏季音乐节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观众。可以带着辛特拉市旅游指南和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去西班牙、葡萄牙旅游。然后,途径拜伦笔下的卡瓦雷罗的艾斯塔加伦(Estagalem),到佩尼纳城堡(Peninha)。特别是辛特拉宫对面的中心广场上有个“巴黎咖啡馆”,算是这里比较好的咖啡馆,值得一品。
在辛特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3处。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去游览一下。
辛特拉宫:
辛特拉宫(Palacio Nacional de
Sintra),是葡萄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皇家宫殿。辛特拉宫内的建筑异常精美,城堡变成了皇族的主要休假地点。这座白色宫殿本来是摩尔人为里斯本首长建造的,在1147年葡萄牙收复里斯本后成为葡萄牙王室的皇宫。有人说如果把佩纳宫比作颐和园,那么辛特拉宫就是故宫了,可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辛特拉宫是当年葡萄牙王室的避暑山庄,几经扩建和装修,融合了哥德式、摩尔式及葡萄牙式风格,宫顶部两个一模一样的大烟囱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辛特拉宫的标志性符号。不管在辛特拉的哪个地方,只要能看到这两个烟囱,就知道辛特拉宫的位置。宫中每一个房间,都陈列着当时王室所用的家具和设备,如阿拉伯的墙砖、意大利的雕刻、法国的吊灯、中国的瓷瓶、西班牙的扇子、捷克的水晶器皿、印度的木雕神像等。辛特拉宫最大的天鹅厅装潢极美,天花板上描绘着27只不同姿势生动的天鹅,另外还有花砖装饰的人鱼厅,收藏中国象牙塔的中国厅,饰有美丽花砖壁画及贵族徽章的徽章厅等。
佩纳宫:
佩纳宫(PalaciodaPena),是国王离宫,它耀眼、奇特、矫饰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翠绿的山上粉红色的佩纳宫,轻快的粉红色和如发射火箭般的城堡顶层塔楼,使它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此外还有小径、门廊和固定吊桥等,形成了多种建筑风格综合在一起的城堡。佩纳宫距今近一个半世纪,但却是辛特拉比较新的宫殿。宫殿本身为多种建筑风格的大杂烩,兼具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Manueline,葡王努埃尔一世在位时的建筑风格)乃19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Ferdinandof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结晶。费迪南德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启发,授命德国建筑师冯埃施韦格南爵(BaronvonEschwege)负责兴筑,主要建于1840——1850年,最终完工于1885年,即费迪南德逝世那年。居住在此地区的其他达官显贵,按照同样的理念建筑官邸,使得辛特拉成为欧洲浪漫派建筑的中心。佩拉宫宽大的庭院中,有一个引种世界各地植物的植物园,其公园与庭园风格更深深影响及后世的景观美化设计。
摩尔城堡:
摩尔城堡(CastelodosMouros),与佩纳宫隔山相望,是一座11世纪时摩尔人所遗留的古堡遗迹,陡峭的地形与残存的城墙石阶,如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由于地势较高视野极佳,可远眺对面山红色的佩纳宫。与佩纳宫相比,这边是破落的遗址,有着荒凉之美。虽然逶迤起伏的城墙现今长满了青苔,但却占据着整个山头,规模之大与年代之久让人浮想联翩。伴着清爽的山风顺着城墙走,可以欣赏山腰葱翠茂密的树林及其环抱着的几座绿中白得夺目的别墅和山麓下淡橙色的辛特拉小镇。
——走进小镇
我记得,有一条公交403路车到达辛特拉,即那里属于终点站。也是我们大巴下车的地点。
下车后,导游给了我们1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可以这样说,我们俩人常出来旅游,已积累了一点经验。属于观光旅游的,一定要行走快,一定要走在别人前面。便于人少不受干扰,可尽情地拍照,可多走点地方。

行走在小镇上,当地人很少。偶然能看见几个摊位,售卖一些当地的小商品和纪念品,我们只是看看而已;有时候兴趣来了,用简单的英语,加上肢体语言问问价格。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但他们倒能听懂,回答大都是英语,可能因为来这儿旅游的人比较多吧。



继续前行,当我们走到一处转弯的地方,正好经过公交434路终点站。也奇怪,这站点,等车的人没有,可能是郊外小镇,镇上的人和游客不多,一般大多数游客都乘坐旅游公司的车来的,所以公交车辆班次很少,这在我们国内也是这样。恰巧此时,就在这个公交站点,我们遇见了一对来自于香港的年轻人正在等车。可能是谈恋爱的,也可能是夫妇。他们是自由行,准备前往下一旅游景点。看来时间不早了,他们真有兴趣。当他们见我们同为中国人,显得很高兴。听他们讲,他们是从首都里斯本来的,买了套票。属于里斯本一日游,主要游辛特拉、罗卡角、卡斯凯什3地,然后回到里斯本,正好一天,属于非常顺的一条线路。早上,里斯本乘坐火车到达辛特拉,再乘坐公交403路车游览辛特拉宫和摩尔城堡,在辛特拉小镇吃的午饭,接着,乘坐公交434路车到达罗卡角游览一些时间,再乘坐公交434路到达卡斯凯什海滨,最后乘坐火车回到里斯本。买辛特拉一日游是交通套票,一张是12欧元,火车、公交票的钱都涵盖在里面了,上车只需要亮一下套票就可以了,非常方便。我们看看时间,真为他们捏一把汗。我说,你们出来晚了,怎么赶回去啊?他们笑了笑,猜想中,他们可能会有另外安排。












眼前,来到了辛特拉宫前的广场。该宫,建在较高的地势上。站在广场上,我们看到宫殿厨房的两个巨大烟囱,据说当时没有如今的脱排油烟机,这是两个排烟的通风口;巡视一周,略看看内庭花园;遥看前方,是附近星罗棋布的皇家庄园和城堡;俯瞰下面,是辛特拉小镇的中心。那辛特拉宫,我们只是外观一下。驻足中,导游为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





同行中,年纪比我们大点的一位老人,坚持要给我们夫妇俩拍照,我不大愿意拍照,确实我拍的也很少,主要是上了一定年龄的缘故。既然这样,盛情难却,我就把我的手机交给了他。于是,他告诉我们如何取景,如何站好,非常热心周到,结果拍得是好,拍摄水平不错。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拍得最多的一组照片了。







一会儿,我们走下山了,走向小镇公交403路的终点站,我们旅行团将在那里集合。
在走下山的一路上,我们东看看西瞧瞧,感到顺心的来张照片。在一家酒店餐厅(Restaurante
Taverna)的门口,在一家胡同杂货店(mercearia do beco)的门口,甚至在一家门额上写着小梯子(a
escadinha)的门口,都来上一张,留下美好回忆,心里感觉美滋滋。瞧,在一家啤酒花(ale
hop)卖冰淇淋的店门口,看到竖在那里的一只很大的蛋筒模型,我那位嬉笑着慢慢用嘴凑上去,“真想咬上一口”,我立刻抓拍了这一瞬间。







****************************************************************************************************
——后记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留遗憾,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