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埃之行(十四)土耳其*托罗斯山脉*梅乌拉那博物馆
标签:
雪景安纳托利亚高原孔亚鲁米旋转舞 |
分类: 旅游 |
离开阿斯潘多斯古剧场后,我们乘上大巴,向着下一个景点进发。
——托罗斯山脉
托罗斯山脉(Taurus Mountains),是土耳其南部大山脉,西起埃里迪尔湖(Lake
Egridir),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呈弧状,与地中海岸平行。由东南、中、西三段组成,成雁行式排列。全长约1200千米。西段宽75~150千米,海拔2000米;中段为山脉主体,宽50千米,有3000米以上高峰,北侧的埃尔济亚斯山海拔3916米,为中段最高峰;东南段最长,向东北直达大阿勒山为止,大阿勒山是土耳其最高峰,海拔5165米。

(文内2张照片 来自于网络 诚谢原作者)
我们的车从地中海边的安塔利亚前往孔亚,需要翻过托罗斯山到安纳托利亚高原(Anatolia
Plateau)全程约有300公里,当中的海拔落差很大,车子行驶加上途中休息需要花上近5个多小时,时间较长。
先是进入托罗斯山脉,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我们所见到的山上,基本都是碎石,植被不是很茂盛。我们翻越的就是托罗斯山脉的中段。车驶向山上,越开越高。一路上还较平坦,大约行驶了1个多小时后,渐渐可以看见远处的高山,山顶有少许的积雪。
不多一会儿,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雪,看车窗外,公路两边的积雪较厚。听地陪说,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雪,我们的运气好,眼下,为方便来往车辆,沿线已在中间铲出了一条能让车行驶的路。如果大雪不停,到了今天,必定需要绕道,这需要多行将近4到5个小时的路程,才能抵达我们的目的地。



一段时间后,车已经行驶到了托罗斯山脉的一个山口,这里的海拔约有1700多米,算是这条公路的最高点了。
——雪景
不一会儿,我们的车来到了一个名叫“Tinaztepe”(蒂纳兹特佩)小镇的休息站。这里,有为来往车辆服务的加油站,还有为周边山民服务的小超市。我们的车停了下来,让大家下车休息一下。
一下车,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可立刻感觉温度骤降,真凉啊!还好有准备,地陪来之前已跟我们说过,翻越大山时,车要在山口停留,希望大家多穿点衣服。
雪,停了,房舍、群山披上了银装,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人难得一见。这下,我的那位像小孩一般,见四周都是雪,高兴极了,下了车直奔前方有大片雪的地方。不知哪儿走出来的一条狗狗,见了觉得这人奇怪,“干嘛呢”?哦,原来是喜欢雪。她一直奔到雪多的地方,蹲下身子,也不觉得冷抓起雪揉成团,还亲吻一下,然后抛向前方不远处。






房前房后,雪厚厚的,她还不过瘾,到处奔跑。抓起一团雪,想得出来,竟然要往嘴里塞,“好有野性啊”,后又不敢,投向远方。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小公园。奇怪,前面那条狗狗见她好玩,一直跟着她。当狗狗走到她的跟前,她一点不害怕,摸摸它的身子,跟狗狗打个招呼,仿佛在说“谢谢一路相伴”。她尽情地玩着雪,又好像玩不够。





















——继续行驶
车,开始往下行驶,望远山,白雪皑皑,渐渐稀薄;清澈蓝天,扑面而来。车,已经进入了安纳托利亚高原。1个小时后,海拔下降了许多,阔叶树渐现,房舍也相对多了起来,这意味着开始进入了孔亚区域。
——孔亚
将近11时半,我们车来到了孔亚。这儿的气温上升不少,暖和了许多,感觉山上山下两重天。
孔亚(Konya),又称“科尼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的盆地,是土耳其科尼亚省省会。背靠托罗斯山,面向科尼亚盆地,海拔1027米。孔亚城面积为38平方公里,人口约219万人,孔亚机场直接与土耳其各主要城市连接。
孔亚,旧名Kuwanna,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孔亚的人类居住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历史上曾先后为西台、罗马等帝国所统治。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了伊斯兰帝国,亦称塞尔柱王朝。帝国极盛时期,领地有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在1150-1300年间,塞尔柱鲁姆苏丹国定都于此,才改名为孔亚。
孔亚,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孔亚一直是繁华的贸易和居住地区。许多博物馆,清真寺,纪念碑和宫殿构成了这个文化旅游名城的主题。孔亚有大量的博物馆在充满智慧地讲述着那些让人该体验的历史。据说,孔亚西北方的阿克谢希尔(Aksehir)小镇是13世纪的幽默大师纳斯莱丁•霍加(Nasrettin
Hoca)——在中国称阿凡提——诞生的地方,那儿可以寻找到阿凡提生活的足迹。但世界上是否有过阿凡提这个人、以及他的活动地区、生卒年月,都已不可考证。
——梅乌拉那博物馆
孔亚,是土耳其传统宗教文化的中心,民风较为纯朴保守。孔亚的伊斯兰学者辈出,梅乌拉那(Mevlana)就是孔亚闻名于世的伊斯兰学者,对于穆斯林来说,这里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朝圣之地。
说来城内,就有那么一座非常著名的景点“梅乌拉那博物馆”(Mevlana
Museum)。其实,它是一座陵园,或称墓地,如今已辟为博物馆,拜谒者络绎不绝。
托钵僧院和馆内陵墓,于1926年成为了科尼亚历史文物博物馆的一部分。1954年,博物馆的展览布局进行了变更,并重新命名为现在的梅乌拉那博物馆。包括花园在内,博物馆原来占地6500平方米,后来人们将花园分离出去重新设计成一座玫瑰园。博物馆现在的面积也已达到了18000平方米。
首先,认识一下梅乌拉那这位圣人。梅乌拉那在阿拉伯语中是个尊称,意即“我们的导师”,其原名:哲拉鲁丁•鲁米(Jalal
al-Din
al-Rumi),1207年出生在现在的阿富汗,因躲避蒙古人入侵,举家迁往麦加,后于1228年来到孔亚,并于1273年终老于此。他是著名学者、诗人,及哲学家、教育家,他在土耳其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孔子。他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创始人,也是苦行僧旋转舞修行方式的创始人。其父,巴哈乌丁•瓦利德(1148~1230)为花刺于模汗国治下呼罗珊的伊斯兰教学者和教师。
鲁米,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与费尔多西、萨迪、哈菲兹齐名,有“诗坛四柱”之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诗人歌德在他们的著作中,对鲁米在哲学和文学上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鲁米使造物主、灵性、理性、人间的伦理道德得到完美的综合,把人的“精神和独一的真主合一”。他的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对后世苏菲主义的文学和宗教运动以很大影响。鲁米的《玛斯纳维》在中国各族穆斯林中有所流传,新疆依禅派奉其为经典之一,作为念“迪克尔”的内容,其他著作还有随谈录《其中者自在其中》,集中了其诗作的思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了神秘主义的灵性感受,充满人性味。
梅乌拉那,创造的“托钵僧旋转舞”,其舞蹈很简单,舞者穿白袍带黑帽随着音乐不停地旋转,一只手手心朝天,一只手手心朝地,是在连接上天和人间,通过他们的手传达着各种信息。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一天,鲁米在孔亚的市场中散步,断断续续的打铁声显示出鲜明的节奏,于是他开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最后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通过舞蹈,鲁米发现了一种存在于人神之间的联系。他创作的旋转修行之法,通过歌谣和旋转舞寻找到与阿拉之间的神秘结合,以“爱”为最高教义精神,宣扬容忍、谅解;通过修行,能从日常生活的痛苦、焦虑中解脱出来。
显然,当时的苦行僧旋转舞,在如今已成为了土耳其民族艺术的瑰宝。梅乌拉那博物馆也已成了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走进馆内


梅夫拉那博物馆,一共有3个展厅:




在展厅的门前有一座带顶的洁身喷泉(şadırvan),为它赋予了一种特别的风貌,这座喷泉是在1512年建造的。旁边的池与喷泉并称为塞尔瑟比(Selsebil),也称净礼池。早期是供苦行僧进入前净身之用,现在信徒们也会先在此洗净手、脚后再进入参拜。进入前,必须在门口处取用穿上简易的鞋套。

展厅,从右门进入,再从左门出来。里面属于陆墓区,在陵墓区摆放着一些石棺,这些石棺以繁复金线刺绣的丝绒覆盖着,其中缠着最大头巾的就是梅乌拉那的陵墓,象征其无上的精神权威,旁边是他的父亲以及其他地位较高的苦行僧。















展厅二,是当时传教的一些用具,服饰,书本等等。它在陵墓区左侧,即院子西面和北面共有17间小室,它们是1584年,苏丹穆拉特三世为奉养托钵僧而修建的;院中小清真寺,是高贵者苏雷曼在公元15世纪建造的。陈列在清真寺南墙上的10个玻璃展柜中,有珍贵的织品、书法艺术品,有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还展示了梅乌拉那生前的用品和经书,更有价值连城的古兰经手抄本和散文诗集,还有梅乌拉那的帽子。






——走出馆区
12时一刻,我们结束了整个梅乌拉那博物馆的参观。



看看梅乌拉那博物馆外,来人络绎不绝,来往车辆众多;交通相当便利,通行着长长的漂亮有轨电车;我们出来,正是下午固定祈祷时间,屋顶上的大喇叭,播放着悠扬顿挫的召唤曲,不少人纷纷前往梅乌拉那博物馆的清真寺。


梅乌拉那所创立的教派,在伊斯兰世界影响巨大。由于梅乌拉那的历史地位,每日,前往参拜的当地民众,无不围绕在梅乌拉那父子陵墓前念念有辞;每年,这里成了信徒的朝圣之地和游客必到之处,来这里瞻仰参观的人达数百万之众;许多穆斯林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进入博物馆朝圣,并一睹伊斯兰的珍贵圣物。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国际鲁米年”,以纪念梅夫拉那诞辰800周年。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非常大。每年的12月1日到17日,都将在孔亚举行“梅乌拉那节”,以纪念在1273年12月17日去世的圣人鲁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每天在梅乌拉那文化中心举行的旋转舞修行演示,届时来自该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孔亚欣赏这个神圣的仪式。
****************************************************************************************************
——老人心愿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