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埃之行(九)土耳其*棉花堡*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
标签:
库萨达斯代尼兹利阿塔利德斯王朝帕姆卡莱古温泉游泳池圆形剧场 |
分类: 旅游 |
——午饭
9时,车离开了这座皮革城,行驶了约1个半小时,做了一次短暂的停留,让我们下车休息一下。
走进饭厅,看着桌上摆放的菜,大都是土耳其的当地特色菜肴。
有一菜叫“糊糊”,有点像我们用开水冲泡莲藕之后黏黏糊糊的样子,它也带有一点甜甜味,材料包括土耳其酸奶,咸咸的,奶味很浓。
有一“沙律”(Salad),我们通俗叫“色拉”“沙拉”,主要以红薯、小黄瓜、生菜、石榴、番茄、洋葱等,再淋上土耳其自产的优质橄榄油。土耳其的番茄好吃,多汁又软硬适度,但拌上土耳其酸奶吃,好似有点“怪怪的味”。
属于蔬菜类的,大都水煮,拌上调料,加橄榄油,吃起来寡淡无味,很难吃。说来茄子,在土耳其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无数种做法,一般烤熟后打成蓉,我不觉得好吃。
主食中,常见有土耳其著名的炒饭,用酸奶、鸡汤来炒,配羊肉排骨汤,几近没有放盐,闻起来倒是挺香的,但不适合我们口味。

——最先印象
吃好饭,车子继续前行,前往土耳其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棉花堡(Pamukkale)。
我坐在车上,隔着车窗玻璃观赏着外面的风景。整个这一片区域是个丘陵地带,山都不高。车将要抵达之时,忽然,不远处有一座山,显得很特别很显眼,整座山都是白白的,看上去,好像有人往这座山从上到下浇了一层白漆。这就是我们要抵达的目的地。





(来自于网络 诚谢原作者)
——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
首先,走向棉花堡山顶的另一边,是著名的古罗马遗迹——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古城遗址。此城,与棉花堡地质奇观咫尺之隔,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有罗马人、犹太人、异教徒和早期基督教徒的各种风格,并且融合成了一个安纳托利亚式的整体。
希拉波利斯,是古希腊城市,位于土耳其西南部,靠近denizli(代尼兹利,或译为“登尼资里”)省雷俄狄西亚废墟以北约9.7公里处,是古希腊时期的一座著名圣城,现名为“帕穆卡尔村”。帕穆卡尔,在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流出的泉水和水中的方解石形成了帕姆卡拉(土耳其语中意为“棉花宫殿”)这一特殊地貌。它由石林、石瀑布和一系列的梯形盆地组成。公元前2世纪末,阿塔利德斯王朝的帕加马国王们建立了希拉波利斯温泉站。因为当时认为温泉跟山脚雪白的石灰石被认为具有神奇的魔力,而当地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于是古代罗马、希腊的贵族把这里当作了疗养胜地、浴场的中心,使该城市逐渐兴旺。
希拉波利斯古城,其辉煌一直持续到突厥人的入侵,此后,经过数次战争和地震等天灾人祸,曾经的繁华都市,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及废墟,但是,如今依稀能让人看出和想象出当年这座古城的宏伟和兴盛。
古城遗址,面积不小。古代公墓、大浴室、集市、拱门、圆形剧场、阿波罗神庙遗址、希拉波利斯博物馆和古温泉,依次由北至南,散落其间。
——走进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
我们是由北门售票处进入,一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残垣断壁。在这宽广的田野上,首先经过的是大片古墓地,超过了1000座。继续往前就是北大浴室,由石头砌成的几座相连巨型拱门是典型的罗马建筑。浴室旁是三座连续的拱门和圆筒形石堆,从这里开始向南,是一条贯穿遗址的南北大道。在这大道的一边,如今不让人随便走进去。






从山下石灰华(又名孔石,属于石灰石和大理石),一路走上来就能抵达这里。这里是大道南边的尽头,还是一个路口。旁边,我们所见到用铁栏杆围起来的、再又用石头堆砌而成的一堵围墙内,是一座博物馆,名叫希拉波利斯博物馆,原本是南大浴室,后来用来展示遗址里出土的雕像和石棺,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品、大量古币及金银首饰等,展品非常精致优美。在我们的行程中,没有安排参观。
在门前,侍立一只硕大威风凛凛的大公鸡雕塑。我们都感到疑问:公鸡和棉花堡有什么关系?据说,棉花堡距离爱琴海内陆代尼兹利(Denizli)省很近,而代尼兹利(Denizli)的纺织产品和公鸡很出名。代尼兹利公鸡品种很优秀,报晓时间长、声音婉转、且肺活量超大。这个城市有个别称,叫“大公鸡镇”,每年举办一次公鸡比赛。我们原以为比的是公鸡的大小、鸡肉鲜美、战斗能力强。其实不然,比的是公鸡打鸣的声音长久,其项目有:“打鸣声音最大”、“声音最优美”、“时间最长久”等。真难以置信,竟然有这种比赛!有人建议,我们中国也来参加一下,一比高低、一决雌雄!

这里,盛产棉花,也是土耳其的纺织业的中心,再又,大自然送给棉花产地一枚勋章----“棉花堡”的奇观,两者结合,珠联璧合,作为一块商标,也太神了,还真绝了。
接着,我们走进帕姆卡莱古温泉游泳池。只见池子里的人挺多的,温泉水从底部不断涌出,水质清冽碧绿,四周花团锦簇。水温不高,在35°C左右,因泉水中含有高铁质而闻名。
据介绍,池底是真正的罗马时代遗址,有2千多年前地震时崩塌的古希腊大理石柱和雕像残片,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这里温泉池,该有多么的舒适与华丽。

从远古起,土耳其温泉就闻名于世,其沐浴方法经过数个世纪流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土耳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使它成为享誉世界的温泉胜地,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是给土耳其温泉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最早把土耳其与“浴”联系起来,是法国著名画家安格尔创作的世界名画《土耳其浴女》。
这儿的温泉水,主要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关节炎风湿、皮肤、妇科、消化不良等等,据说,皆有一定的疗效。当时,不少欧洲人长途跋涉到此医病,那些来此治病养老的达官贵人、豪绅巨贾,有不少最终老死于此,因此城外,就兴建了约两公里方圆的古墓园。埃及艳后曾经在这里泡过温泉。第一个到这里泡温泉的人是拜占庭帝国的伊琳娜女皇(Irene)。
——圆形剧场
听介绍,古温泉附近的圆形剧场保存完好,是最值得参观的部分。抓紧时间,我们马上从帕姆卡莱古温泉池出来,直奔山上。走在山下,大老远就能看到这座圆形剧场了。我们头也不抬,加快脚步。入口处位于山顶。到了山顶,人都出了一身汗。
在一座小山丘上,沉睡着这座古老的露天圆形剧场。剧场借着山的倾斜坡度建造,入口在山丘高处,从外面看,貌似只是一段残破的城墙,很难一窥芳容,非常容易被人忽略。而进了入口以后,眼前别有洞天的景象则令人动容:阶梯向山下挥洒成完美的半圆形,螺旋的线条让剧场像随时都会旋转着飞起来。中央舞台上还保留着精美的神像雕塑,让人不禁浮想起在这里欣赏古希腊歌剧的梦幻景象。
圆形剧场,是一座罗马剧场,建造于公元前2世纪,名叫海尔保利大剧场。据说,可以容纳1.5万观众。因为是顺山势挖掘的,所以看台的角度更大,显得直上直下的。俯瞰整个圆形剧场,还真雄伟壮观。听说,几十年前,曾经由意大利艺术家们来此修缮过,现在是一座完全可以达到营业状态的完整剧场。有围墙、大门、舞台和大半圆非常整齐的观众席,占地面积很大。而相比以弗所看到的剧场要小点,式样是一样的。

——阿佛洛狄西亚卫城遗址
山上的这一片区域,是属于“阿佛洛狄西亚卫城”。也就是像现在我们一座大城市周围建有卫星城一样的性质。
阿佛洛狄西亚卫城,它的命名来自于希腊神话:司掌爱与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这儿,原来筑有女神阿佛洛狄忒的神像。
阿佛洛狄西亚卫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即希腊和罗马时期,是土耳其最古老的神圣的城市之一。专注于古代的地母女神,以及之后的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它拥有的伟大的阿佛洛狄忒之庙,其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大教堂。现在阿佛洛狄忒之庙保存良好,并且部分被重建,不难想象它昔日的辉煌。其区域还拥有大剧院、体院馆和其他建筑的遗址。
阿佛洛狄西亚卫城,处于地震高发地区,经过多次地震,大部分建筑已成为断壁残垣,只保留着希腊风格的澡堂、拱门、横梁、长廊、指向天空的大理石柱、月女神殿等景观,它们全部由雪白的大理石雕筑成,花纹繁复,造型宏伟。而空地上孤独伫立的月女神殿,永远在月光下闪烁清冷的光辉。这些都记录着阿佛洛狄西亚卫城曾经的故事和传说。
——走向山下
因为上山途中,我们没有做仔细的游览。下山,则慢慢地观赏,感觉这座卫城规模不小。途中有2处遗址,我们都驻足拍了照。有一处应该是“长老议会”的遗址,有圆形的阶梯的小会议厅。另一个是四四方方的石头大礼堂一样的建筑废墟,不知道是什么功能。





我们继续往下走。正在此时,有两对来自希腊的老年游客见我们两人在这里旅游拍照,其中一位老先生用英语自我介绍“I'm from
Greece.”,然后,问我们“Where are you from?”我微笑的回答“I'm from
China.”,他们顿时笑了起来,接着,这位老先生示意用我们的手机为我们俩拍一张合影,“I'll
take a picture for you.”我高兴地说:“thanks”。下面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最后,我真忘了说“Let's
take a picture.”,若是,那就完美了,能体现了中希两国人民的友好。

从山上下来后,我们马上走向集合的地点,准备前往棉花堡。在集合点旁,有一张导览图,绘有当年希拉波利斯古城的全貌。

古老的小亚细亚,那些曾经让人们惊叹的古迹,就这样被时光蹉跎为废墟。而不远处的棉花堡,依旧绿水如镜,丘岩如冰,沐浴着众神的光辉,成为永恒的奇迹。
****************************************************************************************************
——老人心愿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