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墨三国游*2017(八)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标签:
多伦多市政厅多伦多大学国王学院大学书院议会大厦 |
分类: 旅游 |

下午7时,我们来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
——多伦多
多伦多(Toronto),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的西北沿岸,东南与纽约相邻,东北与渥太华相近,面积为7125平方千米,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安大略省的省会,也是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市区里,有半数的居民是来自全球各国共100多个民族的移民,多元的族裔特色,使得这里汇集了世界上140多种语言,成为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我们来到了多伦多市政厅前,是多伦多市政府的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该市的主要地标之一。多伦多市政厅,连同市政厅前面的Nathan
Phillips Square,即内森•菲利普斯广场,皆由芬兰建筑师维尔尤•勒维尔(Viljo
Revell)设计,于1965年启用,取代了1899年建成的旧市政厅。

像多伦多市政厅这样高大雄伟现代化的建筑,50多年过去了,其建筑仍不落伍。多伦多市政厅由3部分组成,东西两座敦实的大楼呈弯曲的弧度,包裹着中间的议会大楼,宛如含珠微开的海蚌,设计新颖而独特。东大楼楼高99.5米(326英尺),有27层;西大楼楼高79.4米(260英尺),有20层。从天空俯瞰,整个市政厅就像一只眼睛,因此,人们称它为“天眼”。


广场上有一个水池,水池的一侧竖着七个硕大的多伦多英文字母,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背景和陪衬。池中的喷泉,泉眼不多,且没有花哨、繁复的设计,不喧宾夺主,仅画龙点睛而已。其边上,还有立着的6个玻璃柜子,里面是人类大脑形状的雕塑作品,每一个上面的图案都不同,可能是作者对于人类思想活动的诠释。每一个雕塑下面都有一块说明牌。可惜,当时没有把它们拍下来。





——多伦多大学
城市发展:
多伦多,是一座多元化的国际城市,作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这座城市的一切都被蒙上了奢侈和华丽的色彩。很多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都来自于海明威,海明威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记者,上世纪20年代,海明威曾两度旅居多伦多,留下的足迹至今都刻在了这里的街道上。这座城市,之所以说它多元化,是因为在当地的市区生活着大量的居民。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多种文化和民俗在这里融合、进步、发展。历史上的多伦多久经波折,19世纪的时候,一座座大厦在这里拔起,使得它变成了一座多样化的大都市。
多大历史: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简称U of
T)的历史可追溯到1827年,在经过英国皇室乔治四世批准后,加大拿建立了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国王学院是多伦多大学的前身。1849年,加拿大政府投票通过,将国王学院正式改名为多伦多大学。
由于多大历史悠久、科研水平高,校园和师生规模又非常庞大,除了这儿的主校区——圣乔治校区(UTSG)之外,多大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扩增了士嘉堡校区(UTSC)和密西沙加校区(UTM)。之后,多伦多大学便以“一主两翼”式的多校区体制一直发展至今。
多伦多大学,亦为美国大学协会中仅有的两所非美国学府之一(另一所即为著名的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作为一个北美地区少数尚存的书院联邦制大学(类似于牛津大学),除常规架构外,多伦多大学目前下属有12所本科书院,各有不同的历史和特点。多大坐拥着世界规模前三的图书馆体系,他的出版社在加拿大乃至全北美也影响深远。
多伦多大学,作为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加拿大建校最早的大学,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享誉全球的顶尖高等学府,凭借其规模、声望以及影响力,多大正吸引着加拿大国内及世界各地的顶尖学生,也是无数中国留学生最向往的留学梦校。据介绍,多大在校注册学生总共达到了8万多名。
走进校园:
多伦多大学主校区圣乔治校区,从地理位置与校园环境方面来说,坐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市中心。校园,很大部分环绕安大略省政府与皇后公园。多大校园,与皇后公园的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还与街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喧嚣与宁静在同一个空间内共存,使人忘记了自己是置身于世界上最活跃的大都市之一。游客可以从公园、街道直接进入校园,这就是多大的独特之处。漫步在小道上,游客就能够尽情的观赏风格迥异的街道建筑,不同风格和样式的建筑物林立在草甸上,星罗棋布的美景十分具有吸引力。

可以这样说,一踏进校园,让人立即就会被那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大学气氛所吞没。整个校园,气氛和谐、雅静、使人心旷神怡。古老的维多利亚建筑和现代化的钢筋混疑土大楼鳞次栉比,交相掩映。校园内,雕塑棋布,林荫夹道,花坛遍地,绿茵如毯。多种原因结合起来,使得这座大学成为了世界上久负盛名的旅游地之一。


如果遇到下雨天,整个校园会更加具有韵味,形形色色的老建筑分布在各个角落。即使经过了多年雨水的冲刷和洗礼,它们依然显得非常华丽和精美。这座大学里,一共有200多栋建筑,其中既包括古老精致的老建筑,也包括灰色砖瓦的新世纪建筑。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珠联璧合,视觉会受到很强的冲击感。



大学书院:
圣乔治校区的主楼是最古老的大学书院(University
College),是多大七大书院之首。这座建于1856年的建筑,已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历史最悠久的一栋建筑物,是多大的元老级College,其学生多以金融系背景为主,非常有历史沧桑感。

议会大厦:
校园的观景大道尽头,是一座雄伟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它就是当地的地标安大略省议会大厦。这座大厦的外观是棕褐色,显得格外稳重和大气,顶部的灰色屋顶使建筑变得柔和了不少。这栋大厦一共有三层建筑,每一层的样式都有明显的区别。大厦的门口是三个砖雕式拱形门,中间的门框规模最大,正对着大厦前方的景观路。左右两侧的门框比较小,作为大门的装饰和陪衬。三个拱形门之间用圆柱相连接,石柱的上下两端都是雕花,非常华丽。
大厦二层以雕塑窗户为主,主体建筑的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台,露台上面悬挂着加拿大国旗,彰显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露台的后面是三个大型的窗户,窗户的高度有3.5米。它的上半部分是半圆形的雕花设计,下半部分是规整的正方形。窗户上面镶嵌着绿色的透明玻璃,当阳光照射在上面的时候,它就会向四周发散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人站在大厦前方的时候,只能够看到窗户的下部分区域,只有经过仔细的观察才能够看到顶部的雕塑窗格。
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集中在第三层,三层楼的外面是四个圆形的窗格,在它们的中心处是一个雕花圆盘。这个圆盘上面雕刻着大量的图案和花纹,非常具有古典美,其他部分的墙壁上则是各种各样的雕塑。形形色色的花纹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里的一切都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在它的顶部有一座小型的亭子,亭子的前面是三个圆形的柱子。柱子周围采用的是粗糙的纹理设计,后面的透明玻璃将它点缀的格外小巧。凉亭的顶部是三角形的小型屋顶,非常精致。

多伦多,作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绿化环境自是无可挑剔,自然也引来了许多人喜爱前往多伦多大学游玩,或许是因为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这些游客,前赴后继,乐而忘返。多大,位于市中心皇后公园周边,是多伦多的经典景观之一,作为一所开放式校园,多大不设围墙。行走在多伦多,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所带来的新鲜感,走进当地的知名学府,体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文。
当地时间已近黄昏,我们就此结束在多大的参观。校园内,我们仅仅兜了一个小圈,仅仅外观一下。环境和谐雅静,令人心旷神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下榻酒店



10时,大巴载着我们来到了多伦多酒店(Toronto
Hotel),该酒店的服务设施不错,房间很大,热水供应充足,不像前两天住在蒙特利尔Quality
Hotel,冷水要放很长时间才有微微热的水流出来。还有我们租的Wi-Fi在加拿大不能用,该酒店的Wi-Fi非常通畅,使我们感到满意。



6月1日,行程的第五天。




——宗亲相见
值得一提,一位女士,她是我的同乡,她是我的同辈,她也是乐氏宗亲在海外的联络负责人。当晚,我们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到了多伦多酒店,她和她的亲友,特意来酒店看望我们。
我们的乐氏家族遍布海内外,并有一个乐氏宗亲联谊会,宗亲联谊会成员,必须是同宗的亲属。联谊会,以情感交流为手段组织起来的较为松散的群体。通过举办一些活动,联谊会成员相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寻根谒祖,省亲观光,维系凝聚宗亲人心,保持渊源延续传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我们的一点贡献。
我们两人曾在国内通过微信相约过,到了加拿大的最初日子也不时联系。这次,在多伦多酒店十分欣喜地相会了。她们的家相距多伦多酒店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晚上8时就到了酒店,早早地等候着我们,等了有二个小时。已经很晚了,我们的大巴车在夜幕下才抵达酒店。



后言:
86岁老父亲动了手术后,在我们小辈悉心照顾下,目前,身体已恢复的很好。个人眼病,在中药的调理下,原来淤血,看东西色彩与正常的有区别,现在已经好了;而眼内的血泡,还没有完全消退,正在积极的治疗中。所以,每天上网时间之少,与大家互动也少,对于博友您的评语留言,如果不能及时回复,或不见回复,请谅解!对于博友的厚爱关心,深表谢意!
因博文欠账多多,又因我对我的博客,实在割舍不掉,若有点时间就写一点,发博文可能不定时,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