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五国游 2016(十一)意大利 威尼斯 大运河

(2018-05-05 21:46:45)
标签:

安康圣母教堂

里亚尔托桥

贡多拉

斯卡尔齐桥

圣基亚拉教堂

分类: 旅游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时间已近黄昏。
我们提前二十分钟来到了码头外等候上船,不一会儿,领队带领我们进入码头内,并登上一艘小艇,也称“水上的士”。这艘小艇大概能乘坐十个人,头尾两侧都是露天的,可以给人站立赏景、拍照。
十六点钟,小艇离开了码头,先行驶在海上,五分钟后,便进入了威尼斯大运河。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大运河
威尼斯大运河,是威尼斯市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马可教堂(San Marco Basilica)至圣基亚拉教堂(Santa Chiara Church)呈反S型,把该市分为两部分。这个逆形的“S”,在中世纪,代表着奇迹和神秘。数百年来,大运河确实也见证了无数的故事。
整个大运河,长约4公里,宽30~70米,平均深度为5米,与177条支流,即小运河相连。市内交通运输大部分通过这些水道。
威尼斯,从帝国建立之初,大运河便是该城的主要通衢。昔日的河面上,行驶的是威风凛凛的战舰或商船,如今则挤满水上巴士、游艇、驳船和贡多拉(Gondola)。纵然两岸的湿壁画褪色,珍贵的大理石日渐残破,地基也难逃潮水侵蚀,但大运河仍如1495年法王查理八世的大使所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大运河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条最美的林荫大道相媲美。
只见,威尼斯东面是碧波万顷的亚得里亚海,浩浩荡荡,一望无垠。船进入了运河后,将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行驶,让人喜不自胜!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以前,我是读到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才了解它的;如今,我来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可以尽情地饱览其美景了!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两岸建筑
威尼斯,一个令人心醉神迷、无限遐想的地方,古老而又浪漫,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运河有着“水上香榭丽舍”大道的美誉。
威尼斯,沿运河两岸矗立着近200栋的宫殿豪宅和7座教堂,这些矗立在水中,任凭潮汐侵蚀的建筑物,多半是兴建于14-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文艺复兴时代等建筑风格,像一条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走廊。
行走在大运河上,最最精彩的莫过于欣赏两岸的建筑了。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圣马可教堂
不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熟悉的圣马可教堂前的钟塔和威尼斯总督府等主要建筑。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远远看去这栋严整、华丽的总督府,很具有东方风格,一层向南和向西的两面柱廊各有18个拱门,共有37根圆柱整齐地排列着,每根圆柱上方都有精美的雕刻;二层的回廊则有73根圆柱,各顶着一个由四个小圆孔所组成的十字花形状,显得十分整齐和气派。上层外墙则用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交错砌成方菱形的花纹,又增加了许多典雅和秀美的风韵。
对于这一片建筑,好像有点眼熟。原来这儿是世界各大著名地理节目唯一指定的威尼斯水道拍摄点,也是著名电影的拍摄取景点,主要有《茜茜公主》、《007皇家赌场》、《偷天换日》等。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这时候,我们的人都从船舱里钻了出来,站在船尾,欣赏着两岸的风景。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小艇往前行驶,也就是刚刚从海口转入了运河,即S形的大运河的南口,在小峡角的二层塔楼上面的顶上,有一个站着的小人雕塑,据说,那是一个风向标。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安康圣母教堂
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安康圣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其外观华丽、恢弘、大气。
安康圣母教堂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在1630年黑死病肆虐之际,共和国政府决定兴建此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由著名设计师巴尔达萨雷•隆格纳设计,正式落成于1687年。
穹顶巨大的安康圣母教堂,它位于大运河汇入圣马可海港之处,犹如一座海上宫殿,主导了大运河河口的空中轮廓线。卡纳莱托、瓜尔迪等许多著名的画家,都描绘过以它为主体的壮丽风景。在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眼力,安康圣母教堂就像“一个站在沙龙门边的贵妇……她的穹顶和涡卷装饰、扇形边的扶壁和雕像一起组成了一顶华丽的王冠,她那一层层列至地面的宽阔的台阶就像长袍的拖裾。”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油画《威尼斯大运河》
看见这座教堂,使我想起了一幅油画。
那是2015年2月3日,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上,众多精彩拍品悉数亮相,其中,克劳德•莫奈《威尼斯大运河》不负众望,以23,669,000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24亿元),夺得这场拍卖会上拍品中的最高价。
莫奈,是法国著名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该油画《威尼斯大运河》创作于1908年,莫奈总是对他的妻子说:“威尼斯太漂亮了,不好画。”但一个美国朋友邀请莫奈去威尼斯作画,他还是欣然前往,在为他租下的大运河边的一所豪宅里,画了37幅威尼斯的风景。这幅画是从波波罗广场的船坞眺望安康圣母的巴洛克教堂和波光中的倒影。 
与很多去威尼斯作画的画家不同,莫奈对再现威尼斯的著名景点没有兴趣,他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这儿,他捕捉城市的光线及其在水面的反映。
这座教堂大小两个穹顶,在油画上似乎是视角焦点,正面的大门,线条与造型也极具魅力。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图来自网络,诚谢)
——Gritti Palace酒店
据说,安康圣母教堂的河对面,就是豪华精选格瑞提皇宫酒店(Gritti Palace)。
这又使我想起了一本小说。
那是1948年秋天,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携妻子玛丽赴意大利旅行,期间来到意大利威尼斯寻找创作灵感,入住这里。他在这间酒店一住就是数月,1950年出版了以意大利女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渡河入林》。
《渡河入林》书名取自美国内战时期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让我们蹬水过河,到树荫下休息”。书中的主人公坎特韦尔上校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情日趋颓唐,遂到威尼斯游玩,并到意大利北部凭吊他当年负伤时的战场,引起他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沉痛回忆和反思。在威尼斯游玩中,坎特韦尔与美丽的意大利姑娘雷娜塔之间产生了纯真而毫无功利目的的爱情。
这篇小说反映了作家海明威对战争的强烈憎恨,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以及对战争、爱情与死亡的思考。
《刀锋》的作者毛姆,也是一个旅行家,他对豪华精选格瑞提皇宫酒店一直青睐有加,曾经这么形容这座充满历史和故事的酒店:“当夕阳尽染之时,在与安康圣母教堂毗邻相望的露台上坐观绝美景致,人生乐事无出其右。”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第一座桥
人们常说,威尼斯大约有400多座桥,而横跨大运河有四座桥。可我们这次行走在大运河上,发现有五座。
在大运河里行驶了一段距离,出现了第一座桥。
该桥,也不知什么名字。看起来,好像是临时搭建起来的,有可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出行方便。如果从大运河上有四座桥的说法,这座桥应该不包括的。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水上建筑
小艇一直往前行驶,我注意到沿线所有的建筑都建在水上。
威尼斯,是一个建筑在水上的城市,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河两岸,所见到的裸露木桩告诉人们,威尼斯就是这么神奇,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威尼斯,是一座由千千万万的木桩托起的水城,当年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差不多都伐光了。打入泥中浸泡在海水中的木桩,因为与空气隔绝而变得坚硬如铁,有说是永不腐蚀,所以不用担心房子的坍塌问题。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第二座桥
小艇继续向前行驶,又见一座桥,这是第二座桥。
该桥称:戴尔学院桥(Ponte dell Accademia)。位于大运河南部的尾端。建造在美术学院美术馆(Accademia)附近,是目前威尼斯最大的一座木桥,桥面系木板铺就,结构为拱形人行桥,单跨长度48米。
该桥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原本是钢结构,不过在被破坏之后,学院桥在1930年被重建成一座木桥。后来这座重建的学院桥因为结构不稳,所以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小艇继续向前行驶,沿途的建筑很有特色。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雷佐尼可宫
这儿是雷佐尼可宫(Ca'Rezzonico)。
雷佐尼可宫,坐落在大运河和圣巴拿巴河交汇处,由设计了安康圣母教堂的巴洛克风格大师巴尔达萨雷•隆盖纳(Baldassare Longhena)设计,由参与圣马可大教堂钟楼侧翼加建工程的马萨瑞(Giorgio Massari)施工建造。修葺花了极长的时间,最终由建筑师乔治马萨里完成,三层的宫殿突出了巴洛克式的装饰和建筑设计。这里曾一度是名人显贵的住宅,其中就有诗人罗伯特•勃朗宁。 
雷佐尼可宫现今为博物馆,展示18世纪的威尼斯艺术品。卡列拉(Rosalba Carriera)、提也波洛(Giambattista Tiepolo)、卡纳莱托(Canaletto)、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等绘画大师的作品,配以18世纪的家具、雕像、壁画以及挂毯、漆器等等,让你对18世纪贵族优雅奢侈的生活窥一斑而得以知全豹。
博物馆亮点是俯瞰圣巴拿巴河的主楼层大客厅,由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雅格布•瓜拉纳、加斯帕雷几位艺术家绘制的天花板壁画,是现存威尼斯最完整的。
雷佐尼可宫旁边是:佩萨罗宫(Ca' Pesaro)。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在船上,我们继续欣赏着运河两岸的风景。突然,我发现一个感兴趣的事,原来在大运河上也有交通信号灯,指挥来往的船只。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第三座桥
又行驶了一段距离,又见到运河上的第三座桥。
该桥称:里亚尔托桥(Ponte di Rialto)、或称里亚托桥、或称雷雅托桥,属于文艺复兴风格,也被称为“白色巨象”。桥长48米,宽22米,单拱跨度为28米(这里是大水道最窄的水面),高出水面7.5米,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里亚尔托桥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桥中央是一个造型优美的亭阁,桥身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可以说大桥本身就如同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里亚尔托桥,1181年设计时是一座浮桥,该桥被称为钱币桥,大概是因为造币厂位于东面入口附近。13世纪,建造了在当时是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而且是木制的掀起式桥,后在一次庆典中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世纪中叶进行了改建,1588年至1591年间,用大理石建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式样。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在这过程中,桥的附近慢慢形成了一个商品交易市场,最终成为威尼斯的最著名商业区,它被誉为威尼斯的“水上华尔街”。许多的公司行号及金融机构都在此设立,另外各类小铺、摊贩云集。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些商店为背景的。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站在大桥中央是拍摄大运河的最佳地点,而桥梁本身也是很好的摄影素材。
——金屋(卡•多洛金屋)
卡•多洛金屋(alleria Franchetti alla Ca' d'Oro),建于1400年左右,位于里亚尔托码头附近的拐角,是威尼斯哥特式最杰出的富丽堂皇的建筑。正面是哥特式的大理石圆柱,上面是弧形的美丽的阳台,漂亮造型,引人注目。建筑外表华丽,以朱红和佛青涂色,并曾用大量的金叶作装饰,因此被命名为“金屋”。1420年威尼斯的贵族孔塔里尼(Marion Contarini)兴建这栋豪宅时,使用当时最昂贵的涂料,再搀入金箔使得外墙如同黄金般的耀眼夺目,但是多年来经过屡次的修改和整建,再加上大水的不断侵蚀,黄金屋已经褪色不少。尤其是1864年,一位俄国的芭蕾舞人成为它的屋主后,改变装饰破坏历史古迹。1915年,由法兰克提男爵将它捐给威尼斯政府之后,才得以保存,而成为今日三层楼的Franchetti美术馆,收藏了威尼斯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绘画珍品,集欧洲绘画艺术之大成,有Titian,Sansovino,Alessandro Vittoria,Mantegna,Giorgione,Tintoretto和Antonio Van Dyck,其中以提香(Titian)的画最为传神。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水上巴士
我注意到,在大运河沿线的繁华商业集散地,都有水上公交站点,都有乘客在等候“ACTV水上巴士”的到来。
现实是,在威尼斯主岛,禁止汽车通行,所以,岛内及去往离岛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主要分为三种:ACTV水上巴士、水上的士、贡多拉(仅在主岛)。
“贡多拉”,是游玩项目,价格在80-100欧元(40分钟左右);“水上的士”,是威尼斯最贵的交通工具,一段10分钟的车程需要80欧元,一般人不会有全程用的士游玩的;“ACTV水上巴士”,其价格单程7.5欧元,只要你上了船,就要7.5欧元,就像我们上海的空调车,上车就是2元人民币。的确,威尼斯的消费水平相比意大利其他城市较高,而且主岛更高些。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贡多拉
在这儿,见到了贡多拉,又名“公朵拉”,是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潟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说,7世纪时,第一任总督将这种船命名为“贡多拉”(1094年文献首次提到)。
贡多拉构造原始而简单,船体全是高档木质,除了座位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与各种电动游船不可比拟,有的贡多拉配备有顶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应该说它是一种无机械动力的小船。
小船的尾部,右侧安装一个船桨支架,船夫站立在左侧不停地摇动桨板。要使小船随时随地保持平衡,摇得稳稳当当,需要相当高超的技术。
贡多拉,有被称为“水上奔驰”、“水上法拉利”。说起贡多拉,与中国江南的小木船和云南泸沽湖的猪槽船有点类似。贡多拉在水上速度很快,它造型奇特,船体精美,内饰奢华,乘坐舒适,人坐在里边有着坐在豪华轿车里的感觉。当然这种小船的造价也非我们国内的小木船可比,一只贡多拉要2万欧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高昂的价格也是被人们称为水上法拉利的原因之一。
贡多拉有大有小,小的是双人情侣座,大的最多可乘六人。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船的平衡。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这种小舟有两个部位可体现工匠们的想象力,一个是自然奔放的船头,很像15和16世纪用的六齿钺戟。(每一个齿代表威尼斯的一个区),另一个是依奥尼亚式船尾。
贡多拉已经成为威尼斯一枚小小的旅游徽章。提到巴黎,人们情不自禁地想起埃菲尔铁塔;提到威尼斯,人们会想到摇曳的贡多拉。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市场店铺
走在运河上,仿佛就像走在大街上,所见到的遍及运河两岸的市场、店铺、银行等等,给了这个水上大都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随着小艇在大运河上蜿蜒前进,据介绍,运河两岸有很多美丽的小花园,或者鱼市,你也会看到黄铜圆顶的教堂,教堂主楼两侧则是罗马式的钟塔。在运河岸边,还有两座异常巨大、然而又很漂亮的建筑物,它们以前是德国和土耳其商人进口商品的储存仓库,现在,已被改造成了一家邮局,另一座则变成了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威尼斯的商业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就是到了今天,在威尼斯的很多角落,仍然可以窥见一丝当年商业繁盛的痕迹。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第四座桥
小艇行驶了一段距离,出现了第四座桥。
该桥称:斯卡尔齐桥(Ponte degli Scalzi),也称赤足桥。由欧亨尼奥•苗齐(Eugenio Miozzi)设计,完成于1934年,取代了从前的奥地利铁桥。该桥连接了卡纳雷吉欧区(Cannaregio)和圣十字区(Santa Croce)。大桥北端为卡纳雷吉欧区,有斯卡尔齐教堂,或称赤足教堂(Chiesa degli Scalzi)和圣塔露西亚火车站;大桥南端为圣十字区,靠近罗马广场(Piazzale Roma)公共汽车站。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圣基亚拉教堂
小艇,已经行驶了约有半个小时了。
前方又出现了一座教堂,这就是圣基亚拉教堂,也是颜值颇高的建筑,在大运河近终端处岸上怡然傲立。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第五座桥
小艇,仅行驶了二分钟,前方出现了第五座桥。
该桥称:宪法桥。是一座钢拱人行桥,连接圣塔露西亚火车站和罗马广场。在2007年遭到反对派政客的抗议。它完成于2008年,并在2008年9月11日向公众开放。
据说,该桥主跨80.8 m,矢跨比1/16,造型新颖美观,色彩运用恰到好处,以现代高强轻质的钢材和玻璃建造,却能与周围古老的建筑和谐一致,但其设计上采用的开口星形截面,无斜撑的类直腹杆的开口桁架拱肋,1/16的矢跨比使该桥梁结构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并且该桥的主拱第3阶振型频率与行人步频接近,极易产生人桥共振,该桥的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最后一景
小艇,行驶到了最后,看见一座桥,还真有点像恐龙的骨架,但好像不能走人呀。
小艇,走出这片水域,将直达我们原本乘渡轮来威尼斯的码头。在我们停靠的码头对面是威尼斯的邮轮码头。
整个威尼斯游览结束了。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欧洲五国游 <wbr>2016(十一)意大利 <wbr>威尼斯 <wbr>大运河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以符合6项标准的“高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这样的评价:“始建于5世纪的威尼斯,由118个小岛构成,10世纪时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海上力量。整个威尼斯城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即便是城中最不起眼的建筑也可能是出自诸如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世界艺术大师之手。”   
美丽而独特的威尼斯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世界遗产,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城市,它犹如一颗镶嵌在意大利“长靴”靴腰上的宝石,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