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 行动不便后 怎么办

(2018-01-20 22:42:18)
标签:

不能自理

管理钱财

赡养

安度晚年

有效政策

分类: 思索
老人 <wbr>行动不便后 <wbr>怎么办
老人健在,但行动不便,或不能自理,儿女如何来为老人管理钱财?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伴”,人到老时更需“伴”,纵然有孝顺好儿女,也很难与长辈终日相守又相伴,唯有老伴中的他和她,才能相濡以沫,同享黄昏乐,我倒你搀扶,你绊我手牵,相依又为命,共闯衰老关。“老来伴”,风雨磋砣几十年,由风华正茂,到两鬓花斑,这才是今生今世确有缘,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但是,随着年纪增大,逐渐衰老,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当一个倒了、另一个也倒了的时候,也就是平日生活起居需要儿女来照顾之日,正是检验儿女孝顺的关键之时。

这里,我所要说的是:
上月12日,我母亲摔了一跤,盆骨骨折,第二天住进医院,整整有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天去医院。开始,母亲睡着不能动,我喂饭给她。还好,母亲盆骨骨折不严重,不用开刀。治疗了半个月后,医生关照能坐起来活动活动,我就扶她下床,挪动步子锻炼走。
就这一个月里,一个病房四个老母亲,所发生的一切,我看在眼里,也想了许多。老人 <wbr>行动不便后 <wbr>怎么办
——看到事例
我母亲是33床,还有三个床,边上的32床,对面分别是34、35床。
32床,住过三个病人,都是年纪在60岁上,岁数不大,都有丈夫陪同。虽是骨折,但并不严重,出院也快。
35床,女,85岁,骨折,丈夫已逝。摔了一跤,岁数也大,比较严重,开了刀,她先于我母亲早一步住进医院的。有儿女三男一女。住院期间,我只见到她的一个67岁的大儿子、大儿媳,天天来送饭。大儿媳贤惠,可脾气有点急,每次来都是她喂饭给婆婆吃,有时候婆婆不配合,她的喉咙就大了一点。而唯独的一个女儿,听说,老人仅有一间房给了这个女儿,看来,老人喜欢女儿,但女儿没来照看一次母亲,据说,来过一次,仅仅送来一些水果和点心,探望了一下母亲,后来再也没有出现,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另外二个儿子也只来过一次。听大儿媳说,等老人出院,我们打算送她去养老院。
34床,女,96岁,骨折,丈夫88岁。有儿女二男二女,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丈夫身体结实,说话声音洪亮,行动自如。两位老人住在四楼,平日里买菜一类的都是丈夫。老人的大女儿,住在很远的闵行,隔天来一次,烧点好吃的菜,带到医院给母亲吃。小儿子住在医院附近,与他大姐换班照顾着母亲。据说,大女儿不放心两位老人,出院后,准备借房子,接母亲去闵行。
这位96岁老人出院后,第二天,来了另一位老人。
34床,女,82岁,骨折,丈夫已逝。有儿女二男一女。据说,老人的钱给了女儿,老人的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大儿子(可能女的是姐姐),每个月收入有四千多元,在上海,这个年纪,退休工资算是高的;小的儿子没有份。听护工讲,老人骨折,是大儿子把母亲送进医院的。医生检查下来,说是“要开刀”,大儿子回答“没有钱”,后来也不来医院看望陪陪母亲。最大的问题是,母亲骨折,不给任何医治,也不订一份饭菜,甚至护工都不请。到了吃饭时间,我看见老人拿出面包来啃,喝点开水。医院里的护工同情这位老人,时来关心一下、帮助一下,送饭的师傅也好,有时候会送点余下的饭菜给她。
——现实问题
我在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些还真说不清。
老人健康,能动能走,这是最好了,一般都能管好自己的钱财,包括房产、储蓄、退休工资等。但是,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总会有行动不便、或不能自理的一天。一旦有这么一天,说得难听点,就得“乖乖地交出”钱财,有儿女来代为保管。
如果有多个儿女,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交给谁?
1、一人管理
交给其中一个,另外几个心理有点不舒服,疑神疑鬼,想想“不放心”,父母有“偏心”,有了事情,有时候难以统一意见,老人的意愿不能落实。
2、私心贪心
作为代为保管人,有点私心、贪心,想法子挪用点钱贪点钱,其他几个儿女虽嘴上不说,但心里明白,若说,必定产生意见,激化矛盾。作为父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反目成仇。
3、透明度高
作为代为保管人,为了取信于其他兄弟姐妹,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财务上的交代,比如,上月有多少钱,这个月用去多少钱,用在哪里,现在还剩多少钱。只有这样,透明度高,让老人放心,也让兄弟姐妹放心。
4、相信他(她)
交给一个人代为保管,其他兄弟姐妹不应该存疑,毕竟他(她)照顾父母所花费的心血比其他人多,必须相信他(她)会管好这个钱财。
5、不该有的
如果真的碰到上面提及的34床大儿子那种人,老人、兄弟姐妹怎么放心,钱的去向肯定不得而知。想想退休金4000多元,就一个月里,老人能吃多少?能用多少?能买几件衣服?能买什么好的衣服?显然,必有剩余;显然,全给他占有了!反过来,不见得其他兄弟姐妹再掏钱出来给老人,也不见得老人为了这件事而打一场官司。
——联想到的
最近,有二则新闻也正说明了以上的担忧。
1、有家产也不好
三兄弟将百万家产给妹妹前提不养爹 申请公证遭驳》,说的是其他人自愿放弃继承权,但前提条件是接受的人必须独自承担老人的赡养和医疗责任。
2、无家产也不好
卖糖葫芦爷爷挤5人出租屋 儿子在北京是董事长》,说的是重庆一位8旬大爷,有3个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给他生活费,自己在街边卖糖葫芦为生。
——我的父母
说起我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人了。
我,越来越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时刻担心和注意着他们的身体。在不太懂事或者粗心大意的年代,是不太能够感觉到父母的衰老。那时候,会懵懂地以为衰老会和岁月一样,缓慢而悠长。近年来,我能感到了,我感觉到衰老来得太急促。
我,看到父母的皮肤越来越松驰,皱纹越来越深刻,动作越来越迟缓,体貌越来越瘦小,毛病越来越多了,我感到惊心动魄。没有比父母的衰老更能提醒儿女们人生代际是怎么回事了。
我,因为路程远,每个星期二次,都要回到父母身边。所谓看望父母,这话真是太贴切了,真的就是看望而已,做不了大事,帮不了大忙。具体地说,就是陪他们在小客厅里坐一坐,聊聊话,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其所能帮助一下。 
我的父母住在我的兄弟家,复合式的房,底层他们居住,宽敞的屋子,明亮而整洁,周围是绿化,刚住进去,让他们高兴了一阵子。
我的父亲,身体一直很好,这得益于他很小的时候每天跑步锻炼,老了坚持行走,他经常说,一天不走腿脚不行。仅去年起,只是记性不太好。
我的母亲,身体不好,长年胃病,我和我的兄弟,那时候每个星期,大老远的陪她去一次第六人民医院看老中医专家门诊,早晨5点钟出发,中午时分才回家。七年前,得了一场大病,我们都很担心,能否闯过这一关,算是看了及时,现在已基本康复,可身体大不如以前。去年2月初,不小心摔了一跤,股骨骨折,手术置换人工关节。到了12月中旬,又摔了一跤,造成盆骨骨折,住院一个月。
对此,我们对两位老人出门不放心。因为住在我的兄弟家里,一切开销,有母亲叫他代为处理。对于父母的钱财,我是不问不管的,只要他们过得开心就好。
我直叹我的父母福气好,我们这一代还算孝顺。我们的下一辈是独生子女,还不知以后我们老了怎么办?

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除了需要人伦孝道的弘扬,更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其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钱财的管理方面。
但愿国家、社会能关心这类问题,能有一个让老人开开心心走完人生的有效政策、措施和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