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行(一)吴兴*法华寺
标签:
尼姑道迹千手观音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白雀听经两则神话传奇故事 |
分类: 旅游 |

2014年国庆长假有7天休息,根据安排,我们利用后4天,陪同老父母出外游玩。
4日这天,晴空万里,温度19度到26度,非常适宜旅游。7点20分,我们从上海宝山出发。8点半抵达首站——湖州的法华寺。
说起湖州,它是浙江省的地级市,下设2区3县,即吴兴区、南浔区
说起法华寺,除湖州有,北京、杭州、西安、山东等地也有。
湖州共有四大名刹,它们是法华寺、仙顶寺、万寿寺、利济寺,而法华寺规模居四寺之冠。
湖州法华寺,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南端,也是南太湖主峰弁山的东麓,又名“白雀寺”,是太湖沿岸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佛教名刹之一。
神话。
湖州法华寺流传着两则神话传奇故事。
一、法华寺的来历,与尼姑道迹的一则故事有关。
白雀山:
传说弁山是一座神山,原名凤凰山,山中有王气。秦朝初年,湖州城区归属乌程县,秦始皇不知从哪儿听到有关“乌程乌山出天子”之说,因为凤凰属于鸟类,就下令将这座山的颈脉切断,硬是从山中开出一条河,破掉山中的王气。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十年以后,楚霸王项羽正是在这一弁山中避难,而后又在这里起兵反秦、推翻了秦王朝。项羽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是时隔770年以后,在弁山的西麓下箬寺,终于冒出了一个皇帝陈武帝陈霸先(有关此人见以后一文《湖州行(四)飞英公园》中有介绍),这是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更不会想到,就在陈霸先称帝的70年前,被他凿断颈脉的弁东麓,因为出了一个比丘尼道迹,而引出了一座白雀山。正好应了“乌山出天子”的征兆。
白雀山原名石斗山。据《湖州市志》记载,南朝禅宗东士初祖达摩的弟子齐尼道迹在弁山昼夜诵读《法华经》,二十年不下山,“诵经时,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也就是传说南北朝刘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有位叫道迹的尼姑在这山上住了下来,每天念诵法华经,前后20年昼夜不停。而每当道迹念经时,总有一群白雀在旁旋绕中,像是在朝拜听法,也是20年不断。当地人敬为灵异,于是就把这座山改称为白雀山。
青莲花:
道迹圆寂后,其弟子将其灵骨藏于宝龛,归葬于她经常念书经的山屋之后,上覆青石板。谁知过了数年,突然从青石板之间生出了一朵青莲花,十分神异。人们认定道迹就是观音大师的化身,于是就在她的归葬处建造了一座“真身殿”。
这座殿宇从建筑构造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殿堂中间的佛坛下就是原来归葬神尼的宝龛,一朵青莲正是从这下面的青石板之间长出来的。佛坛上端坐的佛像就是观音菩萨。这尊观音菩萨与其他寺庙不一样,一身仕女装饰,像是一位美貌俊丽的公主。
其实她真是一位王侯公主,这儿的人们把她当成了观音菩萨来供奉,是由于一则(妙庄王之三女儿妙善)悲壮、动人的民间神话故事而引起的。
法华寺:
相传梁武帝萧衍对佛教十分推崇,他当了皇帝后,到处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当他听说湖州白雀山道迹神尼的故事后,惊讶不已,圣驾亲临朝拜,并且当场下圣旨,敕令地方官在白雀建造法华寺。之所以取名法华寺,是因为当年道迹在这里每天都念诵《法华经》,以铭纪念。在此同时,还下一道特殊规定,法华寺可僧尼共侍,僧在前,尼在后,真身殿只归比丘尼供养。这一年是梁武帝普通三年,即522年,从此白雀山法华寺和真身殿声名大振,成为江南一大古刹,老百姓习惯称它为白雀寺。
二、千手观音的来历,与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的一则故事有关。
妙庄王:
梁武帝手下有位大将名叫婆伽,因为忠心耿耿战功显赫,深受武帝信任,视为兄弟。梁武帝当上皇帝以后,就封婆伽为妙庄王,掌管朝廷的御林军,权倾朝野。妙庄王的王妃名玉德,与妙庄王同年,常行慈善,万事宽宏。他们没有儿子,只生有三个女儿,长女叫妙书,次女叫妙音,三女叫妙善。
三女儿:
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妙庄王为她们选招女婿。长女次女都顺从了父母的意旨,妙书招了一个文官,妙音纳了一位武将,唯有年已十九的妙善违背了父母的意旨,不愿成婚,而径自跑到湖州法华寺做尼姑。一开始,寺的当家总觉得妙善来头不凡,不肯收,可是妙善态度十分坚决,当家尼姑看劝不回她,就派她在厨房当苦役,给五百多僧尼烧饭,想吓跑她。可怜妙善在家是金枝玉叶,哪里经得起这么折磨。灶王爷看到妙善有难,马上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立刻传旨三山五岳,差拨劳役,同时,又命太湖龙王将青莲古涧的泉水引到厨房里,命令各山走兽送柴,各处飞禽送菜,就这样,妙善在寺里倒也过得坦然自在。
父忏悔:
再说妙庄王得知三女儿去法华寺出家为尼后,十分恼火,认为有辱门庭,就派了朱、叶两将率御林军火烧法华寺,威逼女儿回家。眼看法华寺就要遭灭顶之灾,妙善只能祈求上苍保佑,情急之中,抽下竹钗,划舌出血,向空中喷去,霎时间天降红雨,火熄烟灭。妙庄王听说后勃然大怒,以父女之情已绝,就把妙善绑赴刑场,斩首示众。这时佛祖显灵了,刽子手刚举刀,一道金光射来,刀断剑折。妙庄王又下令用弓弦绞咽喉,致使妙善气绝身亡。此时,忽然有一只猛虎咆哮着冲进刑场,将妙善尸体衔住,窜进松林。在太湖龙王等众神仙的诊治下,妙善终于苏醒复活了,又吃了王母娘娘派专人送来的仙桃,然后到长兴县的香山隐身修炼。
妙庄王因为违背了天意,终究有报应,九年以后,生了一场恶疾,百治无效,濒临死亡。到了这时,妙庄王已经悔悟,他恨自己害死了亲生女儿,以致得此报应。
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一位神医,神医对他说,你能悔悟,病尚有救,但必须用亲人的手与眼来合药,方可治愈恶疾。梦醒后,妙庄王叫来长女妙书和次女妙音,要取他俩的手眼来治病。两个女儿哪里肯从,说父王老昏,害死一女不够,难道要把全家都害死方休。妙庄王仰天长叹,更加思念原来最孝顺的三女儿妙善。
父女情:
妙庄王只得派人到香山求药,那位仙长一听情由,二话不说,当场割出自己的双眼,又自断手腕,让来人拿去合药。妙庄王服了手眼,病很快就好了,于是就亲赴香山拜谢仙长。一见面方知仙长竟是三女妙善,已经无手无脚,血淋满身。妙庄王老泪纵横,跪拜天地,祈求复原妙善的手眼。顷刻间,天空万道金光,妙善身上竟长出了千手千眼。
从此,妙庄王敬服佛道,在妙善的劝说下,一心修善。后来干脆辞掉了王位,带领全家眷属、亲信将领,同往香山修行。这就是千手千眼大悲观音的传说。
游览。
由于法华寺流传两则神话传奇故事,因此对佛教信徒的吸引力特别的大,尤其是苏南与浙北一带的善男信女,更是崇拜至极,每逢佛圣节,人山人海。平时也是香火不断。民间认为,白雀是观音菩萨的出家处,普陀是观音菩萨的得道处。凡崇信观世音菩萨的人,就不能不到白雀和普陀两处来朝山进香。
法华寺现已成为江浙一带著名佛教旅游圣地。正因为如此,我们很想过来看看,又因为它离上海也比较近,所以,第一站我们就安排来到了这里。
一寺双名:
到了那里,我们直接就进入了这家寺院。这家寺院的正门的牌楼上写着“法华寺”三个字,而进入大门,回身望去,门额上的寺名又称为“白雀寺”,一寺双名在我国的佛寺中是并不少见的。
白雀听经:
在到达寺院入口处不远,有一新建的汉白玉“白雀听经”柱。上面所看到的四个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题字。(“白雀听经”之故事,上面已经做了陈述。)
寺院门票:
这家寺院不收门票,在走过寺院的牌楼,有告示贴在墙上,明确规定寺院外的香烛不能带进去,门口有保安监视着。经过寺院里的一段走道,来到寺院入口处,其左右两边,各有一间木制小屋,在小屋的窗外下方,两边各挂着一只木箱,木箱上赫然写着“功德香”,在一扇窗玻璃上写有“功德款随缘
所到之处。
这一座寺院沿山势而建。走进寺院,沿石阶往上走。不久,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这座大雄宝殿系重檐歇山项,飞檐翘角,前有月台,因置石质栏杆,气势宏伟。这时,我的老母亲说是爬不上去了,说是“你们上去,我在这儿等着。”
我们一直往上走,很快来到了这座寺院看来是不能再走上去的最高处。真身殿就建在这里,真身殿为歇山顶,苏州寒山寺方丈性空书有“真身殿”匾额。真身殿前摩崖石刻“青莲古涧”四个大字。它的上面的山顶上有座始建于唐代的望湖亭,历代重修,亭为六角攒尖顶,亭联“万顷烟波收眼底,无尽云山入怀来”。听人说,若置身于亭中,不仅可观赏万顷太湖,还可看重叠山峦,美不胜收。这天,我们兴致极高,绕道真身殿后,想再往上走,想到这座亭上去看看,可走了约20几个台阶,见一堵墙,中间的一道铁门关着,走不上去了。我们只能站在那儿,俯瞰四周,尽览整座寺院,是那么的壮观雄伟。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因为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说法,由此,信众们来此座寺院求观世音菩萨是比较多的。如今,既然我们来到了这座寺院,随行的两位女士不失时机,每到一处,都要烧个香、拜个佛,以表虔诚。
池中龟鳖:
当我们往回走,来到了大雄宝殿前的一个小小水池前,一幕景象使我们感到好奇:池子里的不少龟都爬到一根竹子上排成队。池边观看的游人很多,有说是浮出水面晒太阳,有说这是一家子集合做游戏,也有说是为了争抢配偶交配,哈哈......
我们走出这个寺院是9点半。上下一程下来,感觉这座名寺藏在深山中,山僻为景,景客于山,颇具灵气,又山水环绕中,取天地之灵气,是人们滋养身心、一个实属上选的寺院。
































推荐一读:
1、老人到银行取钱 (2012-09-16
2、老人乘坐飞机 (2012-09-23
3、所谓中奖 (2012-12-16
4、爱子心切 (2013-04-06
5、晒小孩照片 (2013-04-20
6、手机 (2015-01-24
7、工薪阶层如何炒股2013(2014-02-08
8、工薪阶层如何炒股2014(2015-01-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