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行(四)朱家尖 小乌石塘

标签:
小乌石塘村乌石岭环岛公路世外桃源天然的按摩垫 |
分类: 旅游 |

从东沙出来,只是四点一刻,五点钟还没到,我们马上前往小乌石塘。仅一会儿的时间,很快到了那里。
第三站,小乌石塘。
方位:
听表妹说,车到南沙,再往北找到东沙,继续往北的海湾,就是小乌石塘村了,村子有两个海滩就像两只翅膀展开,当地人称大塘和小塘。大塘便是小乌石塘了,而小塘则是个礁石海滩,也别有趣味。
小乌石塘村三面环山,东面朝海,北靠大山,南倚牛泥塘山,西侧的乌石岭是唯有一条的对外通道,自然位置相对封闭。但从地理方位上看,它位于朱家尖岛东部沿海的中间地带,与北端的月岙和南端的大青山距离几乎相等,环岛公路的开通,北通樟州港,南达十里长沙,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这个美好的景色若从地图上找,是看不到的,现在东沙到小乌石塘之间已经有了一条公路,不再像以前需要翻山越岭才能进出。在海岸山路上行车,若突然发现那么一个小村子是让人兴奋的事。
我们的车靠马路边停下,下车后,穿过一条小路,当听到一阵阵“沙……啦啦……沙沙……啦啦”的潮音声传来,当地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海浪拍击乌石海滩所发出的特有声响,悠远平静,直达内心。可以说,这里毫不逊色于那个早已名声在外的大乌石塘(也称乌石塘,两者隔着一座山,大乌石塘在北面)。
如果说鹅卵石像海岸边的一颗颗珍珠,那么小乌石塘村也像是一颗珍珠镶嵌在朱家尖起伏曲折的东海岸边,它给予都市人的惊喜不仅仅是它的美,更有世外桃源的情怀,似乎这样的村子并不与我们处于同一个时空。
走下:
人站在海塘上,远望海湾的外面就是大海,这个海湾与前面看到的已名声在外的大乌石塘相比,是小了一点,但正因为小,也正因为不在显眼处,一般游客都不知道来此地的。这天,来这儿的人尤其的少,可以说,除了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别的人了。相对于大乌石塘,我们更喜欢这里,除了乌黑的卵石和幽深的海湾,更有它渔村的味道,它那浓郁的绿山,它那静谧的村落,身处其间,尤感舒坦。
乌石砾滩是一处特别的海滩,特别之处就在于海滩是天然形成的鹅卵石滩。由于泥沙比较少,因此海湾中的海水波光颖颖。这里没有沙滩,只有黑色的鹅卵石,呈现整片整片的,海浪一浪一浪拍打,每当海浪冲上石滩,鹅卵石便被水流卷起,而随着海浪退去,鹅卵石之间的摩擦声与海水的浪涛声形成一种美妙的交响乐。
我们走下海塘,踩在脚下的全是乌黑的鹅卵石,脚踩上去,滑滑的,发出那种“咔吱咔吱”声。前面,我们没有进入大乌石塘,现在,来到了小乌石塘,对这个乌黑的鹅卵石,总算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个乌黑的鹅卵石,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按摩垫,如果能光着脚在这里每天走上几圈,足底的每个穴位得到按摩,那么,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处。
兴趣:
因为要拍照,我们走得慢,那些女士走在我们的前面,欢声雀跃,走得好快,可能兴趣使然,她们沿着海塘斜坡,一直走到最下面,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海浪拍打在鹅卵石上,近处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悦耳。突然,她们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在表妹的指点下,弯着腰,去捡我们城里人不常看到的海货。亲手捡海螺、抓螃蟹......哈......是一种好奇心的体验呢。
想起我的小时候,对这个还真算不了什么。我的外公外婆就住在靠近海边的村子里,每次到乡下去,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海边去玩,在滩涂里捡海螺、抓螃蟹等海洋生物。海螺一般在明处也有在暗处,这暗处有可能在石头底下,而螃蟹都在石头底下或在洞里,要翻起石头,才能看得见,这可要有点耐心。在滩涂里,通常有石头多的地方,海螺、螃蟹就比较多一些。
在表妹的带领下,那些女士居然走到海滩的更外面,去敲一种贝类。这些贝类一般在有海水浮上浮下的礁石上能看见。活着的贝类是可以使自己牢牢粘附在礁石上的,像一些藤壶、贻贝之类,可以分泌一些黏性很强的物质,像强力胶一样把自己粘附在礁石或其他海洋生物身上,从而可以从海浪中滤取食物,或者利于运动。当这些贝类死亡后,贝壳依然保留在礁石上,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对于此类长在礁石上的贝类,非得用铲子敲铲,否则很难把它弄下来。大海的神奇就在于此,落潮的时候,当通过敲铲,挖掉了礁石上的贝类,再涨潮落潮后,礁石上依然能长出这些贝类,肥美的海贝有些地方还特别的多。不过这儿的贝类数量少了一些,呵呵......她们用带着点尖尖的石头去敲,不多久,还真有点斩获。
感受:
来到海边,与海来个亲密的接触,感受就是不一样,人的精神也会为之一振,特别的爽快。
宁静、美丽、自然、质朴,这是小乌石塘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它守着一山一海怡然自得,它没经雕琢、它没有喧嚣、它更没有商业味,至少在我们的眼里,它算得上是舟山最美的海边渔村之一吧。